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梅
黑龙江省新梅视光董事长、黑龙江省总工会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眼视光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视障辅助技术学组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黑龙江省视光技术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近视防控办公室培训部部长、哈尔滨市博士眼视光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哈尔滨市博士眼视光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视光师杂志》副主编。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呈现高发趋势,家长们也为如何控制近视发展操碎了心,想尽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乒乓球这种运动突然“火爆”了起来,很多专家都开始提倡“打乒乓球能增强调节力”“打乒乓球能训练睫状肌”,甚至还有一些夸张的说法:“打乒乓球能够有效治疗近视,降低近视度数!”
前不久,就有一位轴性近视儿童的家长来到门诊,要求门诊中心一定要退掉验配好的角膜塑形镜,因为孩子的奶奶不让戴眼镜,要去做“签约近视修复治疗”,治疗方式是打乒乓球等,训练费3个月3000多元,那么打乒乓球真的能训练睫状肌,训练调节力,甚至治疗近视吗?
打乒乓球时,由于双眼以球为目标,不停地看远看近,刺激睫状肌交替收缩和舒张,训练睫状肌,这些似乎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首先,需明确什么是调节。调节就是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通过眼内肌肉——睫状肌的收缩,使眼内晶状体弯曲度增加,从而增强了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功能。
其次,需澄清什么是“调节视标”?调节视标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激发调节的视标,比如“E”字视标、一个小的图案视标,需要人眼动用调节力来分辨看清的视标,这样的视标才是调节视标,才有激发睫状肌收缩,刺激调节的作用。也就是会激发人眼“看清”的视标,激发人眼动用调节把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上的视标才是调节视标。
综合验光仪近方视标
其实,乒乓球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是调节视标,即在打球的过程中,你一直能分辨看清球上的“红双喜”商标,这种情况下才会激发调节,乒乓球才是调节视标!
众所周知,乒乓球球体小、重量轻,乒乓球击打速度快。“快”使对方措手不及,这是乒乓球运动所追求的制敌制胜的法宝之一。如果以170公里/小时(即约为47米/秒)计算,那么从乒乓球桌的一端打到另一端需要多少时间呢?大约只需要0.058秒(标准规格的乒乓球桌长度为2.74米),也就是说,哪怕是初学者,一般来说在1至2秒之内就能从一端打到另一端。由此可见,乒乓球选手如果完全依靠肉眼去观察来球的落点,是很难来得及反应并击准球的。打乒乓球主要不靠视力,而是靠球感,靠刹那间的预判,也就是说在对方击球的瞬间就要知道来球的方向和可能的落点,提前或同步进行应对。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手、脑、眼协调性,但是不能训练睫状肌,不能激发调节,至于打乒乓球能够有效治疗近视,降低近视度数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了。
1.进行调节相关检查:BCC、NRA、PRA、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
2.明确诊断调节不足、调节过度、调节灵活性差、调节不持久等;
3.根据诊断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包括调节幅度训练、放松调节训练、加强调节训练、调节灵敏度训练、调节融像结合训练等;
4.训练需要有专门的调节视标、调节训练设备、在专业训练师监测下进行训练;
5.近视儿童调节训练应注意负相对调节值一定要≧+2.50D,保证正常放松情况下的调节训练才安全。
调节训练过程中,特别要求视标清晰度是比速度更重要的指标,只有通过调节把视标落在视网膜上才能起到训练作用。所以快速运动的乒乓球不会激发调节,打乒乓球能治愈近视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训练调节、控制近视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检查和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训练方案才是安全有效的。
调节训练目标在于提高单、双眼调节力、调节幅度,提高调节反应和调节速度,改善双眼调节的不协调、不等量,改善阅读障碍、治愈视疲劳,减缓近视快速进展,促进调节与相应的集合更协调、更匹配。调节训练规划则为1~2次/周的视觉训练室强化训练、家庭每日常规训练以及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结合双眼视的训练。
调节幅度训练的目的在于达到正常调节幅度、能动用调节,意识到看近时和动用调节的感觉。
镜片阅读:
a.单眼,屈光全矫/ADD,清晰>速度;
b.时间:10~15mins/次,1~2次/周,4~6次复查,(15-年龄/4);
c.镜片选择:±兼用但有侧重,范围:+2.50~(15-年龄/4)/2;
d.间隔0.50D,可调节。
镜片排序:
a.镜片选择:±兼用,间隔0.50D;
b.调节过度从正片开始,调节不足从负片开始;
c.时间:1~2次/周,4~6次复查,8个镜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