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理念的民办高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4-13 02:42郭莉莉王迪许伟靖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电路民办高校

郭莉莉 王迪 许伟靖

摘 要:本文讨论民办高校的《电路》课程建设目标和教学改革方法,以寻求适合于当今社会民办高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民办高校;《电路》;课程建设

1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电路》课程是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信息系的核心课程,在学校的支持下,课题组坚持组织教师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大学生创新为导向,开展课程建设”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规划和部署,开展《电路》课程建设。

我们的建设目标是:不断推进电路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建设团队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水平,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未来世界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特别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以学生为主体,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课程组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相关比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能够把这些经验应用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团队按照《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积极开展《电路》课程建设,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电路》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课程建设情况

2.1师资队伍

教学团队是实现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主体,也是评估课程建设情况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组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和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我们采取了一下措施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对课程组教师提出高要求,鼓励攻读博士研究生,目前,本课题组共有3人攻读博士。

第二,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相关竞赛。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目前,本项目组教师100%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多项国家级及省级大创项目,并参加多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坚持开展青蓝工程。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包括课前的备课、教学资料的准备、授课的过程、课后的辅导答疑等各个教学环节,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课程教学环节,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第四,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教研项目,使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相关教科研工作,并积极申报课题,通过课题,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目前,电路课程师资队伍逐渐完善,从理论课、实验课,到实践环节,都开展了一定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大纲的更新、教案的编写、教学环节的设计、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建设与改革

《电路》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较多,主要研究集中参数电路(包括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等),另外,《电路》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学习起着很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们一定注意课程的关联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实现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内容建设与改革。

第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变。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促进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与教法。我们在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吸收当前电路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前提下,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强调电路理论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第三,优化考试内容。《电路》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课程。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分体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机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能力。在每个阶段性实验完成后,都要进行实验的考核,并计入总成绩的考核中。

在转型背景下,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大纲安排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要突出实践环节教学。

3课程特色

我校办学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大纲(包括理论和实践环节)调整到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体现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电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在专业的学习中有很多应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为核心,使学生树立电路理论的科学观点,提高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创新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个系统的、持续的、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工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吸纳最新的教育理论、改革方法和最新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思想上实现创新,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莉莉.基于创新创业的新建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科学,2016(5).

[2]张辉.独立学院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3]邱关源.电路(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郭莉莉(1982.06—),女,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信息系,自动化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电路民办高校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