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莲 王慧
在一线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但更多的是以教材、教参作为参照物,停留在单纯的背诵、理解意思层面,对于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文化,让学生在与古诗词的亲密接触中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真正热爱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在古诗词中领悟“思想文化”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思想,儒家文化是核心内容,还包括其他思想,如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等。儒家思想经发扬光大后,可归纳为重品格,行仁道,推忠恕,讲中庸,倡王道,勉实践。而古诗词内涵丰富,或记叙经历,或歌咏山川,或阐发哲理,或抒情言志,一词一句尽显自然美、人性美,字里行间表达真挚情感,一字一语表达古人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闪耀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即使远在天涯,也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安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的是正遭谤议的诗人送朋友远行,心情凄切,临别所嘱,唯以玉壶冰心以明心意,又是与亲人、朋友们的自勉之词。这些都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华夏民族崇尚友道珍惜人伦形成的风尚。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是大诗人的绝笔之作。弥留之际还惦记着祖国的统一,忧国忧民的情怀自然而出,读过此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意志和豪情壮志,结合文天祥的宁死不降、忠君不二的故事,必然激发无数人的豪情壮志,激发读者的爱国之情。抒亡国之痛、去国之恨、思国之情,所有这些内容的诗篇,都是诗人用血泪写成的,它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的。可以说,古诗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慈母的深情厚爱,亲切感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叮嘱人们时间宝贵,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诗句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怕困难、勇敢坚强……
古诗词中,洋溢和渗透在其中的浓浓的爱国、思乡、友情、亲情、志向,如同纯酿,让人沉醉。阅读古诗文,可以和古代文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李白的乐观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王维的恬淡生动,苏轼的豪放旷达……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感受他们呈现出来的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
二、在古诗词中感受“传统节日”之趣
当前,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推崇过西方“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学生对如何过“洋节”侃侃而谈,而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反而不感兴趣。很多学生不了解春节的习俗,每逢节日,我们关注的似乎都是各种美食,过节变成了聚餐。又如,每逢节日,学生通过电视上的晚会,随主持人一起背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多数情况是知道这首诗是描写思乡之情的,亲人远在异乡思念祖国时经常吟诵这首诗,然而却对古诗中描绘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不予理睬。其实,“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历代文人墨客在“每逢佳节”之际,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无限思绪流注笔端,抒写下了千古诗词名篇,很值得我们去吟咏、推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踏青扫墓,祭念先辈、亲人,是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正是怀着对先辈、对亲人一颗感恩的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才会奔走千里,回到家乡扫墓,这种不忘本、不忘根的精神才能代代相传。不仅如此,清明节的时候春回大地,春光融融,四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诗意盎然的中国人养成了春游的习俗,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会外出寻春、踏春、探春、赏春。这个过程中,人们还会做有趣的游戏,“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说的就是人们荡秋千的情景。三国时期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金人也于端午击球,宋代更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这句描绘的就是清明节,人们打马球的情形。另外,清明节的时候气候非常怡人,此时春光融融,草长莺飞,树苗的成活率十分高,所以自古就有清明植树的传统,甚至还有人称清明节为植树节。通过研究古诗词,祭拜先烈、踏春賞春、游戏娱乐、植树放鸢,我们不难发现清明节种种传统风俗的妙处。融入其中细细体会,定会使现今的学生兴趣盎然、沉迷其中。
我国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层出不穷、异彩纷呈。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提到了“春社”,这是祭祀土神的日子。每逢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消灾避祸、祈求年丰,其中有饮酒、分肉、赛会、踏青、踩桥、妇女停针等习俗。同时,人们也借春社之机,开展各种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春社”的娱乐性与乡俗中的庙会、集市等混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道饶具风味的文化风景。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也表现了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通过查询、诵读、积累,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探寻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风俗,谁说这样的节日风俗无趣?谁说这样的古诗词无趣?谁说这样的节日比不上西方的“洋节”?相信每个人都会叹为观止。学生通过古诗词逐渐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从而了解诗词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在古诗词中挖掘“汉字文化”之妙
汉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殊的形体结构,向人们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古诗词中的汉字文化更是精深凝练,字字含情,展现诗人的文采,展现中国汉字之美。
古诗“白日依山尽”中,关于“依”字的理解,注释中写得很明白,是“依靠”的意思。而“依”和“依靠”只是两个孤立的意符,为什么是“依靠”?在诗中“依”又有什么样的内涵?如果我们挖掘“依”字的古文字体,就会发现:“依”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衣服”的“衣”,衣服总是随着人移动。于是“依”就有了紧紧挨着、靠着的意思。抽象的字符变成了形象具体的“画面”,“依”的意思变得可见可感了。“诗中是说什么紧紧地挨着什么呢?”联系前后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知道了:是一轮落日紧紧地挨着山慢慢地下沉了。夕阳落山时的不舍、依恋,因一个“依”字跃然纸上。中国的汉字含义深刻,不仅仅理解字面含义,从汉字的字源字理入手,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文化。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不论剧情如何,光是题目就给人清新隽永的感觉,令人玩味不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这一句堪称全词的点睛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绿”代指满枝的绿叶,“红”代指枝头的花朵,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替换了“多”;“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替换了“少”。“肥”和“瘦”本都是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这里拿来形容植物,这是用拟人化的语言,写出了两种状态的对比。由“绿肥红瘦”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汉字的图像化、意境美尽显其中。
再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只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那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这个“绿”字原来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意思是“吹绿”,变成了动词,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动态的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似乎看到春天来到,惠风吹过,所到之处绿草茵茵,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同样是“绿”字,用在不同的诗句里,用法及表达的含义、效果完全不同,让我们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汉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赏析字词的魅力,必然使学生对中国的汉字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古诗词呈现给我们的是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它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心灵,又如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唤醒潜藏在大众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挖掘古诗词中的精神因素作为我们思想的支撑,探索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民俗作为我们生活的要素,将古诗词中的汉字文化作为我们文化修养的有益补充,能使我们腹有诗书,拥有文化自信。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仅仅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能够以古诗词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华国学经典学习的深入,将会更好地奠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1.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2.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