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他们在路上……

2019-04-17 11:54韩建平
奋斗 2019年6期
关键词:园区科技农业

韩建平

最是一年春好处,恰逢龙江春耕时!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生产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農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专业人才选用与培育,才能为农业插上有力的翅膀、牢靠的翅膀,保障农业飞得更高、飞得更快、飞得更远。

长期以来,在黑龙江的广阔土地上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在农业科研实践一线默默耕耘,将青春无悔奉献给了黑土地;他们攻克了诸多农业科技难题,用辛劳与汗水培植“中国粮食”;他们搭建起农业科研与农科推广的桥梁,为农民兄弟送去“致富宝典”,为“中国饭碗”“中国粮食”提供坚强支撑。

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他们脚踏黑土,牢记使命,为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继续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期,奋斗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全省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战线上的杰出代表,记录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

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建于2004年,现有科研人员30人,曾获得“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向科研人员了解情况,并勉励他们:“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提高!”

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研发团队:把希望撒在田野上

春节前后,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里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观赏争奇斗艳的花卉和热带植物,脸上洋溢着喜悦。

是什么让北大荒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领军者?带着疑问,记者与你一起走进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了解农业科技人员的人生出彩故事。

砥砺前行,瞄准农业大方向

什么是“大农业”?如何做“大农业”?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李晓辉思考的问题。1982年出生的他,2008年从广西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园区工作,现任园区主任。

“我们园区的工作只是北大荒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小部分。在各级领导的指引下,我们率先开展了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技术研究。其目标就在于加快农业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李晓辉介绍,精准农业就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一场新农业技术革命。

“实施精准农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李晓辉看来,作为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区,他们的责任就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展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前进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金立军,现任园区化验室副主任。十多年前,他来到园区——全国最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研究的单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说:“很多时间里,我经常没白没黑地在实验室重复一组动作——给土样称重,只为了能做到最精准。”

科研人员段汝顺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组建植保实验室工作中,他连续加班20多天,高标准完成了标本制作工作。2016年,为了不耽误春播期间试验布置,他说服了未婚妻——将海南婚纱拍摄预约取消,把婚纱照改在了单位智能温室拍摄。这件事感动了他身旁的很多人。

“做科研就应该有认真态度和奉献精神。”李晓辉告诉记者,为了精准掌握农业生产信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目前,园区已具备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技术推广带动、成果转化示范、农业人才培训和休闲旅游观光六大功能。”

攻坚克难,农业科研结硕果

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园区科研人员立足区域农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努力找准农业科技突破方向,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创新发展的突出科技难题。

农业科研工作十分特殊——为了达到研究目的,工作人员难以保证正常作息。遇上农时,更没有节假日。日日夜夜,风风雨雨,他们“泥里来泥里去”,眼里只有农田,只有科研。

“早晨三四点钟天亮下地,晚上天黑了看不见才回。我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同时,还要下地调查、指导农户春播前的准备、取土样。就算是冬天农闲了,工作也不能停下。”农业科技园区党支部书记苑丽告诉记者,这里的科研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很多人是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都市,把自己对于黑土地和农业科研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了这里!”

来自陕西西安的姜灏,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现任七星农场水稻办副主任。来到北大荒,他就在园区做了六七年的试验田技术员。回忆在园区的工作实践,姜灏说:“大家工作中的忘我、奉献、较真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

长期以来,招贤纳士,并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积极加强前沿性农业科研探索,推进与知名专家、科研院校的合作,一直都是园区的重要工作。

目前,园区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研究专家陈温福教授,中科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教授为首席专家。同时,与中国农大、东北农大、沈阳农大等高校及国家农科院、省农科院和农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从事着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引进、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9年初,园区累计完成科研课题57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项,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900多个,转化科研成果56项。

拼搏不息,黑土地上绽芳华

2018年7月,建三江突降暴雨,地面水位迅速上升。“保护园区,保护试验田!”苑丽顶着大风大雨,积水倒灌进了车里,她还是硬着头皮驱车赶赴园区。

在暴雨中,她带领同事干了整整一夜。灾情缓解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早就变成了泥水人!”

2009年,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园区的苑丽,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个春秋。回望10年,这个临产前还曾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女汉子”,诠释着园区科技研发中心女职工的风采。

“迷彩衣帽捂盖着,谁还看得出你是女孩子?”毕业于八一农大园艺系的焦杨,刚来园区报到时亭亭玉立。可从学校直接进入实验室后,她说:“谈恋爱都是件奢侈的事儿!”

但是,在焦杨眼里,黑土地上长出的无根植物,热带花卉及水果,“比很多事都重要!”指着智能温室里的一棵香蕉树,焦杨讲起它结出的第一串香蕉。那种自豪、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15年来,正是凭借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工作人员们默默付出,最终换来了硕果累累、满园花开。多年来,该园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曾先后获得“全国土壤肥料检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

回首往昔,科技园区内的农业科技人员们已经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又近春播时,在他们的双手中,现代化大农业的新传奇即將发生……高春艳,牡丹江穆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农技员”等荣誉。

高春艳:深爱着这片黑土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积淀多少真情!

