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2019-04-16 01:19/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差距导师

■ /

海南大学

一、马太效应的含义

马太效应是指社会中那些本身就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能力差的人过的越来越差,本身就拥有很多的人,得到的越多,而原本就获得很少的人,得到的越来越少的一种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首次提出用这个马太效应一次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学者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属于那些已经出名的学者。”

二、马太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表现

马太效应在高等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马太效应会造成我国各大地区高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尤其是西部高校,它相比东部数量不足、规模过小,并且东西部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在数量上,仅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北京共有高校73所,辽宁70所,江苏94所;而西部的贵州高校有34所,西藏仅有4所高校,青海12所,宁夏12所,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间的差距明显;在质量上,西部地区所拥有的985、211高校数量和研究生学位点的数量也远远小于东部地区。2017年我国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充分显示了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在“双一流”大学A类名单中,北京地区8所大学,上海4所,而陕西、兰州等地分别仅有2所和1所。我国教育水平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高等教育的水平也较高。而位于中西部的省份,地理资源较差,经济发展相较于东部地区较为落后,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因而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比较落后。因此,“马太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就体现在各个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它的影响下,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实力将越来越强,而经济水平本身就较差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则越来越难以提升。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基础较好,教育发展水平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重点建设,使这些地区教育资源越来越多,造成东西部教育水平越来越倾向两极分化。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有:首先,这些地区拥有很多国家重点高校,国家拨款的教育经费特别多;其次,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东部临海,经济条件优越,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也会相应加大。而本身地方财政经济效益就不好的偏远地区,得到的政府扶持就更少了,当地高等教育更加难以发展,教育的不公平性就体现出来了。

图1

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属和央属普通高校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情况。图表显示了央属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生均拨款金额差距很大,并从2006年以后呈现出差距逐渐上升的趋势,到2016年,央属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生均拨款金额绝对值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生均拨款可以体现出国家的重视程度,我国生均拨款在不同层属院校中的差距特别明显,同时我国各个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不同,地方政府间财政状况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成为“马太效应”在我国高等教育配置方面的典型体现。

(三) 高校间发展情况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先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对国内少数高校大力扶植建设,而对其他高校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结果是使少数高校得到迅速发展,而其他本身实力就较差,地理位置也不好的高校发展的更慢了,各大高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则愈发扩大。研究生报考情况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排名较前的知名高校报名者众多以至于学校自划线择优录取研究生,而有些高校第一志愿却报不满以至于调剂录取。

(四)各大高校教师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马太效应最突出表现就是名师效应,在高等教育中,一些已经很有名望的老师的学术文章,编辑在进行文章审核的时候往往会偏向这些已经享有社会荣誉和学术头衔的名师们,所以他们能够较为轻松的就发表其研究成果,从而使其社会知名度更高。而那些还尚未出名的学者,即使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名师更突出,有时也难以被采用。名师效应使已经有名的人更加有名,而没有名气之前没有成果的人更难出名,名师更容易受到优待。体现了高校教师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五)各大高校学生间发展不均衡

当某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例如获得了奥赛一等奖,随之而来他可能获得三好学生、积极分子,各种评奖推优等等或明或暗的奖励,而下一次另一学科的竞赛中,学校也会推荐他参加,而他在积累了这些资历以后,又可以为下一次的成功打下基础。由此可见马太效应使本身就很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而使资历欠缺的孩子很难得到锻炼,越来越差。

三、应对马太效应消极影响的对策

马太效应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很多消极的影响,例如区域资源的不平衡性、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等等。马太效应产生的这些不良影响是社会内部机制竞争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剔除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一)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需要我们不断缩小地区差距,不断加强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建设中。同时加大国家对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地区的教育投资,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二)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国家和学校的义务,也是当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应承担的义务。首先,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位公民都公平的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公民的起点公平。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却培养了很多只会死读书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孩子。因此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机制中分享和传承的核心特征

高等教育的发展最根本在于分享和传承,同样的,要想实现科学的创新,实现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与他人在沟通、分享中才能实现不断延续和发展。知识的传承需要人们无私的共享智慧。这在高等教育学界中,就体现在导师对学生无私的帮助,谆谆的教诲,带领学生开展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活动等,都是实现知识分享和传承的有效途径。

(四)教育者和导师的积极影响应对马太效应的过度累积

高等教育研究中杰出导师的高尚行为使学术新秀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学术界的认知乃至认同。以诺贝尔获奖者为例,这些获奖者通常很早就与一流科学家,比如他们的导师联名发表论文。在20-30岁年龄段,诺贝尔获奖者在联合发表的论文中署名7.9次,而其他学者在此阶段论文联合署名的次数仅为2.9次。同时,一些具有良好道德情操的导师们往往会将自己带领的年轻学者的名字放置于作者名单的前列,以帮助这些优秀的青年学者提高其在学术研究领域上的声望。教育者和导师的优良作风,可以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学避免马太效应消极影响的有利武器。

总之,我们不难看出马太效应广泛存在于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很多方面,它的存在会产生高等教育及研究中不均衡现象不断扩大的风险,对高等教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诚然,马太效应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然而,如果对高等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加以控制任其继续发展,那势必影响我国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本文认为,马太效应可通过自身的局限性及高等教育分享和传承的属性实现有效抑制。

注释

①默顿.罗伯特·k·托马斯定理和马太效应研究[J].社会力量.199574(2):379~422.

②周金城,戴文静,刘大尚.我国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8(07):104~108.

③周克曼·哈里特.社会象征及其模糊性的研究[J].美国社会学杂志,1968(3):276~291.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差距导师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导师的猫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