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芝 李天铎 李艳 王世杰 陶芙蓉 田燕
摘要:针对大学生毕业时考研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求,我们进行了学术型和应用型分类培养的改革,设立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方案。学术型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优秀的科研学术能力,应用型则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一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课程设置;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17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2]。学生毕业后存在就业、考研、创业、出国等多种不同出口。大学毕业生的出口不同,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比如考研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要比就业学生高的多。然而,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无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别,严重违背因材施教这一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使得考研的学生“营养不良”,就业的学生“消化不良”,因此有必要将学生按照毕业出口进行分类型培养。
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具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5个专业。我们在调研了国内外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3-5],对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针对考研和就业两个出口,制定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套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学生新生报到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規划选择学术型和应用型。在大一结束和大二结束时均可以申请改变培养类型,即学术型和应用型存在互换的通道,可以通过学分转换和补修学分等方式由学术型转为应用型或由应用型转为学术型。
应用型和学术型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均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按照知识结构和课程的层次关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教育平台,分别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课程模块,另外增加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要求均为160学分。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两种培养方案在各模块的学分设置上各有侧重,各模块学分及比例见表1。
二、学术型和应用型课程体系的特点及优势
1.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该平台为学生开设了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类、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化工原理、化工仪器仪表、机械制图等。学术型在该平台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明显高于应用型。其中,学术型的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学时数大大高于应用型,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保障,为学生将来考研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应用型的学生将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参加各种实践、实习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教育平台。学术型和应用型在专业必修课模块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相同。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围绕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各个领域,开设了20多门专业选修课。应用型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高于学术型,增加了企业精英大讲堂、市场营销、化工安全与保护、知识产权实物等课程,为应用型学生了解社会、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确定合适的就业方向提供条件。
3.毕业环节。学术型和应用型的毕业环节均贯穿大四学年。应用型的毕业环节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在大四学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结合实习工作内容提出毕业论文题目,并通过研究完成毕业论文;学术型的毕业环节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通过一学年的毕业环节的训练,应用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学术型学生则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科研素养。
三、实施效果
从目前情况看,该培养方案改革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与往届学生相比,2015级开始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一半以上的学术型学生从大二开始积极参与老师们的科研课题,接受科研训练,有六十多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目前,2015级学生中已经有十多人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了学术论文,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十多名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奖励。应用型的学生则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或企业实践活动,70%以上的应用型学生利用假期、周末等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过程遇到的技术问题,又促使他们从所学的理论知识中寻求答案,因而企业实习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目前,2015级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具有在实习单位就业的意向,可以预测,这种应用型培养模式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四、小结
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将学生分别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更好地满足了两种不同毕业出口的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光礼.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9):16-25.
[2]张玉瑾.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问题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1):95-97.
[3]姚小萍,胡仁东.论我国高校人才分类培养制度的生成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5,(11):56-58.
[4]周应佳,车海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31-33.
[5]马金岭.地方高师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