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化进程下的农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4-17 09:00魏丹阳
赢未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城市化

魏丹阳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率逐年增长,至201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高达59.58%,这也标示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了新阶段。因此当前正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难得的机遇期。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下的农村现状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为例进行集中论述,希望能够在当前我国农村加速城市化的这一时间节点,为农村城市化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灵水村;农村现状;协调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便是城市化。也正因如此,城市化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新进展,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集中体现。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城市化的关键阶段,也正面临着农村城市化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只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加快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才能真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

一 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且近几年来农村城市化效果显著,使数以千百万计的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发展的益处。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农村城市化速率逐年增加,但相对质量不高;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还具有地区不平衡性,例如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此外,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进而加剧了城乡矛盾,再加之城市化进程中相关政策可能较不合理,因此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仍有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

二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村所占比重过高,城市化发展基础比较差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为广泛,因此在农村城市化规划过程之初便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在部分地区推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过分追求高速度,进而造成了农业人口的“被城市化”。同时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较差,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问题,而这也衍生出了一系列诸如被城市化后的农民生活困难、没有一技之长等问题。

(二)农业人口大量减少,传统家庭关系难以维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一线城市,城市越来越繁荣,相应的是乡村的衰落。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为例,村子里的中青年村民不断外出务工,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关系造成极大的破坏,并直接产生了诸如村中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等一系列家庭及社会问题。

(三)体制机制仍较不完善,农民利益难以保障

我国的农村城市化速率虽然逐年提高,但相应的体制政策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完善:例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大量发生强拆或强制搬迁等暴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更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统筹发展力度不够,进而导致城市化后的城镇人口承载力不强,致使城市化的农民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四)城市文化的逐渐趋同和乡村文明的丢失

乡村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因而中华民族具有广泛的乡土性。也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大量失去乡村的过程中,我们也正在逐渐失去着中华传统文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远离故土,远离乡村,也丢失了很多不适用于城市的,但带有地域特色的习俗(如北方春节的“拜年走街”等)。在农村城市化加快推行的过程中,城市文化趋同和乡村文明的丢失这两大问题日益凸显。

(五)缺乏政策引导规划,农村转型困难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缺乏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发展规划,进而导致农村转型困难。仍以灵水村为例,这个别名举人村的古老村落通过模仿古北水镇等旅游景区发展,并将历经数百年的魁星阁粉刷一新,但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就,反而出现“拆文物建假古董”的现象。而这也是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或者政策指引,无数个“灵水村”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走了一些弯路,难以转型。

三 对城市化进程下农村问题的對策研究

(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的现代化

农村城市化的最基础动力便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这便要着力于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因此政府要采用合理的政策引导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城市化,最终实现农村的城市化。

(二)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另一大阻碍便是不尽合理的户籍制度,并且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该得到及时的健全和完善。只有这样,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界线才会越来越模糊,真正实现户籍上的平等。同时,完善医疗和养老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便能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上学难、孤寡老人养老难和进城农民务工难等一系列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农村城市化。

(三)合理规划,严格审批执行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管理者们进行大量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设计。因此合理规划便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国内外的相关经验,采用民主科学的方式进行设计,并要兼顾农村和城市的两方面内容。此外,政策措施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审批,同时建立监督机构以督促政策的合理执行和精确落地。

四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更要均化社会福利,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措施,并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发展诉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73.

[2]夏开富.农村青年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

[3]张玉荣.探析城市化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质量管理,2015(08):85.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