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李敏/浙江省档案学会
《龙游县志》封二
《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内文之一
《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内文之二
鱼鳞册现在成为稀有档案和争相收集的藏品。在明清时期,它是国家进行田赋征收主要依据,也是处理民间财产纠纷的最可靠的凭证。
明清时期,鱼鳞册数量极其庞大,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影响,鱼鳞册的损毁也是经常性的事。作为政府来说,重新抄写和丈量编制鱼鳞册,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并且工程浩大。此选择一篇《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历史。
《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原载于1925年出版的民国《龙游县志》第三十五卷。原文如下:
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
徐起严
从来均地之法首正经界,经界不清则田赋易淆,田赋淆而民立受其困。此鱼鳞册之设为前人之良法美意,豪强不得兼并,吏胥不得作奸,皆是物也。龙邑自康熙三年清丈地亩,厘定鳞册,一存司,一贮县。迨康熙十三年,遭耿逆兵焚,县册遂遗失不全。康熙十九年,赖贤宰卢公轸念民瘼,履亩挨丈,造具清单,分给业户,民间授受之产,咸有可据。至康熙三十二年,祝融为患而册尽毁。从前之残缺者,竟荡然无存矣。岁月深久,时移事更。至今日而业户清单亦多伤于水火鼠蠹,零落废弃。每月查勘,辄无证据,衅端日起。雍正九年十一月,奉文清丈地亩,前令阎恐民间告争,请领司贮原册,存署核对。未几,复奉文停丈,册尤未即申缴。予自莅任以后,不敢坐视县册之终废,乃于乾隆三年仲春,召廊吏而命之曰:此为尔邑之扼要,世世所典守也。其籐楮之市,装束之工,箱匮之备,皆捐自予,尔其照式攒造。阅八月,而始告成。图绘井然,磨对细密,邱形四址,号数弓步,瞭如指掌。虽此册之存司者,本缺而不全,然搜罗县册之散布民间者,次第调集,披览之下,一邑之乃疆乃里,俱在目前矣。顾攒造人工饭食,为费浩繁,初无所出,皆由廊吏阖分所管推政图分,按其大小,每粮一百两抄册一千号,共计册四十余万号,每号需费二厘,约共千有余金。虽曰众擎易举,亦殊劳瘁矣。是举也,便于民亦便于官,前人之良法美意庶几复存,后之君予幸留意焉[1]。
《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是乾隆初年龙游县知县徐起严所作。
据康熙《龙游县志》记载:“龙邑田赋,自万历丈量以来岁久,图籍漫漶,且历年开除未清,以致田多粮少者有之,有粮无田者有之。赔累既多,隐占不少。”[2]所以,编写制作鱼鳞图册是县令的头等大事。
徐起严在他的《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中详细介绍了历任县令在编制本县鱼鳞册上的作为:康熙初年,奉令丈量,厘定鳞册;但在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率兵攻打龙游县城,鱼鳞图册遭到兵燹,遗失不全;康熙十九年,知县卢灿进行了康熙以来的第二次补编鱼鳞册,成绩斐然;但在康熙三十二年,遭遇火灾,鱼鳞图册又全部烧毁;雍正九年,知县阎沛年第三次奉令补编鱼鳞册,从省里要回了鱼鳞册原始档案,核对补编,但是没过多久,又奉命停止丈量编册工作。
因此,徐起严补抄鱼鳞册实际已是清代龙游县的第四次鱼鳞册编制工作了。
从《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可以看到,鱼鳞册对于官府和百姓十分重要:对于官府来讲,田赋征缴有据可查,可以防止豪强的土地兼并和吏胥的偷奸耍滑,便于政府的管理工作;对于百姓来讲,则可保证民间正常的土地交易和分家馈赠,解决土地财产纠纷。
从《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清代对于鱼鳞册的管理。清代沿袭了明代对鱼鳞册的管理方式,每套鱼鳞册至少一式三份,一套存放在省里统一保管,一套保存在县府,一套则分给百姓,即由土地所有者自己保管。在重抄中人们发现,作为省里统一保存的鱼鳞册,实际上并不完整。通过重抄,真正完整的,还是保存在县里。但是,县里的保管条件实在太差,保存风险巨大,兵燹火灾是首要祸水。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徐起严组织重抄的鱼鳞册,最终也全部葬送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大火之中。
从《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中,我们也看到了一县鱼鳞册规模之宏大,“共计册四十余万号”,全部留存下来,估计现有的县档案馆还未必放得下。同时,重抄工程也非常浩大,徐起严组织人员,耗费了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耗资一千多两银子(还不包括徐起严个人出钱提供的各种装具和工具),龙游一年所征赋税也就四万五千多两,用于重抄鱼鳞册的开支不可谓不大了。
对于鱼鳞册和档案史的研究而言,《重抄龙邑鱼鳞册存案记》无疑是一篇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