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9-04-13 02:42王守福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小学

王守福

摘 要:班主任对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在班主任的工作里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到班级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构建团结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夙愿,也是考量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和谐师生关系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理念:在班级角色中,我们可以划分三个阵营,一个是教师阵营,一个是优生阵营,一个是后进生阵营。这三个阵营在班级中构成“三角关系”。在班级“三角关系”中,教师是其中一个角,如果教师没有处理好师生关系,其他两个角就会挤压教师的空间,班级关系就会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状态。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一)师生角色定位不科学

在教育学理论中,师生角色定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点,也是教研工作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角色不仅仅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人的社会活动起到了支配性作用。在教育中更是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定位影响着班级的正常运转。”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没有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缺乏系统性的思考,这就导致在教学工作中缺少全局眼光,缺乏统筹能力。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没能准确运用交流方式,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

在班主任工作中,角色定位更加重要。笔者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发现很多班主任容易陷入困境,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班级的领导者,班级的一切大权都紧紧握在手中,学生就成为被领导或者被管理的对象。这种思维对于班级建设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也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负面影响。

(二)班级的组织性欠缺

什么是班级的组织性?可能很多班主任对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对于这方面的理论还比较陌生。其实,全国优秀班主任、著名教育工作者魏书生依托“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此有相应的论述:“个人在社会中就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就是一个大型组织,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班级也是一个组织,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事务中,班级才能更好地运转。而班级的组织性就是班级成员之间维持稳定关系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班级的组织性是促进学生主动融入班级、构建和谐班级的推动力。

很多小学班主任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都会及时反思。在反思中,很多教师很困惑,明明自己这么努力工作,尽职尽责,班级还是一团糟,学生还是不守纪律。于是,就把责任归咎为小学生自控能力差,集体意识薄弱。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因素。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增强班级的组织性才是团结班集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大多班主任不知所措,缺乏理论指导,没有教学实践的积累,导致班主任工作往往徒劳无功,和谐师生关系也难以构建。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例,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长期,认知水平较低,集体意识不强。他们在一个班级,共同学习,如果没有班主任的引导,他们很难对班集体这个组织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大挑战,对于提升班级的组织性也是一大弊端。

二、和谐关系与师生角色转变中的应对策略

(一)“管理者”与“引导者”的转变

从教师与班级建设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个性对班级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也是全面的。班主任性格温和,班级氛围也比较轻松,班主任严肃,班级气氛比较严肃。当然这是比较明显的地方,也是比较直接的影响。

毋庸置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树立自身的威信,要让学生认同自己,这样班级才能高效运转。但是,这种威信的建立绝不是威逼利诱,更不是大声呵斥换来的。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以为自己凶一点,学生就会怕自己。但是,这种怕只是短暂的,被动的,迫于压力的。学生的内心也是压抑的。在新时代,要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思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是什么角色?美国教育学家威廉指出:“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教师要做一个温和的引导者,而非咄咄逼人的管理者。”

(二)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班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时,往往是以班主任的意志为中心。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也是班集体向上发展的依据。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以“和谐”“团结”为中心,建立组织性较强的班集体。班主任要放平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例如,在一次做“竹文化”黑板报时,一个学生在墨竹的画上乱涂乱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要一味呵斥批评学生。首先应该做的是和学生平心静气地交流,询问学生犯错的原因,告诉学生犯错的后果,并且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犯错后的感受,并且告诉学生:“你做错了这件事,老师也和你一样难过,希望下次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没有高高在上,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反省,认真改错。在交流中,学生袒露自己的心扉,原來他只是想参与到做黑板报的活动中。这说明学生其实是很想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想为集体出力,教师就可以多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现自己。

三、结论

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角色定位其实对师生关系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也产生着多方面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长效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维持和谐关系的基础。因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处理好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健康的班集体的基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和谐班集体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韩梅.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42.

[2]李莹.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93.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小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