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文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由七块不同的图形板组成的一种智力游戏材料。包括两块大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一块中等三角形,一块平行四边形和一块正方形。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如大的几何图形、不规则多边形等,玩者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等。对于幼儿来说,七巧板的使用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来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3是: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教育建议的第3条写道: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幼儿是建构者和发明家,“七巧板”围绕着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来开展系列活动,使幼儿受益匪浅。
首先,七巧板的开发丰富了幼儿空间思维学习的内容。以往数学教材中出现的形的学习材料主要以图形片为主,操作材料单一。七巧板材料的使用为幼儿创造性开展相关的拼搭游戏提供了材料的支持,让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其次,七巧板的开发能够促进幼儿观察技能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在用七巧板拼搭物体时必须先观察周围生活中的物品,辨认和辨别物品的形状特征,在脑海中形成物体的表象,才能用七巧板进行表征,从而使直观与抽象、感知与思维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有序观察能力的提高。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但是通过重新组合后可以拼出许多种不同的图案。运用七巧板,可以鼓励幼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拼搭出各种形象图案,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一种材料可以拼出不同物体,一种物体也可以有多种拼法,可谓变化无穷。再次,七巧板能够促进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七巧板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表达图形变换,包括旋转、翻转和移动。旋转是指图形的转动,翻转是指一个图形镜像关系或映像关系的变化,移动是指一个图形位置的改变。幼儿通过对七巧板进行操作,感知图形片的移动、旋转、翻转、组合等特性以及形状和空间的关系,将生活中物体的形状特征用七巧板具體地呈现出来,使外在观察和内在的想象结合起来,有助于幼儿学习、解读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图形讯息等。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指南》中提到的数学教学目标和教育建议,对七巧板材料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路径,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一)全重叠底版(如下图)
幼儿将实物与底版重叠摆放即可,但是由于幼儿拿取图形片时可能和底版的方向不一致,所以产生了旋转图形片的技能,使实物板和底版完全重叠。
这一阶段幼儿刚开始接触七巧板玩具,所以一定要给幼儿提供底版。教师要指导幼儿熟悉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让幼儿感知七巧板的可旋转、可转换及可拼制的特性。七巧板拼图中有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前两组图形都是对称的图形,正反翻转时没有变化,而平行四边形翻转时,斜边的方向有变化,有的幼儿放不到底版中。这是一个重点,教师要在这一环节让幼儿产生讨论,发现图形的可旋转性和可翻转性,并让幼儿演示翻转的动作,加深幼儿对图形这一特性的认识,为今后的拼图做好准备。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提供的底版要有难有易,以适合各层次幼儿的操作。
游戏案例
玩法:
教师提供和七巧板实物拼出的图案轮廓相同大小的底版,让幼儿在底版上进行重叠摆放拼图。
目标:
1.初步认识七巧板玩具,知道其数量及每块板的形状。
2.能在全重叠底版上进行拼图,体验图形可旋转、可转换的特性。
3.对七巧板拼图玩具有兴趣,能大胆想象和操作。
幼儿学习水平分析:
1.确定底版图案的位置,知道将要拼的图案是什么物体。
2.根据底版上的图案找到相应大小的图形,确定图形在底版上的位置和方向。
3.运用移动、旋转、翻转等方法调整图形的位置,使图形和图案轮廓能够重叠。
教师指导策略:
1.认识七巧板的名称及构成,知道一共有几块板,分别是什么样子。
2.观察底版图案的样子,说说像什么。
3.交代操作规则,让幼儿知道在什么地方拼。
4.讲述图案拼搭的过程,每块板在图案的什么位置。
实例观察:
两幅图中的幼儿按照底版的样子,依次把七巧板放入底版的轮廓线内,一一对应地重叠摆放。图3中的幼儿在拼两个小三角时,一个三角直接放入轮廓线内,另一个小三角经过了一次旋转才放入轮廓线内,在摆放的过程中体验到七巧板的每块图形是可以旋转的,初步熟悉了玩法。这是第一个层次的玩法,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都能做到,少部分的幼儿经过1~2次旋转后也能在轮廓线内摆放。说明幼儿能够熟悉七巧板每块板的形状特征,在放入轮廓时,能够注意到边缘的重合。
实例分析:
1.由于是初次拼,底版一定是全重叠的,即在图案的轮廓线内画好图形的分隔线。这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难点,所以教师要让幼儿反复拼。当图形放不进轮廓线时,要带领幼儿分析原因,用动作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可翻转和可旋转,掌握拼的方法。
2.七巧板拼图中有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都是左右对称图形,正反翻转时没有变化,而平行四边形翻转时,斜边的方向是有变化的,有的幼儿放不到底版中了。这是一个重点,教师要在这一环节让幼儿产生讨论,发现图形的可旋转和可翻转,并让幼儿演示翻转的动作,加深幼儿对图形这一特性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拼图做好准备。
