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晋成
摘 要:研课磨课是送教下乡的重点和难点,其指向是帮助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成长,提升校本研修能力。校本研磨—小组研磨—班级研磨等“一课三磨”流程,让教师亲历自身教学和教研水平提高的过程。传统的评课议课活动,多数成员被迫接受集体既定的思考模式,限制了个人和团队的配合度,不能有效解决真问题。作者在研课磨课中利用“六顶思考帽”工具,既解决学员参与度低、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又提高研课磨课效率,促使研课磨课成为真正常态化的教研形式。
关键词:研课磨课;“六顶思考帽”;园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7-0126-02
我与送教下乡有不解之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一直是县里“送课下乡”培训团队成员,担任上示范课的角色。当邵阳县成为湖南省第三批“国培计划”项目县时,我有幸成为学前教育送培团队的首席专业指导。
2018年9月中旬,在第三批项目县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班期间,长沙师范学院崔红英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团队思维力训练的新工具——“六顶思考帽”。这是英国学者德·波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六顶思考帽”指的是白、红、黄、黑、绿、蓝六种颜色的帽子,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思考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使用。“六顶思考帽”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盛行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企业界、教育界和政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肯定。
研课磨课是送教下乡的重点和难点。研课磨课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有园本研修方式及学员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于是,我决定学以致用——使用“六顶思考帽”作为研课磨课的工具。先以讲座的形式让学员了解思考帽工具的内容及其应用。白色思考帽(信息帽)是陈述问题的,红色思考帽(情感帽)是对该活动进行直觉判断,黄色思考帽(乐观帽)是评估该活动的优点,黑色思考帽(谨慎帽)则列举该活动方案的缺点,绿色思考帽(创意帽)提出新的解决问题方案,总结陈述、作出决策是蓝色思考帽(指挥帽)的功能。
接下来,将50名学员分成5组,观课前以抽签或游戏的方式抽取帽子的颜色。送培团队成员则轮流担任固定的蓝色思考帽角色(归纳总结)。观课、说课环节后,5个角色小组进行8分钟研讨,每组推选出1人来阐述本组思考帽的观点,每个发言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学员再根据“六顶思考帽”的综述评议,在10~15分钟内完成同课异构。然后,各小组再上台来陈述本组的同课异构设计方案。最后,由送培团队成员或首席专家根据现场研讨情况,来进行专业引领活动。
在送教下乡基地园——邵阳县白仓镇中心幼儿园集中研磨2天的时间里,利用“六顶思考帽”工具,共研磨7节课。学员发言次数总计70次,人均1.4次,每个学员都上台展示了自己,他们的表现比往常更有激情和创造力。学员反馈“六顶思考帽”工具易学易操作,富有趣味性,交流更为顺畅。“六项思考帽”改变了过去园本研修的随意性,从单打独斗到共研共进,从基于一般经验到聚焦问题,从基于经验判断到课堂观察,从基于课堂整体到课堂“切片”。它让研课条理更清晰,反思问题更精准,大大提高了研课磨课的效率。例如,邵阳县黄塘乡中心幼儿园的吕丽丽老师展示的二磨课是大班诗歌《听雨》。在用“六顶思考帽”评议的过程中,白色思考帽对整堂课进行了客观中立的陈述;红色思考帽谈论了自己的感受和感觉;黄色思考帽则从积极肯定方面恰如其分地“点”了七个赞;黑色思考帽在发言时直白地指出该课的重心应该是“听”,事实上课堂里“听”戏不够,说“雨”太多;绿色思考帽提出的建议是:给学生增设两个提问(① 诗歌中的雨声是叮叮、咚咚和沙沙,为什么声音会不一样呢?②你最喜欢哪一句诗歌?为什么呢?)。回园后吕丽丽老师认真反思,认同了“六顶思考帽”的大部分观点,在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构、打磨,在成果展示汇报时给大家带来了一堂全新的精彩的优质课。学员的好评率达到95%。
“六顶思考帽”是一个操作简单、经过反复论证的思维工具。“六顶思考帽”在最初使用时,容易出现如下问题:①颠倒帽子的顺序,正确的顺序是白—红—黄—黑—绿—蓝。②角色意识不强。例如:使用绿帽子,易犯只提建议、没有新方案的毛病,或者是细数提出新方案的原因,而正确的做法是不需要陈述理由而直接阐述创意和策略。白帽子的原本须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但却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依据个人的感悟和观点来进行思考。“黑帽子”劈头盖脸、不遗余力的批判质疑,有时令对方如坐针毡……所以我要求学员统一话术:“XXX,你好,我是黑帽子!对不起,我是专门给你挑刺的!”
在传统的研课磨课活动中,听课目标笼统,评课视角散漫,即使有很多问题,或碍于情面不肯评,或限于水平不敢说,或是课已经结束无须评。多数成员被迫接受集体既定的思考模式,限制了个人和团队的配合度,不能有效解决真问题。“六顶思考帽”代表的是角色分类,是一种思考要求,而不是代表扮演者本人。团队成员也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思维模式。这能使思考者克服情绪感染,摆脱思维的无助与混乱,摆脱思维习惯、思维枷锁的束缚,以更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同时六种思维角色幾乎涵盖了思维的整个过程,既有效地支持个人行为,也可以支持团体讨论的相互激发。动态的、积极的氛围促使“人人参加,个个展示”,每个人都变得更富有创造性。“六顶思考帽”的学习重点是:当好蓝帽子,表露红帽子,穷尽白帽子,学会黄帽子,善用黑帽子,戴好绿帽子。
通过运用“六顶思考帽”研课磨课,学员们找到了专业自信。他们纷纷表示返岗实践中,就用“六顶思考帽”工具带动其他的老师开展园本研修活动。目前邵阳县农村幼儿园规模不大,平时园本研修活动开展极少。教师不是缺乏研究能力,而是缺乏研究的思维。“六顶思考帽”有趣、有用、有效,这种形象化的手段易于参与者驾驭,很适合作为园本教研的工具进行推广。帮助乡村教师专业自主成长,促进乡村幼儿园常态研修,正是“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姣姣,王慧玲.“六顶思考帽”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19-22.
[2]陈晓燕.基于“六顶思考帽”的幼儿园教师评课研修之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4):31-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