@水手辛巴德
2012年,我在悉尼的唐人街卖了一年麻辣鸭脖。其实,还有鸭翅、鸭胗、鸭肝、鸭舌、鸭掌、鸭锁骨。
有一次,一位白人女老师带着一群小孩子偶然路过店门口,走进来看看都在卖些什么。在看到扑面而来的鸡爪之后,她大喊了两句,忙不迭地把好奇的小孩子们赶出店门,好像生怕教坏了他们。看着他们出门,我松了一口气,还好她没看到旁边冰箱里的鸭舌,不然可能三观都要裂了。
店里也曾遇到过貌似传教士的人,言辞恳切、孜孜不倦地把我们教育了足足半小时,告诉我们吃这些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嘴上说着“是是是”,但称货的手一直也没停下。顾客们则同情地望着哭笑不得的我们,满脸都写着“难为你们了”。
不过,也有仿佛生错了国籍的澳大利亚人。
有一天早上店铺刚开门,就进来一位三十五岁上下的当地人,四处观望。我猜测他不会买,打了招呼之后就继续忙准备工作,没想到忙完以后,他依然站在冰柜前,一副等着我的样子。我诧异地问他要什么,他一口气报了一大堆:“我要一公斤鸭脖、半公斤鸭掌、半公斤鸡爪、半公斤鸭胗、半公斤鸭心,还要六盒鸭舌……”
称完结账,一百五十多澳元。那时候汇率还在6.5左右,这些东西竟然买了一千多人民币,我都替他肉疼。
收钱的时候我随口问他:“你是不是在中国生活过?”没想到,他说自己从来没去过中国,但是他的梦想是能移民到中国。是的,我没听错,无数留学生想方设法要留在澳大利亚,而这里却有人的梦想是移民到中国。
后来,他几乎每周都要来店里一次。有时会跟我聊上一会儿,也有的时候匆匆忙忙说不上话,但每次至少要买六盒鸭舌走。我们私下喊他“那个有钱的当地顾客”,因为鸭舌一小盒就要十几刀,大约只有十根,是我们店里的“奢侈品”,很少有人会这么“大手笔”地买。
六年多过去了,不知道现在的他怎么样,有没有成功移民中国?
有趣的外国人很多,暖心的同胞也不少。
鸭脖店刚开业那段时间生意火爆,我们营业员经常忙不过来。有一天,一个中国女孩买完东西离开后,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我以为她忘带了什么东西,或者我们算错了账,没想到她笑着往柜台上放了两大杯奶茶,对我们说:“刚去买的,给你们的。辛苦啦。”然后就转身跟同伴离开了。
还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依然让我感到温暖而愧疚。那天我上早班,但因为前一天晚上通宵赶论文,再加上期限临近心情特别差,脑袋晕晕乎乎的。刚做完开店的准备工作,准备喘口气,就进来一对情侣。他们询问商品,而我则态度冷淡,累得无法强颜欢笑。
买完东西,女孩语气直接地问我:“你是心情不好吗?”我一惊,她该不会是生气了,要投诉我吧?我连忙道歉,说:“确实状态不好,对不起对不起。”但是她没发脾气,还安慰我说:“没事的,别把自己弄得太累,以学业为主呀。”她男朋友也跟着说:“对呀,一定要注意身体,别太辛苦。”说完两人离开了店,留下我面红耳赤。
因为大厦的垃圾集中处理站有关门时间限制,每次下晚班后,我都跑着去扔垃圾,见到同样开店的左邻右舍,在急急忙忙的间隙里和垃圾的臭味儿中互相打个招呼,询问一下今天生意怎么样,然后各自离去。
出大厦的时候,门口的黑人安保大哥会笑着对每个人道别。
走到外面的街道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嗯,我应该是没有辜负在这里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