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兴锋
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及认证考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判断活动,包括评价活动组织本身、评价考核对象、评价考核指标与标准等一系列的多级的评价指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做好质量评价及考核认证,学校及企业两个主要参与对象就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密切合作,资源共享,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评价过程中才能充分考虑多方的因素,才能构建出一个较为完美的质量评价及考核认证体系。
一、校企共建双元评价组织体系
1.构建双元评价组织体系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双元质量评价及考核体系要求共同评价者既要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熟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技术标准。但是很多时候企业人员没有教育经验,学校教师没有企业实战基础,导致任何一方单独评价都有失偏颇。故要相对完整且公平地进行评价,评价者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学校评价组要由负责校企合作的副校长牵头,包括教务处、培训就业处、骨干专业教师在内的成员组成。企业评价组要由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牵头,包括企业导师、具有培训或者教育经历的企业讲师组成。如有可能,评价组可由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协会、政府主导的相关职能部门如经信局、商务局科员共同组成。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导,以政府和行业为辅助推动作用,共同构成双元多级评价组织体系。
2.组建双元结构评价师资队伍
从学校层面看,要全面地对校企合作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必须要结合多方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在组建评价师资队伍时,必须要以学校为轴心,由学校作为组织者去融合多级的评价差异,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评价偏差。学校需要成立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校内评价小组,由企业专家导师、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校外评价小组。将教务处、学生处、培训就业处及教务督导等各职能部门组成评价委员会,组织和管理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考核工作。再根据校内不同的专业群,下设不同专业层面的评价小组,在评价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
我校目前在电子商务专业、汽修专业、机械加工专业、会计专业与企业开展冠名专班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组织企业讲师或专家参与形成评价委员会,并且兼聘行业协会专家共同参与。在重大项目上,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如商务局、经信局电子商务科为指引,开展校企合作专班双元多级评价组织。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东莞市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上,结合东莞市电子商务协会、东莞市电子商务联合会,以商务局为引领,由学校培训就业处和教务处牵头组织,聘用校企合作企业项目负责人及企业资深讲师作为项目导师,共同组成校企合作专班双元多级评价组织体系。在该评价组织体系下,依托我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学校与东莞市聚爱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顺利开展了“聚爱美专班”的“聚爱美O2O梦工厂”项目;与东莞市中大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合作,顺利开展了“中大科技专班”的“中大电商创业联盟”项目;与东莞市华飞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了“中国电信专班”,顺利开展了“翼起O2O电信商盟”项目;与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龙昌数码专班”,顺利开展了“龙昌数码创客空间”项目等等。
二、校企共同确立评价考核对象
一个对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认证考核体系完整的考核对象包括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的一整套内容,具体包括专业体系建设、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师资队伍等内容。
1.专业体系建设
校企合作要达到人才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对接,就必须要在合作之初就要确立完成专业体系建设规划。在校企合作开始之后,学校的专业体系建设需要以企业用人的实际能力需求与学生能力素质为基础,而且必须要有企业的资深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体系建设,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专业体系建设改进后的成效并不是马上就能看见的,需要3~5年的时间积累,所以校企合作的时限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完全看到明显的效果,学校必须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专业体系的具体成效需要根据学校教务处对不同专业的三年/五年规划,和校企合作后专业体系的具体指标进行比对,如果有明显的上升则说明成效显著,如专业影响力、专业教师师资结构优化、专业课程与企业用人能力需求的对接程度、实训室场地使用率及实用率提升等。
2.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建设虽有部分内容是校企共建,但是大部分实训室建设还是在校企合作之前就已建设完毕,或者校企合作之后只需要部分场地设备和师资需要进行调整的,所以考核对象中对实训室建设方面的内容就较少涉及。若是校企共建實训室,那实训室的具体使用是根据校企合作项目的需求来制定的,实际使用效果评价也是根据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具体应用,由校企双方来共同完成。若校企合作之前实训室建设就已完成,那实训室建设的评价将以实训室的场地使用提升率、实训室对学生技能提升的实用率等为主要评价指标。
3.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是校企合作的一个传送带,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岗位能力对接。所以课程设置及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校企双元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对接是评价校企合作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包括课程与企业能力需求的吻合度、企业的评价、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企业导师的反馈、科任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与个人成长辅助效果的反馈等。
4.校企合作项目
校企合作项目是校企合作共建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岗位需求能力对接的承载形式,学校针对不同的专业群、不同的企业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但校企合作项目本身就是校企共建质量评价和认证考核体系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项目开展的顺畅度及校内开展效果、合作企业本身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企业导师对项目的反馈、学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就业单位对学生岗位能力的间接反馈等都是校企合作项目的具体指标。
