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在互动中有效生成

2019-04-17 01:04刘葳谢小庆
中国教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笔者梦想智慧

刘葳 谢小庆

孙建锋老师的教学实录,印证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教学是艺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需要特殊的天赋和才华,就像弹钢琴,只需练上一段时间,谁都可以弹几支曲子,但要成为钢琴师或钢琴家,则必须有天赋,有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教师也是一样,如果一名教师自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怎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学识,有智慧

英文里有一个词passion,意思是“激情”,给这个词加一个前缀“com”,变成compassion,意思就变成了把大家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并且互相传递。compassion并不只是简单的同情或可怜别人,而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能力。教师特别需要这种能力和天赋:我不想别人趾高气扬地对我进行说教,首先自己就要学会平等地跟各种各样的人对话;我想拥有什么样的教师,那我就让自己成为那样的教师;如果我想得到温暖,那我自己的心首先得有温度。在孙老师的课堂上,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其对陌生的学习者,在情绪、兴趣和个性方面的感受能力。这是营造好的课堂氛围的前提,也是实现真正学习的前提。

看到孙老师的创课实录,可以感受到他享受教学,爱学生,有学识,有智慧,有人本意识,有平等观念。这一切具体地体现在他的课上,就是处处有用意,处处有设计,而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又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这说明孙老师平时深厚的积累。他的课既有理性思维,也有灵感迸发,有冷静分析,也有情怀担当。孙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件叫作“行动,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被模仿,但很难被超越。看起来,孙老师在上一堂语文课,而实际上做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建设。

孙老师推崇和实践“对话”教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这让我联想到审辩式思维的思想起源就是“苏格拉底对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课改就是使教育回到它最原本的样子。苏式对话的方式是启迪和思辨——通过大量的问答反复地进行诘难和归纳,以澄清概念和观点,解决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被发掘出来的,而不是被给予的,辩论即是在启迪和发掘智慧,是得到智慧的最有效的途径。

无论是辩论,还是对话,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美国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中表现了麻省理工(MIT)里的一个著名的无尽长廊(Infinite Corridor)。这个长廊上装了一排黑板,总有人在上面写下一些难解之题,甚至是凭空而造的方程。人们对此的解释是,这里的孩子们实在太聪明,他们可以随时放下手上的事,专注难题。这也是让一般的学生认为MIT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的原因。其实不只MIT,“解决问题”就是美国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是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在孙老师的课上,这个教学目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逃避,不听之任之,随时可以放下自己的事,为这个社会解决难题。这样的人是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是我们学校要培养的人才。

真质疑,真思考

近年来,笔者听过不少中小学的课,看过不少学校在积极探索改革教学,试图改变课堂上仅仅传授知识的局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此,笔者是欣喜的。但也确实看到一些课堂上,小组活动流于形式,讨论看起来很活跃、很火热,但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具有挑战性,讨论常常指向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徒有思考的形式,但没有真正的思考。对此,笔者是忧虑的。但孙老师的这堂课,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引导学生“真探索,真质疑,真思考”。

如果你是校长,你会优先录取那个能把圆周率背诵到100位的学生吗?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想对那个“想当有钱的贪官”的小女孩的爸爸妈妈说什么?

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怎样看待想当大官的出生在湖南的美国女孩艾莉娜?

自己应有怎样的梦想?可以梦想“发大财”吗?可以梦想“当大官”吗?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怎样才能不使自己的梦想仅仅停留在空想?怎样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对六年级小学生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整堂课上,同学们都在孙老师的精心引导下紧张地进行着真正的探索、真正的质疑、真正的思考。

孙老师用自己这堂精心设计的“创课”,生动地诠释了他提出的“创课”概念,展示了创想法、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反思、创发表的理念。笔者在课堂上看到,孙老师用自己的真思考去启发学生展开真思考,用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梦想和激情。

在这堂课上,笔者感受到了孙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尊重。这种尊重固然表现在他常常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坦然和真诚。笔者认为,孙老师一定理解对孩子的任何矫饰和虚伪不仅是可鄙的,也是徒劳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准确地判断虚假谎言的能力。一个不动脑筋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一个内心冷漠的教师也不会激发出学生的热情。

“雖然有这样的老师,一种经验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但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也许是可以上岗的合格教师,但不是优秀的教师。”我们不能苛求和奢望每一位教师都像孙老师那样成为“创课”的教师,但希望每位教师都将“优秀教师”和“创课”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笔者知道,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学到中学,成千上万个像孙建锋这样的老师正在努力为中国的儿童创造更健康的发展环境。这些努力,终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开创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1.美国密歇根大学;2.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笔者梦想智慧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梦想
梦想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