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问题及指导策略

2019-04-17 18:52魏凡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指南运动体育

魏凡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指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组织的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同时也方便教师对照《指南》进行评估,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从而更好地提供帮助和支持。然而大部分教师是学前专业出身,在幼儿身体发育的了解、体育活动强度的掌控、动作发展的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将陈述部分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问题,试图在问题解决中提高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困惑

當前幼儿园中常见的体育活动主要有早操、户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这三种形式。早操和体育课一般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系统运动,表现为由教师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从而达到幼儿身体锻炼的目的;户外体育活动则更多强调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上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锻炼身体。

1.如何判断体育活动是否有效

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体质强健和动作协调是体育课程本体目标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关注的重点。在户外活动场地上,教师投放用以促进幼儿不同运动能力发展的活动器材,秉持着自由自主的游戏精神,大胆放手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运用创造性的方式运动。在活动场地上可以看到,幼儿有的走在摆放成梅花桩形式的油桶上,有的尝试利用油桶可滚动的特点进行平衡游戏,有的将轮胎摆放成汽车考试“压大饼”的情境,利用自行车进行躲避障碍物的游戏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仍然觉得很困惑:虽然我们每天都带孩子到户外来进行体育活动,也通过观察了解了一些幼儿动作发展的情况,但是我们仍然不能确定孩子们具体发展到了哪一步,也没法确定这些活动是不是真的促进了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支持。

2.如何判断体育活动量是否达标

近些年来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所以现阶段,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大多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然而,体育游戏容易导致运动负荷过大,或者有些幼儿对当下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便会游离在活动之外,从而导致活动量小,无法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教师们很困惑:有的幼儿气喘吁吁,却仍然乐此不疲地在活动场上追闹着;有的幼儿玩一会儿体育游戏就开始做娃娃家之类的活动。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他们的运动量完全不一样,该如何判断他们的运动量是否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3.如何判断幼儿的发展是否平衡

皮亚杰认为,运动是个体发展的表征,也是早期外显的智力。多项研究证明,运动能力良好的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社会交往中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可见运动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教师们依据《指南》的动作分类,设置和投放了能促进幼儿平衡、动作协调、灵敏、耐力和力量发展的环境和器材,设想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理的运动,达到身体平衡发展的目的。然而在活动中教师发现,有的体育游戏区人满为患,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从高高的滑梯上滑下,骑着小车飞快地躲避同伴设置的障碍,一次又一次尝试站在油桶上……他们不停地尝试,不停地挑战自己,以达到更高水平;有的游戏区则显得冷冷清清;教师设置的体育锻炼区则更为“寂寞”,很少有孩子愿意一直在那边练习跳绳和拍球。教师们很困惑:他们的身体发展能平衡吗?

二、优化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策略

1.转变观念,正确解读《指南》目标

教师要区分两个概念,一是身体素质,二是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主要指力量、速度、耐力、速耐、灵敏、柔韧等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指南》中强调的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平衡、协调、力量、耐力等,就是从幼儿身体素质的角度确立了大肌肉动作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其实质是提高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增强幼儿体质,从而培养儿童的身体活动习惯和终身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经常按照会与不会进行区分。由此可见,拍球、跳绳等练习实际是运动技能的练习。对于这类运动技能,教师不应强求幼儿以数量为指标,也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机械训练。教师应敏感捕捉幼儿不会的原因,根据原因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支持。同时也应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前提,“躲避障碍”“滑滑梯”等各种体育游戏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发展,也为日后运动技能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深入学习,了解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幼儿骨骼、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生理基础是判断幼儿活动内容和活动量是否科学的依据。《指南》规定幼儿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很多教师认为只有连续进行1小时的高强度练习才能够达到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效果。其实不然,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并未成熟,每天适宜连续活动的时间长度也不一样:一般3~4岁为20~30分钟,4~5岁为30~40分钟,5~6岁为40~50分钟。成人在幼儿连续进行高强度运动时须提醒幼儿适时休息。同时,幼儿骨骼发育速度快于肌肉发育速度,骨骼硬度差、关节囊松弛,不宜过多进行肌肉力量活动,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不应设置过多的力量型运动,避免幼儿受伤。教师应该认识到任何系统的发育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从事的活动能调动其多方面发展。教师不应片面关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而要注意幼儿使用器材的方式是否可以促进其发展。教师还应以幼儿的生理发展为基础,提供适宜的活动器材,积极反思幼儿较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提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吸引幼儿的参与。

3.量化数据,客观评估幼儿的发展

客观科学的评估是教师搭建合理支架的有效方式。现阶段,幼儿园教师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是观察法,即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利用便利贴、手机等随时记录、拍摄体育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再对照《指南》进行分析和评估。但是观察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是主观性较强,教师在评价中容易关注幼儿动作发展有优势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运动表现;二是观察的时间点难以把握,在面对一个组或一个班的幼儿时,教师需要按照某个顺序进行观察,并且要把握观察的时机。有的幼儿在教师观察时表现平平,但是出现“关键行为”时,教师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从而无法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支持。

在评估幼儿的发展时,有些活动很难用非量化的语言来表达,尤其无法用非量化的语言体现出幼儿年龄上的差异。用量化的方式来呈现幼儿在力量和耐力方面的典型表现,更能明确体现出这两种身体素质的基本特征。用量化的方式不仅可以客观体现幼儿的发展现状,更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回应教师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的质疑。幼儿在数据中所表现出来的变化,就是最科学的凭证。当然,在进行测量时,首先应在课程审议中确定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征得家长的同意。在测试过程中应尽可能获得幼儿的常规数据,同时要保证评价项目不宜过多,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幼儿身心疲倦。

4.师幼共建,优化幼儿园体育课程

评价是引领幼儿活动,调整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当前,幼儿园体育评价主要是在体育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看体育活动中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存在一些缺点:第一,主观性较强,教师常常依据自己看到的进行评价;第二,连续性不强,评价往往只针对当下的活动,无法对幼儿在长期活动中的变化进行评价;第三,口头评价无法为后期课程的调整提供客观的证据。评价不仅是教师的事情,更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形式,多方参与,共同优化幼儿园体育课程。在评价中,教师可以提供记录表等,让幼儿每天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记录,每月根据记录表分析各项活动的参与度,针对“无人区”进行分析和调整。此外,在记录表中也可以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方便教师有证据地进行指导。

猜你喜欢
指南运动体育
不正经运动范
指南数读
我们的“体育梦”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