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虹,吴协保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森林城市文化建设是我国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八项主要任务之一。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作为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与宣传途径,它使人们能够了解森林城市中的生态文化属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反映森林城市的历史风貌和独特景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形象,增强森林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使森林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以友好热情、服务周到、简单高效的方式向人们展示。2017年3月,为深入推进森林城市文化建设,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在全国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并在广东省佛山市、湖南省张家界市试点建设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以期通过试点扎实推进生态标识在森林城市中的应用与推广,能进一步提升国家森林城市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知,丰富完善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内容,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为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树立典范[1]。
佛山市作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成功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加大生态标识建设,开展了有益探索,注重运用各种绿化技术和绿化手法,无论是在推进旧城改造、古村落活化、水环境整治等岭南文化重塑建设工程,还是在森林生态、湿地公园、城乡绿化景观建设等方面,均充分体现了佛山绿化“功夫”,彰显出了佛山作为岭南生态绿城的独特魅力与独有的森林文化[2]。而在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中探索创新,融合自身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生态特征,确定了佛山市“创森”生态形象标识;通过媒体、户外公益广告、网络、公众参与专题活动和资料宣传等五种传统方式,对森林城市创建做了大量宣传推介,并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建设了一批生态科普基地,布置了一些生态科普宣教牌,但在生态标识的设计、布局、宣教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且缺乏一套规范化、形象统一、具有佛山森林城市特色的生态标识系统。
在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牌设计与设置中,市内各公园、景区的标识自成体系,独立性较强,没有统一考虑到国家森林城市内涵及地域化特征,没能体现出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独特的文化特色,且存在设计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标识、文字过大或过小,安置的位置太高或太低,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方面,无形中降低了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品位。
自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佛山市新建城市公园(绿地) 176 处、森林公园 12 个、区(县)级湿地公园17个,“绿城飞花”主题景观亮点工程62项,建设乡村森林家园313个,完成乡村绿化美化提质改造211处,实现了制造业强市的“绿色升级”和生态文明发展之路[4]。但在生态标识设置与森林城市生态建设上没有同步,政府部门没有要求生态标识与生态项目建设进行同步规划、捆绑建设,在新建的公园、绿地很少能看到生态文化科普宣教标识牌,这也成为很多森林城市的通病;且现有的生态标识多数集中分布于各类公园、景区,多作为旅游公共设施呈现,而在城市的主干道、绿地、绿道广场、社区、村庄等公共区域内则分布较少。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宣教内容较为单一,不完善,形式与内容缺乏创新,以宣传森林城市创建的口号、植物资源科普宣教为主,在宣传推荐本区域森林城市个性特色与建设成果,以及森林的生态功能、效益和导向与管理信息等内容上存在不足。同时根据佛山市现有宣教设施及宣传方案来看,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期间,而对于创建成功后,没有明确和固定的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创森过后,除已有的大型科普宣教场馆、生态科普基地外,难以寻觅到以宣传推介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标识牌,不利于佛山森林城市建设活动的持续推进。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传播生态理念、促进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为主题,依托现有生态文化载体,通过丰富生态标识体系建设内容和展现手段,使森林城市的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内涵,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向人们进行充分展示,实现在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的引导下享受完整满意的生态体验,提升森林城市的形象、品牌效应和社会认知,以增强森林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既要彰显生态和森林城市的共性,体现统一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宣传形象,满足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需求,促进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又要立足各地森林城市建设的实际,融合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特点,打造独具个性的生态文化符号。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既要从宏观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规范建设标准,树立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的整体形象;又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生态空间的具体特征,在形式、材质、内容、风格等选择和设计上因地制宜,促进标识生态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统一。且应明确生态标识系统应与生态建设项目整体规划,整体同步推进建设实施。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在宣教内容上,应结合区域已有森林城市特色与建设成果内容,整合区域生态文化资源,归纳总结分析好市域内生态文化资源类型,划分好各类子系统,形成全面、多样、充实的宣教内容。在布局上,应整合市域生态空间,分析生态绿地实体与城市、社区、村镇之间、与市民、游客之间的区位关系和生态联系,合理、科学的布局于城市不同生态空间内,实现有机串联;在形式表现上,既要依托现有的科教场所等宣教设施,发挥现有媒体、户外广告牌等传统宣传设施的作用,还要开拓创新,除图文并茂,合理搭配外,应结合数字技术、云技术的发展,突破传统单一的实体标识形式,促进新兴数字标识的应用推广。
生态标识建设既要遵循美学、设计学原则,外形美观大气,文图清晰直观,色彩鲜明夺目,内容风格感染力、说明力强;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森林惠民的原则,以市民的生态需求为出发点,在标识的内容表达与形式表现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打造普惠的民生工程。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作为城市设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是森林城市景观风貌中的突出亮点,亦是一个地区生态理念、生态文化、生态资源、生态建设等总结、升华和展示的重要平台,结合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现状,提出一是构建森林城市标识形象系统,以期能为提升佛山森林城市形象、增强生态文化传播效果;二是构建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统,彰显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促进佛山森林城市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三是构建森林城市生态导向标识系统,为决策者统筹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为市民快捷、共享生态建设成果提供高效指引[4]。通过三者间的相互依存与支撑,从而完整地构建起佛山市布局合理、建设内容多样、宣传手段多样的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化标识体系(图1)。
