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从低阶阅读到高阶阅读

2019-04-16 07:01邹辰睿叶黎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石拱桥拱圈说明文

邹辰睿 叶黎明

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是思维发展和提升。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隐含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发展怎样的思维?第二是思维往哪里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这样解释:“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感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提升。”由此可见,谈思维的发展,主要涉及发展对象问题,谈思维的提升,主要涉及提升层级的问题。要理解提升层级,首先要认识思维的过程与层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认知过程维度和知识维度叠加、套嵌、整合,把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記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应该通过创设复杂的、综合的言语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提升,其中的关键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

说明文是初中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文体,它的逻辑性和说理性较强,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于说明文这种逻辑性和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兴趣不高,这恐怕与说明文教学一直停留在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层级,忽视分析、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的培养有关。笔者在网上检索了数十个《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课例,发现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识别并提取主要信息,是当下说明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大多数教师都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找出概括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语句、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两座石拱桥为例。学生能快速地从文中找到正确答案。除了上述重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几乎成了一项规定性的内容,学生也能毫不费力地从列数字、约数使用中说出所谓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不仅仅是《中国石拱桥》,几乎所有的说明文,其教学内容都被处理成以下三样:1.识别文本的主要信息,概括说明内容;2.识别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3.划分段落层次,了解说明顺序或结构。这三大教学内容,从思维学习的角度看,基本上都停留在理解层次,属于语篇文意的理解。这就使说明文阅读变成“为阅读而阅读”,而不是“从阅读中学习”,知识的学习既未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生活经验产生关联,也未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于是,学生对阅读就丧失了兴趣,阅读也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所以,面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需要教师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以《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将说明文阅读从单纯的获取、整理信息的低阶阅读转变为质疑、探究的高阶阅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认知与推断——叩启高阶思维门扉

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是一个动态发展、渐进提升的过程。课前设问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这种表现在学生心理层面的“悬而未决”,对于学生的探索欲望的激发以及思维的启迪作用明显。语文教师应基于文本,利用标题和图片等,尤其应该围绕学生的“未知点”,在读前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或就文本内容进行猜读式的头脑风暴,或引发认知矛盾与碰撞,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能力。

比如,《中国石拱桥》中,涉及很多桥梁术语,如“拱”“拱肩”“拱圈”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属于“未知点”。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未知点”制造认知冲突,化问题为动力。教学初始,教师可让学生先把课本合上,呈现赵州桥简图(如图1),然后提出看图说话的任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座桥中四个小拱的位置说清楚。

学生可能回答“桥的两边各有两个拱”,也可能回答“桥的两端有两个拱,一个大一个小”“桥上面有四个拱”之类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相机展示图2-4,不断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表达中不够严谨准确的地方。这样一个预热的任务,既可以验证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对学情的预判,还可以巧妙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桥梁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在学生抓耳挠腮,为准确表达绞尽脑汁陷入困境的时候,教师适时让学生翻开书本,看看作者是如何专业地描述桥中拱的位置关系。有了前面的表达体验,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句看似简单的表达,其实非常精准,而精准的表达,离不开专业的知识。

图1

图2

图3

图4

这一片段教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料进行初步解码,然后按照认知结构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推断和演绎,最终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语句意义。在不断的猜想、推断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两肩”和“各”这两个字的精准,明白了“大拱”与“小拱”的相对性,在看图说话的语言实践中提升了分析、推断、比较、评价的思维能力。他们从一开始想当然地回答到之后小心翼翼地斟酌字词,在“认知冲突”中,进行推断和演绎,对语言的理解不断深入,最终意识到说明性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问题的设计与简图的运用,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比较与反思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的简图反思表达的得失,思考改进,在此过程中对说明文中新信息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思维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读懂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判断、推理实现对文本深层意义的理解;仅仅通过说明方法的千篇一律的分析,教学生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也是肤浅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以专业性为前提,没有专业性,就不会有准确的表达。可惜,很少有教师在分析说明文语言的时候强调过这个常识,强调过作者的专业背景。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形式多样的认知情境,为学生铺就必要的暗示、线索、路径,引导学生从表层一望便知的信息概括走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之路。

二、质疑与探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不仅仅是提取关键词,概括关键信息的过程,更是理性的思维发展过程。受自身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停留在低阶阅读阶段,缺少有质量的思维活动的参与。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生疑、自主提问,在师生双向质疑中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向纵深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处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探究,运用多元表征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度整合。其中,说明文阅读中,对概念性知识获得立体感知,形成对知识的恰当表征,是学习发生正迁移和高效解决语文问题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绘画、表演等可视化表征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探究知识的内涵或属性,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还可以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归类、分析,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促进学习内容的可视化和模块化。

还是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学生经历了上述“看图说话”的活动环节,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有了一定的体会,教师可以趁机从“拱圈”这一专业术语入手,做如下设计:

赵州桥的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28道拱圈在哪里?怎么拼?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画28道拱圈,看谁画得对。