春天来了,高春艳又忙起来了。

“2019年,我们要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园区、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大豆老品种保护可持续利用项目,打造绿色高蛋白大豆基地建设;秸秆生物腐熟及还田示范项目建设……”面对采访,高春艳细致地分析着一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难处。

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32年,高春艳对这片黑土地了如指掌,更对黑土地爱得深沉。因为热爱,多年来,高春艳想方设法引进、推广、创新农业科技。

“苹果圆葱”便是高春艳在农技科研推广领域“创新突破”的一个品种。“苹果圆葱”维生素C含量高,耐贮运性强,广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但由于气候条件和农业种植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我省东部地区却很少种植圆葱。高春艳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她积极引进“苹果圆葱”品种,加强种植技术试验,几经挫折,终于填补了这项区域种植历史的空白。随后,在她的大力推广下,“苹果圆葱”已成为牡丹江地区对俄出口蔬菜的“拳头产品”,年新增效益数千万元。

2018年7月,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凭借黑木耳主导产业,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村里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多亏了高主任的大力支持。她比我们的亲人还要亲,对我们的帮助实在太大了……”悬羊村村民们介绍。

2013年,高春艳主动申请到悬羊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该村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村困民穷。要想富就必须发展特色经济!

通过入户走访,高春艳了解到悬羊村有种植地栽木耳的历史,但因为基础条件差、技术落后、市场信息滞后,致使多年的木耳产业效益并不高。尤其2012年的一场雹灾给全村的菌农造成了2000多万元的损失,部分菌农几乎倾家荡产。面对困境,她决心带领村民致富。

2013年起,在高春艳的主导下,悬羊村积极引进大棚黑木耳吊袋立体栽培技术,创新棚室循环水喷洒降温技术、塑料棚架多层晾晒技术,探索沙棘木耳、刺五加木耳等功能型黑木耳开发,建起了第一批食用菌大棚。更值得一提的是,此项推广技术获得了黑龙江省丰收计划一等奖。

如今,悬羊村园区食用菌达到2000万袋,其中棚室木耳500万袋。该村产品畅销广东、上海、山东、深圳等国内各地,年产值达9000余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达4000万元。

“就食用菌产业而言,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高春艳介绍,2018年9月,她率队到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习木耳深加工技术,并与全省学科带头人郭成宇教授进行了技术交流。“现在,我们已经为悬羊食用菌合作社量身定做了木耳速食冲剂产品及深加工流水线。这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因为热爱,多年来,高春艳在农技推广战线默默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她曾获得十余项荣誉,其科研推广成果曾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和成绩,高春艳赢得了各界认可。她先后当选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她不忘肩负服务“三农”事业的使命,先后提出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土地轮耕休耕制度,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等诸多建议。

30余年来,因为热爱,高春艳立足基层,立足实践,运用农业科学和技术为百姓敲开了一扇又一扇“致富之门”。

孙淑云,双鸭山市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省科技自主创新先进个人、省农业科技推广大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孙淑云:为了丰收的喜悦

行走在田间地头,她走进了乡亲们的心中!

临近春节,孙淑云忙中偷闲接受了采访。这些天,她正忙着参加农业科技研究示范的几个研讨会。过几天,还要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

而在采访中,每当记者提起孙淑云的名字,一些受访的村民都会赞叹不已。

“别看她是一位女同志,身材瘦弱,在服务农民方面可不含糊!”

“责任心强,把老百姓家的事当自己的事!”

宝清县是农业大县,粮食年产量20亿斤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宝清大米”“宝清苹果”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孙淑云是一位在产粮大县成长起来的农业专家。

1968年,孙淑云出生于宝清县龙头镇兰花村。1991年,孙淑云从八一农垦大学毕业,同年便分配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至此已经28个春秋。28年来,孙淑云兢兢业业,练就了一身本领,成为了广大农民的“好朋友”。

每年农忙季节,也是孙淑云最忙的时候。她终日奔忙在广阔的田野里,每天的咨询电话络绎不绝,有时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即便这样,孙淑云还是常年保持着一个工作习惯——全天24小时手机开机。她告诉记者:“乡亲们找到我,一定是庄稼生病、遇到麻烦了。我怎么能不管?”

