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2019-04-16 06:18张艳红高秀荣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康复训练

张艳红,高秀荣,王 辉,张 静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为了进一步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我们特地选取我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0例,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6岁~77岁,平均年龄为(43.4±4.8)岁,对他们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2±4.3)岁,对他们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需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受伤部位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首先为患者讲述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康复护理能够达到的效果,让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1]。然后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让他们循序渐进的活动自己的关节,等到患者逐渐适应训练,且疼痛感不再强烈的时候可以让患者适当增加运动的幅度以及频率。除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之外,护理人员还要让病人进行膝关节的主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患肢情况,查看患者的患肢是否出现肿痛加剧或者愈合欠佳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要立即停止活动并对患者进行检查,防止加重患者的伤情。在患者术后第一周,要让患者维持膝关节功能位,并垫高患肢,方便患者的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状态[2]。交替进行大腿与小腿的屈伸运动,并于第六周后开始练习拄拐与负重行走。在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逐渐为患者增加难度,并在一旁协助指导,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如果患者恢复较好,可以为患者拆线,让患者出院,在患者出院之后,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随访,在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每个月为患者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患肢的恢复情况,并指导环节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技能的恢复。在患者完全康复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骑车、慢跑等,但应该避免较为剧烈的运动,防止再次受伤。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术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与表2。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

3 讨 论

对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端骨痂的形成与钙化,填充患者破损的关节面,能够有效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过程中主动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患肢肿胀的快速消退,使患者的患肢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加速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使患者的肌肉快速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术后肌肉萎缩以及关节粘连僵硬等症状,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早期,关节内外的软组织尚未粘连,这个时候的锻炼难度相对较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快速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术后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说明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快速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康复训练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