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2019-04-17 11:05庄璟刘彬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

庄璟 刘彬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来说,既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要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历史使命,聚焦多元化趋势、功利化倾向、文本化认同的现实问题,把握方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时代要求,以发挥引导力、增强说服力、提升影响力为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学生  政治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庄璟(1988- ),女,江苏镇江人,无锡开放大学,讲师,硕士;刘彬(1965- ),男,江苏徐州人,无锡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江苏  无锡  214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H/E/2018/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无锡党的建设研究基地2015年立项课题“抓基层打基础长效化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WXDJ15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0-0082-06

所谓政治信仰,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某种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活動、政治行为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既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遵循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切实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性,是破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题。

一、牢记使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政治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促进人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而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根本问题。

1.为谁培养人。政治信仰教育要思考“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也就是从什么样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出发来教育、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确立什么样的政治信仰,换言之,就是要解答培养出来的人要服务于什么样的事业这一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们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③这些重要论述既鲜明地回答了我国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也深刻地揭示了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神圣而庄严的历史使命,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目标,也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学生艰巨的历史责任。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主动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维度,积极顺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观点,切实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的时代性、真理性和实效性。

2.培养什么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既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高职院校能否正确贯彻,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④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⑤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密切关注时代特征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自身的政治信仰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上,努力使自己逐步成长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⑥

3.如何培养人。采取何种方法、运用何种手段、通过何种路径来培养人,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内容的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⑦“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⑧这些重要论述,既深刻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的最本质特征,也明确地回答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聚焦问题:多元化趋势,功利化倾向,文本化认同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在政治信仰选择上存在多元化趋势、功利化倾向、文本化认同等问题。

1.多元化趋势。“意识形态为人们提供信仰意义的解释框架,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最主要部分是以一整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建立起人们头脑中的世界图景,作为人们信仰意义的基础。”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塑造了一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人们的政治信仰选择提供了政治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了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也加大了个人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责任和压力,自主竞争的需要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有了显著的增强,多元文化的存在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在政治信仰的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作为政治信仰外在表现的政治价值观的认同态度。有学者把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和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念以及西方政治价值观念放在一起让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选择,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其对于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价值观念和以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为核心的西方政治价值观念,也有较高的认同度。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已经不是高职院校学生唯一的选项,这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2.功利化倾向。政治信仰是人特有的精神品质,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制约着人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人的行为选择。科学的政治信仰,不仅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持久的前进动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而且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激发斗志、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人生准则,在政治信仰的选择上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以什么样的动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尽管选择“信仰共产主义”“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以及“为使自己活得充实寻找一种精神寄托”的学生仍然占据大多数,但选择“能得到好处,为以后找工作提供方便”以及“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思想倾向的存在与蔓延,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的选择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给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文本化认同。所谓文本化认同,就是对政治信仰教育的概念化、教条化、书本化认同,即把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等词句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但对其精神实质并不知晓,也不愿去知晓,更不愿落实到行动上。这种认同片面地把政治信仰教育局限在概念、理论、书本层面,只知概念,忽视内容;只讲抽象理论,忽视生活实际;只重文本逻辑,忽视实际需要,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只重书本,脱离实际。文本化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政治信仰教育背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性与感性分离造成的,其会抑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发挥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形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活动、政治行为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政治信仰教育等同于政治信仰知识的学习、记忆与储存,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视思考,过分注重理论的阐述而忽视内化,形成了政治信仰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即把政治信仰的理论和知识作为工具而不是作为价值取向、作为外在施加而不是作为内在需要的倾向。这种对政治信仰教育的文本化认同,使政治信仰教育成为一种知识记忆和应付考试的教学,忽视了价值认同、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的作用。

三、把握要求:方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政治信仰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依据政治信仰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政治信仰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政治信仰教育活动的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这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原则,既提出了时代要求,也指明了正确方向。

1.方向性原则。所谓方向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这一原则集中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根本原则。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方向性原则主要体现为: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教育最鲜亮的底色,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相一致。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務,这一目标和宗旨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要以此为方向,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思考和分析政治问题,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认清“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赋予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增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层次性原则。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思想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育。这个原则既承认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又认真对待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既鼓励先进的少数对象,又照顾大多数的一般受众,是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紧密结合。坚持层次性原则是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體现,也是遵循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规律的重要表现。科学把握层次性内涵,认真贯彻层次性要求,对于增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性有着基础性意义。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认知能力和主观态度不同,他们的政治水准、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存在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政治信仰需求。就教育目标和要求而言,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者和捍卫者,在学生对于党组织的追求和信任上起到带动和感召作用;对于一般学生,要侧重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

3.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政治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讲,在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学校是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客体。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在能动地进行着自我教育,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政治信仰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治信仰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只有通过他们自身主动地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影响政治信仰教育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学校根据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其实现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和谐发展,进而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要在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引导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尤其要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第二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并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和自我评价,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一般认知到高度认同,再螺旋式上升至自觉践行。

四、优化策略:发挥引导力,增强说服力,提升影响力

政治信仰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政治信仰教育所传播的政治制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也取决于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合理性与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必须从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多渠道、多侧面、多路径地开展政治信仰教育,从而发挥教育的引导力,增强实践的说服力,提升环境的影响力。

1.发挥引导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职院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对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首先,要发挥思政课程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教育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在坚定正确政治立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捍卫者。其次,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高职院校要在尊重各类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挖掘各类课程的政治信仰教育资源,将政治信仰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发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2的价值引领作用。最后,要发挥实践教学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在提高学生政治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政治信仰形成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行为养成等问题,从而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促进政治信仰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2.增强说服力。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不仅需要持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需要有效的社会实践锻炼,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努力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首先,要彰显社会考察优势。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让学生在具体、生动、感性的社会生活中学会正确认识、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其次,要彰显志愿服务优势。志愿服务以其公共性、公众性、公益性的鲜明属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认识政治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最后,要彰显学生社团优势。学生社团特别是政治类社团,是在高职院校党、团组织指导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以学习、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己任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定期组织讲座、座谈、演讲、参观等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促进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提升影响力。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人们的政治信仰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政治信仰教育也是在一定的客观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人们政治信仰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最鲜亮的底色,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折射和过滤,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将其渗透、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以及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其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其次,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对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而深刻的影响。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使子女在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中,不断提高政治认知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最后,要优化大众传播环境。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的规律性,牢牢把握新媒体工作的主动权,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唱响主流旋律,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确立核心价值,使新媒体成为政治信仰教育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平台。

[注释]

①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②④⑥⑦⑧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③⑤1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⑨郭大方.铸造中华民族之魂——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139.

⑩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N].人民日报,2015-03-01.

1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参考文献]

[1]余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2]林雪原.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4).

[3]潘星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分析及培育[J].宁夏社会科学,2016(3).

[4]刘彬,庄璟.政治社会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11).

[5]高鑫,秦在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现代化维度探析——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6]张峰.新时代青年政治信仰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3).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