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婷
摘要: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是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尽管政策文件中明确表述了两种类型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直缺乏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各医学院校在长期的探索中虽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对其中的几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厘清两种模式的培养重点与差异,促进医学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完善。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科学学位;专业学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60-02
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试行办法》(学位[1986]22号)自此,我国医学研究生开始按照专业学位和科研型兩种类型进行培养。诚然,这种“分门别类”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对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专门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有利于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选择和使用。[1]但是,从长期来看也逐渐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只顾临床学习,科研能力不足;而科研型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工作脱节,缺乏临床归属感。
一、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培养目标规划不清晰
专业学位与科研型研究生固然具有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但共同点都是医学生,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不能忽略其医学生的本质。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当前能靠医疗手段发现并治疗的疾病仅仅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医学的发现病因、治疗疾病的能力还有极大的突破空间,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具备对已知病例的诊断能力,同时需要有相当的探索能力,对于罕见或还未出现的疑难病例也能做出及时的处理以及预判。而当前一些医学院校对这一认识不足,难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针,从而到时导师与指导老师单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指导与教学,教学质量的差异性较大,部分教师甚至可能出现只重临床或只重科研的现象,难以真正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二)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工作繁重,无暇兼顾
2014年6月30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其中指出从2015年起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如能完成相关学业及考试要求,除学位证与毕业证以外,还同时能够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我们所说的“四证合一”。上述目标完成的前提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满足相应的临床轮转要求并通过考试,这就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不拿出大量的时间用于临床的学习与应试准备上,而很难分出时间再潜心于科学研究。
而对于科研型研究生,他们研究生期间主要任务便是进行科研探索,正因如此,医学院校在毕业要求中通常对他们的发表文章的要求会比较高。当前,大部分研究生是应届生或从基层单位考入高等院校的,其中绝大多数人较少直接参加科研实践,因此缺乏科研实践经验和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2]研究生入学后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常常是刚刚窥得门径已经到了不得不面临发文、毕业等重重考验的时刻,同样很难抽出时间参与临床学习。
(三)带教老师引导意识不足,研究生无法融会贯通
医学教育不同于基础学科的教育,与工程和信息化学科类似,医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如何让学生在最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与临床需求之间建立可行的联系从而促进成果转化到实践中来应该是医学研究生及导师的主要任务。[3]在临床医学当中,临床工作是基础,科研是后劲,使两者密切结合是培养一名优秀医师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临床老师缺乏相应的引导意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带教方式,注重研究生临床技能,而忽视了其临床思维与临床问题向科研问题的转化,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能“照猫画虎”,而缺乏创新能力。而对于科研型研究生,应该关注的除了对其关于不同类型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应用以外,还应该重视其将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的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成果转化上尚存在一定不足,从而导致研究生临床—科研转化的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二、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探讨
(一)厘清概念,科学确定培养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在《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中对医学科学学位及专业学位的要求分别为:医学科学学位,其要求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医学专业学位,其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我们也必须明确无论临床学习还是科学研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两种医学培养类型绝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相反二者应当相辅相成。医学院校必须明确这一教学主旨,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注重培养其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的能力,只有转化为科学问题,才具有普遍性,所提出的问题才有意义。
(二)注重医德医风培养,牢记医学使命
苏格拉底曾说过“善是知识”,而医疗行善所需的知识,必是“医疗知识”与“人文知识”之结合。医学教育的宗旨就应该是培养人文知识与医疗知识兼备的医疗人才;培养既体现从医疗知识中酝酿的科学精神(求真)、又体现从人文知识中酝酿的道德精神(求善)和艺术精神(求美)的医疗人才。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很难创造出造福社会的业绩的,而医学作为一门致力于除人类之病痛的科学,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医学院校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出兼具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的优秀人才。
(三)注重导师及指导老师的方法
研究生导师及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方法及思维上的指导,应当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安沂华认为,造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重临床轻科研”的主要原因是导师没有对研究生的培养做到整体方向把控。我们应当关注这一要点,在研究生的知道过程中,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从临床工作实践中选题,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从自身出发的探索更能够激发研究者的兴趣,也能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最终的临床应用。对于科研型研究生,可通过建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的方式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导师一人的指导时间以及学术视野难免有限,指导小组能够很好的填补一人之力可能存在的短板,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更好的开发个人潜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教育的目标绝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获得智慧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医学学习的目的绝不是现有知识的掌握,而是学习能够不断突破的技术与方法,从而达到除人类之病痛的医学使命。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其在研究生期间做出多少贡献,而是通过方法上的学习与引导锻炼其的思维与能力,从而在长足的发展中具有冷静的头脑与开阔的视野,有利于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刚.浅谈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5):38-39.
[2]唐红迎,郭大东,王兴荣,等.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眼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3(3):241-243.
[3]何耀华.科研型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