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周榛蓁/温州市档案馆
温州市档案馆珍藏着温州籍摄影家孙毅从上世纪60年代起拍摄的照片、底片以及刻录照片的光盘等资料,数量约达2万余件。孙毅先生的照片记录了温州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反映了温州的地域文化,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
孙毅先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他从1958年开始用相机记录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活,摄影代表作有《十五贯》《选良种育新人》《战犹酣》,作品曾入选1974年全国摄影艺术展、上海第二届国际影展。2018年12月1日,孙毅先生逝世,享年84岁。
舞台照在孙毅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上世纪60年代起,孙毅先生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剧场影院,进行舞台拍摄工作。但当时拍摄的硬件设施和拍摄环境都不理想,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别出心裁、呈现不一样的舞台剧照,着实具有难度。孙毅先生通过研究舞台表演的规律、观察演员的细微动作并配合背景音乐等,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琢磨,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拍摄方法,往往是音乐一变,就能预想到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演员的动作表情,抓拍到极具张力和表现力的舞台照片。
孙毅先生的代表作永嘉昆剧团演出剧目《十五贯》照片摄于1978年5月,这张照片将动态的戏剧动作定格成静态的影像,恰到好处地精准抓拍,给我们呈现了十分精彩的视觉效果。照片中有两位演员,左侧一人双脚离地,高高跃起,面露惊恐之色,姿态似一只受惊之鸟,振翅欲飞;画面右侧一人蹬脚单腿欲在长凳上坐下,同时手部一起一扬,透过照片能感受到演员抑扬顿挫的咿呀声。虽然照片是黑白照,但是我们感受到了鲜活多彩的舞台艺术。
另一代表作大连京剧院表演剧目《逼上梁山》照片摄于1981年,这张照片呈现了三位演员的一个瞬间性动作,整体效果非常突出,可见孙毅先生抓拍得非常精准。照片中三人均腾跃于空中,中间一人在正中展“一字马”,只见他神情自若、自信从容,顺势将左右二人踢出;左右二人呈挣扎状,似在空中极力反抗,但无奈遭受重创,只能“顺势”飞出,最后狼狈落地。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联想人物的前后动作,以及他们翻腾、跳跃甚至落地时的状态,因此这是一张能“讲故事”的照片。
摄影作品《选种》,入选1974年全国摄影艺术展
摄影作品《选良种育新人》,发表于1974年第2期《中国摄影》
二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街道、建筑、店铺或拆除或改造。孙毅先生主动记录城市变化,比如上世纪70—90年代拍摄了解放街、马鞍池、飞霞路、人民路,这些极具年代感的老照片记录了城市的过往,并可以与城市新貌进行对比;上世纪80—90年代拍摄了温州大桥、瓯江大桥、楠溪江大桥、飞机场、码头、中山公园、世纪广场等,这些都是温州的地标性建筑;还拍摄了逐渐消失的工厂如温州蜡纸厂、温州冶金厂、温州啤酒厂、温州熊猫乳品厂等,这些工厂因为旧城改造等原因被逐步拆除,现在只有通过孙毅先生的照片了解当年的工厂建筑、追忆旧城风光。
此外,孙毅先生还花了近30年的时间坚持拍摄温州江心屿,他从同一角度,记录了不同时间江心屿的风光景色。
三
孙毅先生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独创的底片保存方法,我们称之为“饭盒子档案”。他将底片进行分类整理,并存放在铝制饭盒中。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底片很难保管,稍不注意就会发霉,使得之前拍摄的努力付诸东流。孙毅先生发现当时家家户户都用铝制饭盒,价格便宜且密闭性非常好,就想到如果把铝制饭盒拿来放置底片,应该可以解决底片不易保存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与总结,他摸索了一套完整的照片冲洗、底片保存和目录登记的方法,将之称为“土法上马”。他介绍说:“将底片从当年开始,连续三年清洗三次,每年在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前,把底片用清水泡一泡,用手轻轻抚摸,再用干毛巾擦一擦,最后夹挂在室内通风晾干,然后用一个个小纸袋装起来,放在铝制饭盒里,并在每个饭盒中放一包干燥剂。”经过处理的底片存放在铝制饭盒中,至少几十年不会发霉。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管理和查找底片,孙毅先生进行了精心的分类工作。他以饭盒为单位,标注地区、剧种名称、时间顺序等,并登记好目录,这样查找利用起来非常便捷。他还将捐赠给市档案馆的照片整理成册,并在影集册上进行了清晰的标注,标注内容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内容等,这样就为后期的照片查找与利用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
孙毅先生的摄影作品反映了城市变迁、地域文化、自然景观等多个主题,其中有许多内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深挖。近年来,温州市档案馆利用孙毅先生的摄影作品,编辑出版了“老温州”系列丛书、《图述温州——千年古城今昔》(上、中、下),希望将有重大意义、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照片更好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继续做好孙毅先生捐赠的照片、底片数字化工作,并将与更多的温州籍摄影爱好者加强联系,对他们的摄影作品进行征集和开发,为编研作品和举办档案展览积累素材,为传递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明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