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移植”情感

2019-04-17 08:11许朝辉
教师·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移植真话作文教学

许朝辉

摘 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教育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真假,分清善恶,懂得美丑,在文章中表达健康的情感;教育学生写真话,表真情。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生活;美丑;真话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7-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7-0042-01

作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它与学生的道德情感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教作文首先要教学生做人。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也提到“真的文字学习,须从为人着手”。言为心声,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是一种人格的体现。

一、教学生热爱生活

有的学生不管写什么样的作文,都平淡无奇,没有丁点儿浪花,其症结恐怕就出在“思想”“情感”这个根本上。试想,一个人对什么事情都抱着冷漠态度,能有什么内容可写呢?因此,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增强对事物的感知意识,强化行为动力,是解决“作文危机”的根本。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树叶》时,先布置了这样一份观察提纲:①秋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还很茂密?哪些树的叶子已经稀疏了?哪些树的叶子全落光了?②秋天树叶呈现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树叶?③晴天和雨天看这些树叶,它们有什么变化?④有风的天气和无风的天气,树叶飘落到地面上有什么不同?哪种姿态最美?⑤闻一闻,树叶会散发出一种什么样的气味?这份观察提纲,从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去发现秋天树叶的可爱,学生定会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藏着的美,从而产生喜爱的情感,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二、教学生分辨美丑

现实生活有美也有丑,有真也有假,是与非同在,善与恶并存。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有意义的事物,表达健康的思想,非得有一把衡量是非的尺子不可,这把尺子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学生才能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明辨是非,识别真假,分清善恶,懂得美丑,也才能在文章中表达健康的情感。

一位教师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班里一些学生去汽车站做好事,没打招呼就去擦汽车。一个司机发现他们在车上爬来爬去,大声骂道:“你们怎么到这里来捣蛋,赶快给我下来!”售票员闻声走出来说:“我们这里昨天丢了钱,是不是你们偷的?”学生们流着委屈的泪水来找教师。教师听后说:“对待委屈有三种态度:一是以牙还牙,予以报复;二是从此不做好事;三是继续坚持做好事。你们讨论一下,看采取什么态度比较好。”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决定继续去车站做好事。于是教师打电话与车站做了联系。学生第二次去车站做好事时,车站工作人员都出来欢迎他们,还向他们表示歉意。这一次学生又流泪了,这是感动的泪。教师把这件事再次拿到班上讨论,讨论的题目是“我们这个社会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一致认识到社会上好人多;真善美常常同假丑恶连在一起;有些人和事表面看似乎丑,但一旦深入了解,又觉得很美。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既是一次生动的作文教学,又是一次深刻的做人教育。

三、教学生讲真話

就算作文写得文从字顺,结构精巧,立意深刻,但如果写的是假话,那也决不能算是好作文。目前,学生写作文时无中生有、借用材料,比比皆是。有一次,我念一篇学生的作文:“上个星期天,我乘坐公交车去县城。我给一位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夸我是懂礼貌的好孩子……”谁知我刚一念完,就有学生说:“老师,她全是瞎编的,根本没那么回事,当时我也在车上。”事后,我询问那个学生,她也承认是自己编造出来的。于是,我们师生俩开始了对话。“为什么要捏造事实?”我不解地问。“为了作文情感表达的需要呀!”她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这是假话连篇,是不诚实的表现!”我加重语气。“上次我写的也是假话,您还给我打了‘优呢!”她有点委屈地说。从这件事,我得到启发: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作文中写假话与在生活中说假话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养成了写假话的习惯,那么在生活中他也可能会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

写假事、说假话的原因归结到一点是作文指导的失误。克服写假事、说假话的错误倾向,关键在于教师要端正作文指导思想:只有真人真事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丁学军.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1-43.

猜你喜欢
移植真话作文教学
真话都可以写吗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移植”瘦人粪便能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