“拱圈”这一术语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并未关注到“拱圈”的含义,草草略过。教师从其入手,引发了学生对“拱圈”构造的质疑和探究,究竟什么样的结构才叫“拱圈”?是桥上面有一道“圈”吗?28道拱圈,是纵向的叠加,还是横向的铺排?带着疑问,学生一步步对文本进行探究: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在纸上,再根据图形展开解释说明。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多种感官,一边画一边想,还可能有动作演示,逐渐完成了对一个全新概念的科学认知与深度理解。

其次,教师应善于从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从课文标题、关键字词、矛盾冲突点、认知疑难点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比较。比如,“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这一句是学生认知的疑难点,教师就可以牢牢踩实这个疑难点,教学生读懂,锻炼学生的思维。除上述绘图法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换词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语言表达背后的专业性:

“拼成”可以换成“组成”吗?“合拢”可以换成“连接”吗?

学生此时对“拱圈”的构造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师再提出换词比较,学生就可通过对石拱桥建筑材料——石料的想象与理解,明白“拼成”“合拢”要比“组成”“连接”更符合石料的特性,因此更为准确。

对文本的质疑探究是高阶阅读的重要表现,围绕文本中陌生概念“拱圈”所展开的两个活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表面上看似乎也是指向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把握,但是实质上,它们都是通过对语言特点的把握,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如质疑、探究和创造能力,它的旨归不在语言,而在于思维。

三、联结与迁移——促进知识的深度整合

迁移是指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模仿借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技能。阅读说明文,新的信息的获取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恰恰是学习的起点。因为,仅仅为了获取而获取,而不加以加工利用,就跟捡到一个宝贝而将丢在仓库里没什么区别。所以,联结和迁移就非常必要了。所谓联结,就是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加以关联;所谓迁移,是以联结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出新的意义,或将知识向生活拓展延伸并运用。联结和迁移,也是对语文课程“加强实践性”理念的践行。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言语实践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途径,也是旨归。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终将通过言语实践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且通过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中国石拱桥》,在获取了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理解了说明文准确性与科学性互为表里的关系之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任务: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读懂文字,然后借助手绘图形,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解以下知识:

宝带桥共53孔,从13孔到17孔为拱起部分。孔长249.8米。全长317米,宽4.1米。北端引道23.4米,南端引道43.06米。桥堍成喇叭形,下端宽6.1米。

这是一种小组合作的探究性项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借助从课文中学到的石拱桥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并讲解其他的石拱桥,这是迁移。当然,这其中还有联结,有赵州桥、卢沟桥与宝带桥的联结,还有“拱”与“孔”的知识的联结与冲突。聪明的学生读到上述的文字,势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宝带桥的“孔”是不是和卢沟桥的“拱”一样,“孔长”和“拱长”是不是一样?作者在写赵州桥长度的时候,没有介绍引道。那么,宝带桥的317米的桥长,究竟有没有把引道长度算在内呢?我们不难发现,联结和迁移并不一定解决问题,而更多的表征为问题。或者说,当新知与旧知关联,当学习与经验沟通的时候,所谓新的意义的建构,是从不断迸发出来的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再让他们去诠释上述文字,问题越多,越能说明学习的有效性。学习,需要在联结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与运用。高层次的理解一定离不开联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活动与情境,促使学生把新、旧信息关联在一起。

在《中国石拱桥》中,作者说“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以赵州桥为例,历经千年而依然挺立。在學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以下的任务,将文本与生活联系,将课堂内外进行联结,激发学生就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展开深度的探究:

既然赵州桥的设计如此精妙,为什么现代的一些大型桥梁不采用石拱桥的方式建造呢?课后查找资料回答以上问题。

学生已经对赵州桥的结构有了系统的认知,利用旧信息构成的知识背景促进新知识的推理判断。学习了课文,学生对石拱桥的优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未必了解石拱桥的不足,通过这样的任务,让学生知道任何工程技术可能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这,更接近生活与科学的真相。其次,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运用当中。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不同情境下桥梁设计的优缺点,对桥梁的结构和技艺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适用范围,明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策略,也能明白现代科技的惊人发展。这,其实应该也是科普类说明文阅读教学形而上的追求:越学习,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越学习,越敬畏科学,不断求索。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思维训练层次偏低这样的普遍问题。要改进说明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认识到说明文在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上的特殊价值。说明文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使人“知”,教学,要在学生“不知”的地方用力;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习情境的创设,促进知识的联结与迁移,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实现从低阶阅读到高阶阅读的跨越;最后,说明文阅读不能囿于文本,教学生一望便知的内容,而要通过创意读写“逼迫”“诱惑”学生主动探索,检索文献,积极寻求知识“外援”,打通课堂内外,使学生不满足于知识的接受,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作者通联:邹辰睿,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叶黎明,杭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石拱桥拱圈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兰香沟管桥拱圈施工技术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复合主拱圈加固技术应用计算分析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拱圈及拱上施工技术在渡槽施工中的应用
小跨径石拱桥实用加固方法研究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单跨复合圬工圆弧拱受力特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