5.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共建评价和考核体系的重中之重,师资水平也是素养和技能输送的保障,所以校企共建评价和考核体系必须要纳入师资队伍建设为考核对象。不仅仅包括学校教务处对师资评价的常规考核部分,而且要包括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对校企合作项目的作用、师资队伍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技能成长。评价也不仅仅是评价学校骨干专业教师,还要涉及基础专业课教师队伍、企业项目导师队伍、企业特聘讲师队伍等。
目前,我校在机械加工专业进行的校企合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和深圳市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精雕集团东莞分公部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东方亮彩专班和北京精雕专班,在实训设备购置、实训师资的培训、实训课程的建设方面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校听取了企业的建议,企业也遵循教育规律。校企双方将校企合作共建的效果又反馈并指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真正将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对接。最后由校企双方共同评价合作项目,达到多赢——学校、企业、教师、学生。
三、共建双元多级质量评价考核指标
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认认证考核指标是一个细致的工程,部分内容可以通过“量”来直接评价,但是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无法通过数量或者数据形式来判断,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无法用数据进行评价的部分,要通过价值判断对评价指标给出“质”的评价,定出不同考核指标的级别和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占比。另外,因为校企合作是一个常态化的工程,所涉及的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整一个大块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家提出的职业素养评价层面上已经较为齐全,所以本文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狭窄的校、企、生三方,仅仅针对校企合作项目对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提高所制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如表1)。
四、与企业、社会共同构成多级评价考核体系
1.学校评价
学校在双元多级质量评价及认证考核体系中是主导者,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组织、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更多的是學校层面在搜集,而企业方主要是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整个过程,在评价体系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在做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及认证考核体系时,所搜集的校企合作项目常规管理数据得分、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对项目对导师的评价、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兼职及定岗工作等,都是学校评价整个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数据。所以学校的评价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立场本身的公平性,考虑企业方的效益性,考虑教师技能和个人的成长性,考虑学生方未来职业发展的长远性。
2.合作企业/用人单位评价
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出来最主要的是人才,所以质量评价体系和认证考核体系中最主要的也是人才。而人才的好与不好要合作企业、用人单位说了算。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技能的成长与否评价指标除了常规的学校教学质量如作业提交率、任务完成率之外,更需要融入企业项目负责人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对项目过程的参与度与熟练度、学生完成合作项目的效率等。在学生毕业后,学生直接应聘到合作企业的上岗率、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技能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评价、非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整体的评价,甚至包括企业给学生开出的薪资水平、学生的对口就业率都是企业用人单位对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肯定,所以这些都是整个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和认证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参数。
3.社会评价
从社会层面来看,对于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来说,政府对学校为区域经济做出的贡献、群众对学校品牌的认可度、家长对某一个专业的认可度等都可以算是社会对校企合作效果的正面认可。不同专业下不同类型的企业主动上门找到学校寻求校企合作的意愿也代表着社会对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的认可。兄弟学校前来参观校企合作项目的成效,交流校企合作模式也是对校企合作质量的一种正面评价。所以,社会层面对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可以是大面积的学校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可以是一定范围内地方政府、群众及用人单位对学校、对学校校企合作、对学生的认可。
五、结语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成长的必经之路,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认证考核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组织、管理、数据收集、分析、反馈等各个过程都必须要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尤其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双方,在校企合作上更要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认证考核体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本文所涉及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和认证考核体系仅仅是从狭义的角度考虑,站在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而且各个指标的权重也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发展进程而有所不同。如若将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及在校成长过程、职业素养的提升、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各项指标考虑进来,并将细化的指标与权重整体纳入这个质量评价及认证考核体系的话,将会是一个国家级的系统性工程。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