有一年春末,小城子乡小城子村几个农户家的玉米遭了病,一时找不到病因,就打电话找到了孙淑云。当时,她正在出差回家的路上,便回复说:“回到宝清就去田里。”当天下午5点多,孙淑云行李都没来得及送回家就匆忙赶到了农户的玉米地里。经她诊断:玉米受到了药害。同时,她为农户出了解决问题的配方。

还有一年春耕时,晚上7点多,七星河乡新建村的几个农户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孙主任,救命啊!水稻一晚上全白了……”

“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去!”孫淑云撂下电话,就联系了单位的几个技术员。第二天早上4点多,他们赶到了农户家的水稻田。原来,水稻得了细菌性褐斑病。孙淑云迅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户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28年来,除了为农民传经送技,手把手教群众科学种田,孙淑云的另一项工作重点就是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长期以来,她还一直承担着宝清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的试验、示范、推广及科技培训等工作。每年完成大豆小垄密、水稻超稀、水稻机插深施肥10项以上;推广大豆标准化“垄三”栽培、水稻大中棚旱育稀植、白瓜高产栽培等增产技术11项,近3年累计推广达580多万亩,平均增产率达7.6%。同时,3年来,孙淑云培训干部、农民达2万余人次。

2006年至2015年,宝清县农技中心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推进过程中,孙淑云深入田间地头,广泛调查研究,认真评价了宝清县农作物的合理布局、土壤改良及耕地地力情况,为宝清县今后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至2014年,孙淑云主持了国家及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累计100万亩示范项目。她指导下的项目产量都超过国家要求指标,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好评。这为宝清县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奠定了农业科技的基础。

近年来,宝清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科技示范区,孙淑云负责示范区的技术指导工作。展望未来,孙淑云说:“提高自身本领,服务好农业发展的方向!”

躬耕青山绿水28年,孙淑云为当地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天地里,在平凡的岗位上,她默默释放着农业科技人员的无穷能量。

赵洪池,齐齐哈尔甘南县宝山乡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工作28年,曾荣获“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等荣誉。

赵洪池:款款“农”情在碧野

2018年2月15日,“大地之子——全国十佳农民暨最美农技员揭晓仪式”在央视农业频道播出。此刻,作为百名“全国最美农技员”的杰出代表,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的赵洪池,荣获了“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荣誉称号,登上了领奖台。

节目现场,主持人询问赵洪池:“这一年,您觉得最自豪的事是什么?”

赵洪池回答:“一年来,我们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在全乡规模推进了3.5万亩的大豆高油高蛋白专用型品种的生产,为农民增收1600万元……”

躬身碧野、默默耕耘28载,赵洪池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获此殊荣!

1967年出生的赵洪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86年考入牡丹江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学习,1991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向日葵绕着太阳转。我爸呀,就是围着农村转,围着农田转!”已经30岁的女儿赵丽颖还时常拿着儿时的话“刺激”赵洪池。是啊,28年来,赵洪池几乎踏遍了宝山乡22个村60多万亩耕地的每一片地块,每一个角落。

“乡里现有54.3万亩土地,三大主栽作物是水稻、大豆和玉米,目前的面积分别是14.3万亩、10万亩和近30万亩。”面对记者,凭借着长期的工作积累,赵洪池对当地的农情如数家珍。如今,每当村民们来咨询苗情、除草、防病等技术时,一说到哪块农田,赵洪池很快就能够因地制宜,施用农药、农肥,运用农业技术。

“前些年,有时候大早上还不等你起床,老百姓就来敲门啦!”赵洪池告诉记者,坐着村民们的拖拉机,摸着黑赶往有病害的农田,曾是他工作和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农业技术能力和设施薄弱,给了赵洪池极大的工作压力。但是,赵洪池没有退缩,更没有怨言。缺少办公、试验场所,赵洪池的家就成了“庄稼医院”;没有试验农田,赵洪池就发动亲朋好友搞田间科研。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手机号十多年不换,为的就是想让村民们能尽快找到他。

28年来,赵洪池扎根基层,是新品种的引进者,新技术的推广者。多年前,为了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他连续在村屯蹲点20多天。“当时,老百姓对农业科技的认可度不高,村民们不接受,有些村干部也不支持。”赵洪池告诉记者,那一次,他求爷爷、告奶奶,在四明村、新兴村签订了150亩的示范种植合同,并保证亩产产量。就是这样一纸合同,把他和农户拴在了一起,水里泥里干了大半年,直到秋收,每一个技术环节,赵洪池都一手示范,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秋收时,亩产最高的农户达到了1080斤。”随后,这一技术迅速在当地推广开来。

回望28年,经赵洪池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已经让当地的作物换了好几个“朝代”。此外,他推广的玉米“早晚蜜”技术,使全乡玉米平均产量由之前的每亩地700斤左右提升到1000斤左右。他推广的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向日葵综合高产技术等,使农作物产量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赵洪池编写技术方案15项;举办技术讲座150多场次,培训1.5万余人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100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6项,除我省外,还辐射内蒙古、吉林等地。这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展望未来,赵洪池告诉记者,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是他的工作重点,“还要带动很多村建设高质量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

猜你喜欢
园区科技农业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