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乡愁往往表现非常鲜明直接,具体而又细腻;而现代社会的文化乡愁更加宽泛和情绪浓烈。文化乡愁既表征了个体与现代社会的张力,也体现了现代人为弥合这一张力的种种努力。绘画艺术的表达直观而富有感染力,使之更靠近人的心灵体验,因而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文化乡愁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现代性;文化乡愁;绘画艺术;怀旧风
作者简介:马佳佳(1992-),女,汉族,浙江苍南人,浙江理工大学2016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
一、乡愁与文化乡愁
乡愁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体验。在语义上,乡愁一般指远离家乡的漂泊者对故土的思恋之情。对于故乡的思恋,自古就有许多名篇佳句。如唐代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偶遇旧人的异乡客急欲了解故乡的景物人事,而又不知从何说起的乡愁情感折射。宋代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通过视野变化,将思乡情感表达得十分浓烈。再如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唐代司空图《漫书五首》等,也都是表达乡愁的诗篇。
乡愁情感的表现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亲朋好友的怀恋之情;另一方面是对于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引发乡愁的客观因素主要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理空间,古时交通不便,常常是“别时容易见时难”,遥远的距离与崎岖的地理环境使乡愁愈发浓烈沉重。第二个方面是时间,乡愁的情感常常是“断肠人”忆往昔的“巴山夜雨”,叹今朝的“山青花欲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思念的绵长。
与乡愁不同,文化乡愁既含有古时的乡愁情绪,亦是对此的一种升华。这里的“乡”不再仅是狭义的故土或具象的家,更涵盖了广义的文化传统,也可理解为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返乡的距离不再那么艰辛遥远,但为什么依旧还有乡愁?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学者王一川曾就乡愁的内涵这样写道:它“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也就是说,由于所在地的巨大区别造就了乡愁情怀。其次,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贾平凹小说《秦腔》通过“疯子”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不在而令人产生了忧思情绪,亦是一种强烈的文化乡愁情怀。
由此可见,文化乡愁是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情感波动,是人们对于过往的思恋与美好期许。文化乡愁的“乡”不再是具象的家,还是更为抽象的、直达灵魂深处的家。如果比较,乡愁表达是非常鲜明直接的伤怀之感,对象总是具体的人情事物;而现代性的文化乡愁是较复杂的情感形式,既含有忧愁还带些许的甜蜜,所“愁”的对象多是抽象的、概括性的,或者说是象征意味的指向。
二、文化乡愁弥漫的现代性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诗性的古典文明日趋边缘化。这是一个黑格尔所说的散文时代。在这种现代性中,现代人都发生了新的不适应及其内心的疑惑。他们亟需一份精神依托,回归灵魂的原生态,拥抱自己的“根”。也正因此,现代社会的文化乡愁愈发真切、普遍。
首先,文化乡愁是现代人在流变的社会中的心理不平衡,尤其是与现代生活的不适应。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之间的不连续性,或者说人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福祉”开始迷茫了。在现代社会中,分裂的、碎片的形式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状态,所有行为都通过理性进行判断和抉择,通过物化原则来权衡。于是,生活本身与人的情感意愿日渐疏远,人变成了物化的人。现代性所导致的文化的断裂和人性的异化,正如高长江教授所说,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生活的平和、安宁、适意,这不单纯是个生活方式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所谓文化问题就是它给人一种“在家感”。现代生活虽然也充满了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不再有温馨的圣诞小屋……没有爬满青藤、开满鲜花的小院……现代人成了一种贫血的怪物:物质生活应有尽有,但精神生活却一贫如洗。面对冷漠的生活和不可知的未来,人总是本能地回望过去,企图通过美好的记忆与之想象,在这种种不平衡的现代社会以获得一份人自身完满的体验。
其次,文化乡愁也是现代人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寻求短暂的“间歇”和自我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启蒙运动以来弥漫的“现代性”是波德莱尔所说的“过渡、短暂、偶然”的现代性。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文化乡愁成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极端理性的压抑束缚中寻求自我内在平衡的情感体验方式;并且包含一种反思与批判的态度。这不难理解,由于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的断裂,现代人面对茫然的未来无所适从,传统再次被赋予了现代人“根”的意义。总之,文化乡愁既表征了这种现代社会的不平衡性,也体现了现代人为弥合这一不平衡的种种努力。
三、文化乡愁的审美性表达
不同于历史回忆,文化乡愁作为个体和群体文化记忆,其的涌起如高长江教授所说,更多的是以文化想象为心理动力,并在想象审美化的基础上构建起关于“曾经”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潜意识在不断地筛选自我认可的记忆,达到与主体审美的想象相一致。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生机的或者说有魅力的心理过程。也正因此,文化乡愁的表达,最合适的媒介便是艺术。“如果说艺术的精神原型是人文主义,……那么,回归人文[精神家园]这条路便是艺术之路。”
以绘画为例,由于它最直观且最鲜明的情绪表达方式,它不同于哲学、伦理学等抽象艰深,更适宜人的情感体验。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怀旧风”,就是人们文化乡愁表达的“修辞学”。我们不妨做一分析。
画家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通过藏族人民生活中的淳朴、憨厚这种神态的刻画和日常诗意化的场景描绘,生动地勾勒出藏族生活与乡土风情。不同于改革初期绘画所呈现的“条理清晰”的风格,它的情感更加饱满,真实而富有感染力。无论是绘画中的人物还是画面所描写的仪式情景,都与画家自身的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差别,正是这样的差异性使画家仿佛从现代生活中抽身出来,重新回到了那个淳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世界。如果说艺术是回忆的场所,是人类集体意识体现的化身,是人类文化记忆的情感化传递,那么,文化乡愁借助绘画语言可以表达的更加深刻与鲜明。
陈逸飞的作品《双桥》系列也表达了同样强烈的文化乡愁情怀。陈逸飞以具象“桥”的形式构造记忆中的画面,把对曾经如梦般的江南记忆融入其间,以满足文化乡愁的渴望。再如吴冠中先生的作品也是如此。正像他对自己的画作《交河故城》那样:“史学家看交河故城,说不尽古国往事;画家看交河故城,历史的波涛已凝固在块面的起伏间,断垣残壁中更刻画着几千年的纵横线纹……”品读画家的审美叙事,我们不难体会到画家的文化乡愁和他的浪漫情怀。
结语:
记忆构成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维度。“怀旧”是人的种类本能。作为一种精神性与审美性的存在物,人们所怀念的过去总是最美好的,如同梦。文化乡愁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记忆表达,它既是个体对过去美好的想象与精神体验,也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通过这种想象与反思,来自情感深处的光芒将当下照亮,使人永远记住“我”的身份与归宿。当代中国绘画艺术“怀旧风”的流行恰恰是艺术家这种心灵躁动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2,(1):8.
[2]高长江.艺术人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9-50.
[3]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4.
[4]高长江.民间信仰:文化记忆的基石[J].世界宗教研究,2017,(4).
[5]高长江.艺术与人文修养[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