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颖
摘要:目前教育事业往往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事情,教育通常被视为寒门弟子改变现状的垫脚石,而越富有的人则越重视后代的教育修养问题,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自然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不同于小学教育的死记硬背,浅尝辄止。初中英语则更重视语法的输入,语法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掌握语法知识后听说读写就会显得更加容易,因此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探索创新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法。
关键词:英语语法;实践;认识
1.英语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英语作为一门必修性学科,很多学生从小边学习英语,但英语也往往是令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它令众多学生对英语课抱着逃避的态度,更有甚者将英语课称之为“世界末日”,这种想法虽然可笑,但却真实反映了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但大多数学生由于不能真正理解学习英语的好处,只仅仅将它视作高考中获取高分的工具,在疯狂的题海战术之中磨灭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英语语法的教学通常是枯燥无味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之中也仅仅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根本无法摸索出自己学习的逻辑性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不断下降,從而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在不断背诵却毫无进步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也会消失不见。
1.2语法课堂氛围枯燥
英语的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英语语法的学习更是如此,而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通常是在老师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单词之后,再慢慢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而由于初中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呈现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状态,英语语法的输入往往都是浅尝辄止,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先讲解语法的意思,再选一些例句,从而就算完成了一个语法的讲解,而学生此时则处于被动的状态,整节课都在奋力跟进老师的讲课进度,这种学习方法的背后则是上课时老师讲的都听懂了但课下自己做作业时却无从下笔。而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不但不帮助学生找寻解决方案,还一味的责备学生,学习课堂氛围的枯燥无味再加上老师时常的责备会导致学生的恐惧心理,因此,语法教学通常会停滞不前。
1.3英语语法较为抽象导致学生难以接受
英语语法不同于化学,生物等学科,没有较为形象的模型辅助学生的理解,由于英语语法更为抽象,学生往往是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例句来理解,再加上中国教育背景下学生思维被束缚,英语语法的学习就变得比较困难,学生由起初的一点疑问到后面难题积累的越来越多,进而就会在跟随老师讲课进度上出现困难,难以接受老师所讲知识,从而使得语法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而语法教学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则是,学生不能深入了解语法所代表的真正内涵,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却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而忽略了英语语法的抽象性令众多学生苦恼且难以接受,再加上目前教育所推崇的题海战术,抽象的语法题更是令众多学生苦不堪言,这正是违背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语法教学成绩难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2.改善语法教学的措施
2.1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法知识具有理论性和专业性,若想学好英语语法,则需要一定的耐心,甚至得舍弃一些东西,例如娱乐时间。而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枯燥的语法学习不感兴趣是很正常的表现,此时的他们正对外界充满着好奇,贪玩心理也会更加强烈,面对乏味的,类似于机械性重复的语法教学,难免会出现学生接受度低的现象,而此时老师所要做的则是尽自己努力改善课堂氛围,加入一些创新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法学习环境,比如看一些国外经典影片,一些音频资料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指出他们的错误,这样做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造新颖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2.2小组交流加强学生的语法理解
孔子曾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擅长以及不擅长的东西,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小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更有效地提高了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另外,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此时老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交流学习则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表自己的言论及看法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对语法的理解,老师可以将不同任务分发给不同小组,在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会开阔思维去完成任务,从而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素养。英语语法的学习具有日积月累性,毫无疑问语法具有枯燥性的特点令很多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学生对于英语语法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小组交流使得学生在和同学的交流之中打开新的学习思路并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而学生讨论之后老师的讲解更具有意义,老师可以加强语法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掌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2.3将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源于生活,其实英语与语文学科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语言类学科,但是为何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却远远少于英语呢?关键就在于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因此在不知不觉间就起到了加强的作用,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除在课堂教学以及考试中用到之外,基本就没有其锻炼机会,语法知识也无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老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走到现实生活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所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之中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力与感悟力,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使得学生在遇到外国友人时有足够的勇气去交流,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大多数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自然有其学习的意义所在,毫无疑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积极性不够高涨,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等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的注重知识的理论性输入,更需要了解学生的情绪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要注重改善目前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理论教学与生活技能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艳茜.携有声有色的情境,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更精彩[J].新课程(中学),2017(04).
[2]张娟.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及对策探微[J].校园英语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