(二)半重叠底版(如下图)
为了让幼儿复活已有经验,教师可以先为幼儿提供原来拼过的动物底版,以半重叠的形式出现,等幼儿熟悉玩法后再出现一些新的半重叠底版。
这一阶段幼儿已经熟悉了七巧板的构成及每块板的外部特征。教师提供的底版和七巧板实物大小相同,但只画有外部轮廓的底版,去除了部分分隔线(即公共边),让幼儿在底版上进行重叠摆放拼图,并根据图形的部分轮廓用猜测、实验等方法尝试没有分隔线的部分应该怎样拼。
游戏案例
玩法:
在上一次游戏的基础上,幼儿尝试在半重叠底版上拼搭图案,初步感受图形之间可转换的特性。
目标:
1.初步学习在半重叠模版上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感受图形之间转换的特性。
2.能大胆地用语言说出自己在拼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玩过七巧板后能够主动整理,把七块板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幼儿学习水平分析:
1.幼儿调动已有经验,对已经拼过的图案十分熟悉,能够记忆已拼图案中每块图形的摆放位置,轻松地完成在半重叠底版上的拼搭。
2.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在新的底版上进行拼搭,运用旋转图形、交换位置、组合图形等方法在无轮廓线部分尝试拼搭,从而完成整个图案的拼搭。
教师指导策略:
1.带领幼儿讨论拼的方法。
2.认识图案的各个部分,说说每一部分可以用哪些图形来拼。
3.指导幼儿用旋转、组合、移动、翻转等方法进行拼搭。
4.指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说说图案的每个部分用了哪些图案。
实例观察:
图5~图8展现了两位幼儿共同在半重叠底版中完成用七巧板拼搭房子图案的过程。
幼儿A按照轮廓线很容易把房子的墙体和烟囱两部分拼好,这时已经用掉了七块板中的五块,只剩下一块大三角和一块平行四边形,可是依旧难倒了幼儿A。因为只有大的轮廓线,没有分隔线,最难的就是屋顶部分(图5)。这时幼儿A请来了幼儿B,他们开始研究剩下的两块图形怎么放。他们试着先放平行四边形,并放进了屋顶處的中间位置,觉得只要能放下应该是合适的(图6)。当他们把剩下的一块大三角放进去时,发现了问题,三角形的顶占进了烟囱(正方形)的轮廓线里,于是他们拿走了正方形。可是这显然是不妥当的,正方形不够放了(图7)。于是两位幼儿还原了烟囱,想到了“交换”的方法,把剩下的平行四边形和大三角交换位置,终于获得了成功,同时还知道把每个图形的边都要和轮廓线对齐(图8)。
实例分析:
1.在第一次玩过七巧板之后,幼儿已经熟悉了七巧板材料,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外部特征,如边角是什么样的,在拼图案时必须把七块组合在一起拼出完整的图形。
2.幼儿在拼的过程中首先会找有轮廓线的部分,这部分对于幼儿来说是具体形象的,幼儿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拼搭。对于没有轮廓线的部分,幼儿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拼搭。一种方法是直接在底版上摆,可移动,可旋转,可翻转,可交换位置等,直到所有的图形都拼好在轮廓线内。大部分幼儿会选择这种方法,因为幼儿在这一年龄段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另一种方法是幼儿要把底版上的轮廓线和图形的边结合起来,看轮廓线进行联想,这一区域内可能会放哪些图形,甚至在脑海中先进行拼搭,再到实践中去验证,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丰富拼搭经验或能力较强的幼儿会选择这种方法。
3.从幼儿的拼搭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年龄、能力、兴趣、小肌肉的灵活程度等因素。所以我们提供给幼儿的半重叠底版应该是有难易程度的,没有分隔线的拼图块数要有少有多,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图9中,骆驼是两块大三角的公共边没有;图10中,房子是三块图形交界的公共边没有;图11中,大雁有多个图形的公共边没有,在这三块底版中是最难的。
(三)全阴影等大小底版(重叠摆放)
随着幼儿对七巧板材料的进一步熟悉,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全阴影的底版,只有最外圈的大轮廓,底版的里面没有任何分隔线。幼儿需要用七块板一块块地尝试,直到和轮廓线完全吻合为止。这个环节对幼儿来说是挑战,教师应先提供给幼儿已经拼过的图案,把拼过的这些图案设计成全阴影的,让幼儿利用已有经验操作,再逐步提供较新的图案,使新旧经验能够衔接起来,如图12和图13。
(四)幼儿自由创造拼图
这一阶段,幼儿对七巧板的外形特征以及特性已经非常熟悉了,教师不再给幼儿提供底版,而应让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自己用七巧板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表征,在游戏活动中积累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同时也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幼儿用七巧板拼搭的图案非常丰富,在拼搭的学习过程中想象力和空间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图14中,是幼儿对一种物体的多种拼法。
在“七巧板”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七巧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操作,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通过探索和实践,发现七巧板的各种玩法。在活动的选材上,教师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活动的内容上,有机地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综合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上,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时间、空间大量留给幼儿,从而让幼儿通过操作相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