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处理教材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刍探

2019-04-17 01:03罗汉荣
成才之路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罗汉荣

摘 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内容,它引导着课堂的教学方向。教材面对的是整个区域的学生对象,编写时难以全面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让教材发挥更大价值,助力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4;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7-0024-02

研究现行教材时发现,它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等方面与旧教材有着较大的区别。部分教师备课时没能灵活处理教材,造成“新、旧”两种版本教材的目标要求“两头不到岸”,这导致数学课堂教学难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低分学生越来越多。其实,处理教材是教师一项重要的能力,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使教材能够焕发魅力,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探究,实现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结合认知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探究能力都会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应用教材时,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无痕联系起来。当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时,教师就要从教材中选择基础性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甚至要引入基础性训练题目,使学生能够先打好基础,再进行能力拓展。同时,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探究效果进行教材二次处理,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让教材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匹配,从而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探究能力处理教材,巧妙地将教材处理成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从而实现教材的灵活运用。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要意识到小数乘法的算理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它不能通过教师灌输,而要依靠学生自主推导,这样才能发现蕴含于推导过程之中的算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以商品购买为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人民币的换算去寻找计算方法。因此,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掌握情况,同时调查学生在课外是否经常去商店买东西,买东西时是怎样计算总价钱的。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处理教材,使教材上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接受。

在推导小数乘法的算理时,积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推理时,要事先考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设置基础性题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的算理过程为学生的推理奠定基础。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离不开前面的推导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学生的实际认知为基础的,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整合教材,使学生可以调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参与深度探究,这其实也是教师用活教材、用好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用心研究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探究能力,通过整合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实际探究搭建平台,从而实现灵活处理教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它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少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由于教材以文字为主要编排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学习能力,难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影响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用心研究教材,并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去寻找教材上知识的“原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熟悉的生活去理解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在联系生活时,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将学生感兴趣又容易获得的生活素材作为切入载体,使学生能够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并在知识探究中更好地感知数学对生活的作用,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是学习三角形时重要的知识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但这两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单纯利用教材进行简单引导,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定理,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知识探究的乐趣,也无法有效掌握这些知识。为此,教师可以以生活为突破口,巧妙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进来,使它与教材能够完美融合。如针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學生收集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的例子。虽然部分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用的数据,但全班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总会有很多可用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此推导出共性的东西。同时,教师也要亲自收集学生生活区域范围内运用三角形的实例,并利用手机拍摄,加入到课件之中,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去激活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如土木结构的老房子,不少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当教师呈现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老房子的房顶结构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通过合作探究“三角形与四边形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别”,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出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它需要教师的挖掘,才能真正为数学课堂所用。生活资源的整合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因此,教师要用心加以整合,通过引入与教材相关的生活素材,为学生的数学探究搭建趣味化平台。这样,学生会发现原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进而产生积极的探究情感,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无痕整合,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结合教材难点创设“说”的条件,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学习中,“说”是比较重要的。数学的“说”和语文课堂的“说”是不一样的,数学的“说”更侧重于理性的推理,它是学生在参与推理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要想“说”好,必须先想好怎样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事先深入思考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搭建“说”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借助“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如乘法分配律显示的那样标准,不少题目会变形,而如何找到变形题目的解决方法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创造“说”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如59×101,此题要求学生先将101变成100+1,然后算式变成59×(100+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但为什么要将101变成100+1,学生必须思考,然后发现101变成100+1会让计算变得简单。又如59×99,此题要求学生将99看成100-1,然后算式变成59×(100-1),这样学生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不少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会对101和99产生混乱,导致计算出错,而教师创设“说”的条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蕴含于数字之中的数学,从而在说一说中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之处,并通过说一说为其他同学的数学思考提供新的载体。

总之,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处理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想要更好地处理教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教材的处理策略。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学生的数学探究引入更加感性的教材载体,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数学探究。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活用教材,使教材焕发魅力,从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注重教材处理 构建有效课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02).

[2]陈周丽.教材活使用 成长大空间[J].陕西教育,2011(05).

[3]农振锾.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

[4]叶淑琴.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