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作为一个癫痫病患者,初入职场的小宁总是担惊受怕,担心自己随时发病;向来乐观的张大妈,不幸被诊断为乳腺癌,她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经常一个人默默拭泪……不少人在患病后,会刻意压抑自己恐惧的情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压抑、担心、害怕会加重恐惧感,对病情不利。
研究人员认为,生病后,当恐惧超出一定限度,会促使压力激素大量分泌,使人保持在高度警惕的状态,对身心造成损害。不加以调整的话,有的人还会患上恐惧症、抑郁症等心理或精神疾病。
北京回龍观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郭蓄芳认为,病人对疾病的恐惧感,属于应激性反应。有的人能较好地调节,有的人调适不当,会患上恐惧症、抑郁症等心理或精神疾病,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紧张、恐慌感、心慌、胸闷等病状。
对此,郭蓄芳建议:首先,病人要乐观积极。不要压抑着对疾病的恐惧,可以向朋友和家人倾诉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害怕。自己也可以多收集好的治疗信息,尤其要在门诊和住院病房多收集同类患者的治疗经验和疗效。积极面对疾病,好的心理状态对防御疾病具有正向作用。其次,家庭关怀很重要。家人要创造一个积极面对疾病的氛围,不要老是往最坏处想,多主动与病人聊天,分担他的精神负担。最后,寻求医疗帮助。恐惧的根源来自疾病本身,家属和病人应该积极寻求医学手段解决问题,这样家属和患者的心理负担自会减轻。如果恐惧的心理已经影响到病人的正常生活或治疗,建议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