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炜
一条狗被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被施以无法承受的电击,它无论怎样在笼子里狂奔撞击都逃避不了痛苦,只能惊恐地哀嚎。在多次被电击后,只要听到蜂音器的响声,它就倒地呻吟颤抖;到最后,电击前,即便笼门是打开的,狗也不知道逃离,只会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因为无数次的经历让它得到一个结论,这般痛苦,根本无法逃脱,只能承受。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做的一个实验,他由此总结出了一个“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后来他以人做实验,发现人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或者环境时就会产生无助和绝望,即便拥有自主权,也会有无力摆脱的心理状态和任人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的人,当他出现无助、抑郁的状态时,通常会导致自我评价降低,自卑多疑,成就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对自己毫无信心,往往自暴自弃。他们会有很多消极情绪的表现,比如烦躁、冷淡、绝望、颓丧、害怕、退缩、被动、抑郁、心灰意冷等。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母亲非常强势,小时候总是要求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否则就会受到各种指责。而女孩为了做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十分努力地听话,希望能讨妈妈欢心,能被妈妈夸赞,但无论怎样努力,她在妈妈嘴里仍是一无是处。后来,女孩长大离家独住,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完全可以自主决定各种事情。但一如从前,她甚至连买一件衣服都要询问妈妈的意见,只有妈妈说好她才会放心购买。在获得某种安全感的同时,其实她的内心是非常痛苦和焦虑的,她多么想摆脱母亲的影响和控制,却感到举步维艰。归结原因,就是女孩成年前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习得的无助感,这令她始终充满了对失败的恐惧,不相信自己已有能力走出“家门”,去做自己。
有这样一位企业中层主管。在所有同事眼中,他业务精通,工作高效,自信健谈,极具个人魅力。但匪夷所思的是,只要这位主管一回到家,就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在蛮横的妻子面前,他常常表现得窝囊、无能、唯唯诺诺。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平等与尊重的家庭环境时,主管已自然而然地习得了无助感。即便他仍然可以在另一个重新塑造他的环境(公司)里自信、果敢、智慧,但只要回到家庭中,那种熟悉的无助感又会重新席卷而来,让他再次陷入无助的绝望之中。因为他太习惯这种AB双面的切换了,以致自己都无法察觉,更遑论摆脱。
显然,我们不能让自己长期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否则终究会彻底崩溃,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症状严重,延续时间较长,建议赶紧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帮助。除此之外,自己也可以有一些方法来摆脱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1.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觉察。好比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如果他们自己可以觉察到内心的习得性无助,清楚那份经常萦绕于心的无助感、无力感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这已经为自己重获新生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事实上,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这是可以做到的。
2.正确归因。习得性无助的人习惯于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他们常常会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比如智力、天灾人祸。很显然,这样的归因就会导致无助感的产生。而如果归因于可控因素,比如自己的能力、勇气等,人就有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了。
3.看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这些是你可以改变环境和现状的力量。给自己积极暗示,告诉自己,即使以前你做不到,但现在你已经具备能力去面对这些失败和改变你所处的环境了。尝试去打开樊篱,开始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但多试几次,你会发现,你正在逐渐控制局面,你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自信。别放弃尝试和坚持,哪怕你依然是颤抖着的。
4.支援系统的支持。当一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习得性无助时,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给孩子们一些具体帮助,以便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重新拥有成就感和对学习的兴趣。
5.小步走,渐进式改变。当你准备好了,鼓足勇气想摆脱习得性无助时,策略上不妨循序渐进,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例如,开始时你可以对家人的强势和控制委婉地表达你的反抗,即使你仍不得不顺从,但有了一次表达的勇气,就会带来第二次、第三次,而且会越来越坚定。这个“小步走”原则非常重要,不至于让你因为面临无法承受的恐惧而退缩,前功尽弃。既然无助感是习得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试图打破桎梏,鼓起勇气,习得信心和力量,走出无助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