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安徽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摘 要:海明威是现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其最出名的写作风格和艺术形式则是“冰山原理”。他解释为一个好的作品应当像“一座冰山”一样,只有1/8浮出水面,而剩下7/8是在水面之下,留下巨大的空间给人想象。写作亦是如此,只需一些特定的线索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剩下的留给读者自己去揣测和想象,取决于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所以,我们看到的他的小说极其简短精炼,中心主题明确,人物形象鲜明,叙述风格有趣客观,不添加自身的各种理解和价值观,语言一般较为简单质朴,词藻不华丽修饰不复杂。意在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将整个故事和人物推到高潮。在海明威的《白象般的群山》里,“冰山理论”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白象般的群山》;“冰山理论”阅读经验;特征
作者简介:封雪婷(1995.10-),女,安徽蚌埠人,汉族,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5级本科生在读。
[中圖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2
一.冰山理论简介
1932年,海明威第1次展现了冰山理论初概念,他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在水面上。“冰山理论”不仅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也是他对自己写作特色的巧妙提炼,更是他平衡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准则。“冰山理论”的基本主张是将作者自身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化最艺术化地融于人物之中使情感充沛却不失理性和鲜明的个性,从而将文学艺术的真实写照性与独特思维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探讨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白象般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了冰山理论,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象征的写实性与写意性统一、独特性与唯一性统一的特质,正是海明威“冰山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海明威对于冰山理论的突破性解读。
二.冰山理论应用
《白象般的群山》是海明威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7年。《白象般的群山》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怀孕姑娘的故事,整部小说是由对话形式构成的。讲述的是男人和姑娘在西班牙北部一个的小火车站等待去巴塞罗那的快车的时候,为了打发那等待的40分钟,即使天气炎热他俩还是在喋喋不休的讨论。整个故事的视角仿佛是一个周边的观察者,用第三视角来描述整个过程。也许是无法完全能听清,又或者是因为天气炎热情侣懒得多说话,所以对话的句子都是简短精炼的,“天气很热”,“再喝一杯吗”,诸如此类。虽然对话中涉及隐私,但是他们简练又有些含糊的语言又无法让人完全捕捉到完整的信息,显然他们也是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烦躁,不安是源于吉格怀孕了,打胎的事让俩人十分的纠结和忐忑,烦躁的是因为打胎这事让男人感到心烦,而打胎会让姑娘承受过多的痛苦。男孩和女孩两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但是目的却是同一个,就是让各自的生活回到起点,他们俩再反复争论着打胎的问题,期间虽有不悦,但是最后两人还是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话题,达成了一致。
该小说篇幅较短,对话简练易懂,但是刻画出的人物形象较为鲜明和独特,以一种镜头下的视角尤其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富有意义的情节发展,情节虽然简单,但人物刻画细腻有韵味。短短几千字的小说,却把海明威那独特且成熟的叙事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包括富有象征意义的地理环境描绘和含蓄而戏剧性的情节描写。有学者认为,虽然故事全篇并没有提及流产手术,但是那种纠结,无奈、失落、迷惑的情绪字里行间无不体现。情节中一度给人予警示,腹中胎儿是否打掉这个问题倘若不能及时解决,不但会毁了女孩的现在,而且还会影响她的未来。小说中的这个主题正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当时社会在工业化的巨大挑战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深的困境下,有必要从环境和精神生态的视角来解读人们生存的状况,当今社会依旧面临着环境的巨大难题,令人警醒。
三.冰山理论解析
故事按照冰山理论一贯的风格没有揭示结局和背景,于是所有的线索引人遐想,最经典的莫过于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解读这篇小说时的解读。他认为,在这个简单的短篇小说中,人们可以从对话引出多个具有不同价值的故事:也许这个男人已婚,女主是他的情人,他强迫自己的情人堕胎,不然无法向深爱自己的妻子解释;也许这个男人还是单身,因为害怕负责和自己即将失去的自由,选择让女主打胎;也许这个男人是为心爱的女人着想,虽然这样做很残忍,但是他不想让一个孩子成为这个花季少女的困难;也许我们还可以更美好一点,这个男人病得很重,弥留之际,担心留下姑娘单独一人和孩子无法承担以后的风险;或者,更狗血一些,这个孩子是属于另一个已离开姑娘的男人的,姑娘想要和美国男人一起生活,后者向她建议堕胎同时准备好在拒绝的情况下自己承担父亲的角色。至于姑娘呢?她可以为了情人同意堕胎;当然也有可能是她自己主动选择打胎,但是随着孩子在自己身体中呆的时间越久,她越舍不得,于是打了退堂鼓。
仔细品读,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让人记忆深刻,心生美意:“铁路对面,在那一边,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她看到了大河。”字里行间,海明威注入了全部的情感但是却又惜墨如金,这里冰山理论得到了极致体现。一边是埃布罗河两岸的粮田与树木,另一边却是河流和山峦。海明威笔下的场景赋予了读者无穷的想象:“粮田和树木”是女孩固有的母性的象征,在她心理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生下这个孩子,可是“河流和山峦”就像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在不断否定她对浪漫与幻想的执着,所以,她只能去堕胎。整个故事里海明威并未直接阑明自已对这件事情的观点和故事的发展方向,只是留有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那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去从自己想象到的结局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