图1 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框架图
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与生态标识牌形象设计作为森林城市对外展示与宣传的主要载体,也是塑造森林城市生态形象的重要元素。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由国家林业局统一设计与推广,今后对已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应通过平面、立体、电子媒体等多种载体以及印刷、雕刻等多种工艺广泛应用国家森林城市形象标识提升对外形象;对于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牌形象设计应统一标准化的公共信息图文符号、文字、颜色。图形符号要简洁清晰、大众化;语言文字要统一规范、做到形式规整,易于识别;色彩可参考道路交通标示的统一用色,规范设计用色[5]。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生态文化特色,设计整体统一,具有地域性、专属性和创意性的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牌,共同构建森林城市标识形象系统,以展示与提升森林城市形象,增强生态文化传播效果。
佛山作为广府及岭南文化中心,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城市,其城市特色也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5]。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牌形象设计在把握共性,统一标准化的公共信息图文符号、文字、颜色,紧扣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主题,体现森林与城市和谐相融的整体风貌外,应突出佛山城市个性,以传承和绽放岭南文化,依托岭南人家特有的“山水”和“乡愁”,将水乡文化、岭南园林文化、陶文化、剪纸文化等岭南文化元素有机统一融入到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牌设计中。遵循艺术化和美观化,在材料、造型、大小上应遵循人机人体工程学原理,根据周边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设计,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避免单纯、千篇一律的标牌样式给大众带来单调和乏味。
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生态标识在森林城市各个层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应根据城市不同区域、通过不同载体的传播媒介,进行合理布局,构建一套系统的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统,促进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标识的应用效率。佛山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统以整体规划为原则,明确生态标识系统不再是生态工程建设后的二次设计,而是应纳入生态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中,做到生态项目建设与生态标识系统建设同步完成。其二,整合资源,按着即时性与永久性结合、普及性与特色性结合的思路,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通过媒体、户外公益广告、网络、专题活动、资料等传统媒介与活动宣传,采取即时性、阶段性的形式,确定每年在国际森林日或植树节、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为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宣传日,开展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宣教。其三,因地制宜,采取“文化+公园”建设模式,以现有公园为载体,依托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培育、兴办各类型独具特色的精品生态场馆与科普宣教基地,形成颇具规模、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群体,构建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其四,惠民实用,以市民的生态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永久性标识牌布置,合理、科学的布局于公园、绿地、道路、河流、社区、乡村等不同区域,有效地满足各种需求的使用者;且在永久性标识牌的内容表达与形式表现上应开拓创新,内容上除区划普及性的森林文化、湿地文化、民俗文化、动植物科普、政策宣传、管理等宣教子系统外,应结合本区域森林城市特色与建设成果内容,强化科普宣教内容。如佛山可结合“森林扩增”“湿地汇锦”“乡村叠翠”“绿城飞花”和“森动传城” 五大创森主题行动,区划5个具有佛山特色的宣教子系统全面宣传展示佛山在森林进老城、湿地保护与恢复、乡村美化、城市生态亮化、通道绿化等本区域森林城市个性与建设成果;在形式表现上,除图文并茂,合理搭配外,应结合数字技术、云技术的发展,让标识更加智能化,信息容量无限大,内容更为准确细致,如通过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建设永久性的专题APP软件、宣传网站、二维码标识、虚拟三维标识等数字生态标识,改变过去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实现人与标识之间的交互式信息流通。
森林城市建设以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建设为原则,涉及范围广,为直观的反应市域生态空间总体布局以及市域生态绿地实体之间、生态绿地实体与城市、社区、村镇之间、与市民、游客之间的区位关系和生态联系,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生态导向标识系统,从而高效的在人们内心形成连贯的城市生态空间意象,使城市生态空间能够快速的被人们认知,为决策者统筹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为市民快捷、共享生态建设成果提供高效指引。佛山生态导向标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说明-地图类生态导向标识、指向类生态导向标识2个小类。说明-地图类生态导向标识以城市平面分布图为基底,以生态空间介绍,景观识别科普等为主,突出绿地、公园、保护区等绿色生态模块。指向类生态导向标识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绿地、景区等生态实体的方向指示、距离说明为主。
森林城市生态标识体系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与生态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对森林城市展示形象、传播生态理念、凝聚生态力量、完善生态服务等方面作用突出,也是解读城市,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媒介手段。通过建设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标识形象系统、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统和生态导向标识系统,从而构建佛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体系,实现了整体上展现佛山市做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形象,突出国家森林城市在区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生态标识中融入佛山生态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与特色,做到生态文化标识规范化,又不失地域文化特色与个性,丰富标识展现形式与内涵,充分发挥生态标识在普及生态文化、推进森林城市理念普及中的推介作用;同时通过规范化的导向标识,将全市各类生态科普宣教设施有机串联,引导市民解读城市生态建设成果,共享佛山生态文化,满足市民生态文化需求。通过佛山生态标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将全面提升佛山森林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强化佛山森林城市的生态文化内涵,为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提供高效指引,提高佛山森林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同时为我国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提供示范与建设参
考,为生态标识体系在国家森林城市的普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我国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