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阳?钱利安
摘要:依法治校方针的实施给高职院校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并使得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的条件更加成熟。然而,要实现学生法制化管理还需要面对高职法制化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学生适应期较长和校外不稳定因素的冲击等众多挑战。为此需完善学生管理法制化体系、以教促管,并及时排查和应对校外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职;学生管理;法制;法治
近年来,高职院校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条件都有了较以往而言更大的优势,高职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高职学生管理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由此需要运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管理,而依法治校方针的实施,使得高职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条件日趋成熟,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可能。
一、依法治校方针下高职学生管理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依法治校方针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表现,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现实要求。高职学生的法制化管理则是社会治理法治化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学生管理规范化和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优化和办学规模的壮大使得高职学生的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态势,而基于依法治校方针之下的学生法制化管理无疑成为稳定、科学和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
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也是高校办事流程科学规范化的需要;依法治校的本质是依法管理,而依法管理的目标则是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尽可能公平的服务于每位学生,让“阳光服务”达到最大程度的普惠效应。公平是实现平衡的基础,而法律则是维护公平的奠基石。法制化管理是稳定的治理模式,是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也是规范科学和严谨的代名词。
高职学生的法制化管理还是构建高校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的现实保障。高职校园的稳定工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显露出愈加严峻的态势,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则成为维护校园稳定不可回避的议题,传统的行为约束型管理已经随着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渐趋淘汰,对行为和思想予以双重规制的法制化管理会随着依法治校方针的实施渐趋常态。可以说,对高职学生实施法制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制化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依法治国方略有序贯彻的当下,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面临着众多机遇,但由于管理模式较传统管理方式不同,同时受制于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对学生法制化管理还比较滞后,[2]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挑战:
其一,高职法制化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还需要继续探索,社会法治化进程需要时间和投入;依法治校方针在高校的贯彻同样是一个需要渐进完善的过程;与之相对应,高职学生的法制化管理模式乃至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因而,建立和完善高职法制化管理体系不能一蹴而就。同时,高职法制化管理与高职院校机构的设置也存在必要联系,管理法制化要以机构规范化设立为前提,而机构的规范和科学化同样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其二,高职学生面临着较长的管理适应期;正如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样,高职学生接受法制化管理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由于法治观念需要缓慢形成这一现实因素决定的。法治观念的形成需要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法律实践的锻炼,不能一蹴而就,而法律知识也需要反复的学习、记忆和强化巩固。受限于学校目前的法治教育尚未形成体系这一现实的约束,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还存在众多的不完善之处,而学生在此条件下接受的法治教育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知识碎片,很难树立清晰完整的法治理念,更不能企求能对法制化管理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并接受。
其三,校外不稳定因素给学生法制化管理带来现实挑战。高職学生的培养更加倾向于应用能力,因而更加具有实践性。这易使得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更广更宽,而这无形中增加了校外潜在不稳定因素对高职学生的不良乃至非法侵害,例如,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为例,网络诈骗已经成为该区学生财物损失的主要诱因,并呈现蔓延和加重态势。这些校外不稳定因素的侵袭会对原本就较为脆弱的法制化管理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法制化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学生法制化管理的可能路径探讨
通过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促成。因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完善高职学生法制化管理体系;法制化管理体系需要以学校为统筹,以学生工作部处与二级学院共同引导,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配合;即要做到实际管理与规章制定相结合,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融合(融管理于服务),校内教学区与校外生活区法制化管理相配合,构建较为全方位、全覆盖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其次,通过教学与管理相融合,以教促管;正如前所述,高职学生面临着较长的管理适应期,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律理念的培养,帮助其形成对法律的初步认识,为接受管理打下基础,以教促管;进而通过加强法制化管理让学生强化其法治理念,以管促教。
最后,及时排查和应对校外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挑战。校内法制化管理的正常实施离不开相对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塑造,因而,需要构建安定和谐的校内管理服务环境,由此必然需要防范校园外部不稳定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威胁。因而需要及时做好对校外风险的预防、排查和应对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虹:对我国依法治校建设之思考[J].教育评论,2018 (12):66.
[2]高见: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9.
[3]刘洪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8年校级育人专项课题“依法治校视角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模式的体系化研究”的部分成果,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倾注了很多心血,在此一并感谢。
作者简介:
刘兆阳(1992-),男,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职学生管理;
钱利安(1970-),男,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