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教学中“专业”和“英语”孰重孰轻

2019-04-17 12:58任姣姣吴鹏昊曲延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专业

任姣姣 吴鹏昊 曲延英

摘要:专业英语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本门专业高水平论文的查阅能力。然而,当前高校中本门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很尽如人意,本文就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226-02

各高校在本门专业课程中几乎都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其中的比重也相当大,初衷是希望此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1]。但是,基于每个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课程的系统性非常缺乏,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基本上都包含了本专业相关英语课程,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科学有关的专业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提早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查找和阅读相应的SCI论文也作为高校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大部分专业设置中,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设定类型或者是专业必修或者专业限选,课时大约在30到40学时之间,面向对象是已经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大三或者大四年级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一年级的研究生,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主要学习任务是从知识的掌握向技术能力的运用方面过渡。一方面可以让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当前的世界研究水平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写作和创作的能力[2]。在当前情况下,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为具有一定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或者至少已经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教师教授的内容基本是针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前沿研究论文或者综述等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和了解,对本专业可能发表的杂志情况进行一个普及[3]。然而,大部分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接受能力往往是依据每个人英语能力的高低或者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大小而有所差异,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凭借着自己对本门专业的理解和兴趣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和掌握。而普通英语的学习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讲是“老大难”,有的学生大学四年甚至研究生阶段都完成不了“英语四、六级”的通过要求,就更不要说对专业的英语能提高学习劲头了。而且,一般情况下,专业英语课程如果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方式往往就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无法达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量化的衡量[4]。长此以往,就无怪乎大部分学生即使做出了很优秀的实验,也很难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了。

二、专业英语的“言过其实”和“言不由衷”

由于通常情况下,专业英语课程都没有较为规范的教材,教师教授的内容就相对不够系统,课程的难度也依照每个授课教师能力的高低进行。但是相对来说,大部分的教师还是希望学生能够极大程度上掌握本专业有关的一些英语知识和尝试。因此,为了能够拔高要求,很多教师从一开始就不得不从一些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杂志上筛选文章,比如《Nature》、《Science》、《Cell》等,为的是能够让学生见识到什么是专业领域的“高水平”。由于学生一开始连文献检索的基本常识都比较缺乏,很少有学生自己有能力找到这些一流杂志的文章,所以这些文章一开始就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往往这些杂志中的文章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再加上文章的逻辑与一般入门实验设计的逻辑差别很大。所以很多学生最终只能望而却步,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们觉得这些文章都只是遥不可及的“天书”[5]。再加上不少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对于文章本身很难准确把握,自己就不一定能讲出一个所以然来,就更不要说如何向学生介绍了。这就让英语逾越了专业的本质,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有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一些较早期的英语原著,向学生传达专业英语的常识,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这些早期的英语专著,一个是内容较为老旧,已经远远赶不上学科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其中有些词汇和句法还是老式英语的句式,很难准确向学生传达专业英语应该传达的基本词汇和知识[6]。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更是把本专业的英语课程当成了科普性质的课程,其教授的难度远不及初、高中英语课外读物的专业水平,就更令人咋舌了。我们很多情况在硕士生、博士生面试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面试的学生英语能力到底有多少“出人意料”了。抛开语音、语调这些日常交流能力足够蹩脚外,不少复试学生就连基本的專业词汇都能翻译错误,仿佛对自己来讲,英语和专业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两个方面。仅从英语方面看,很难联想这个学生确实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7]。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来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就成了一门“言不由衷”的课程。

三、“专业”和“英语”的抉择

归根结底,专业英语面临这样的教学困境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没有很好地把“专业”和“英语”有机结合。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偏重专业的讲解,或者偏重英语能力的训练,这就无形中偏离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初衷。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肯定还是最为核心的部分[8],这门课程的设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的也是让已经掌握了本门专业课程知识的学生从另一个侧面对学过的东西温故而知新,可以从课本之外的其他途径中,比如其他学者发表的论文、撰写的英文专业书籍等途径对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不同的是,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传达的方式就不再以传统的方式作为依托进行灌输,而是需要借助其他语言载体和形式进行介绍,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专业进行学习和掌握,这样,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就不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失英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9],只是这种英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又不同于一般普通英语教学的方式从始至终贯穿全部课程。授课教师根据自身人脉的情况可以间接邀请外企的研发人员、国外知名学者进行单个专题或者问题的讲解,也可以或多或少提高学生对本专业更高研究水平的追求[10]。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专业英语课程中“专业”和“英语”的相互比重,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本着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想法和措施,希望能够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部分帮助。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2]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1-16.

[3]王兆守,吴雪玉,孙志杰,等.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8,(2).

[4]王慧.农业高校园林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展望[J].农业工程,2018,8(3):119-121.

[5]吴旭东,刘国旭.高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浅析——以地理专业英语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9):75-78.

[6]王坦,刘洪武,肖钰麟,等.运用“互联网+”方式推进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5):123-124.

[7]乔玲玲.论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67-169.

[8]张莹.专业英语协同翻译教学活动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6):80-86.

[9]韩生,康佳玲,薛原,等.跟进时代,携手致力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现代交际,2018,(6).

[10]孙汀.基于学科的专业英语课程定位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4).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