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格兰特
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谬误
你赶着去买牛奶,走到一半的时候,想起来这家店礼拜天下午是不开门的。而且据你所知,附近的店都不开门。不过,你已经朝着那个方向走了10分钟,所以至少应该把路走完,对吗?
除非你真的很想活动活动筋骨,不然这种想法真是蠢得可以。但奇怪的是,这种不合逻辑的认知模式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非常普遍,而且往往是涉及高额投资的决策。
一个赌徒可能会称之为“要捞回本钱”。英国有谚云“不要把钱来填无底洞”,说的也是类似意思。经济学家称之为沉没成本谬误,它无处不在。
我们都会做这种事。去电影院,明明看了10分钟就不喜欢,却坚持看到剧终;或者已经不再喜欢的电视节目,却又看了一季。这就是“我在我的旧车上已经花了好多钱,舍不得现在就把它扔掉,我真的应该更换那个出了故障的变速箱”背后的逻辑。还有那些因为不想两人的关系“烂尾”,相处不来,却又数年不愿分手的人。
换句话说,人们无意止损。我们更乐于把时间或者金钱不明智地投入一个不会有结果的项目上,心里期盼着它会改善,而不是遭受打击后走开。这背后的推动力是乐观情绪(尽管克服重重困难,但未来一片光明),以及对失败的厌恶。
甚至动物都表现出了一种沉没成本偏见。在涉及延迟和奖励的实验室试验中,老鼠跟人类一样,变得失去了理智。在各种情况下,用于等待“奖品”的时间越多,它们就越不可能在结束前放弃追求。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说法,该模式可能表明了这种经济上非理性缺陷的一些进化原因。
公共决策中的沉没成本谬误
在工作中,无法收回成本,但又拼命不放手,这样的后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将导致企业出现大量亏损,失去市场份额,并最终陷入停滞状态。但是,就像一个赌徒在牌桌上要捞回本钱一样,陷入沉没成本陷阱的人会假装自己胜券在握。1995年导致巴林银行破产的“流氓交易员”、臭名昭著的尼克·利森正是基于类似的理由,想把之前的一系列灾难性交易损失扳回来,结果却得不偿失。
这种灾难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更表现在政治领域。相比经济决策,政治决策的沉没成本常常都是纳税人承担,这就导致了政治决策者更加胆大妄为。雪上加霜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政治上180度大转弯被视为天性软弱的表现,它会进一步刺激政客固执地坚持某项决策,尽管代价高昂。
在全球,许多例子都证实了该趋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容易预算超支,这是恶名远播的。例如英国的“高铁2号项目”超支500亿英镑,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但建了一半的高铁项目无法停工,只能继续建下去。
避开沉没成本谬误
因此,沉沒成本谬误在微观和宏观经济层面都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政治决策而言,莫不如此。如果我们对这种不合逻辑的思维过程有更多了解,或许就可以避免陷入这些陷阱。
“我们都容易受到这些偏见的影响,”荷兰莱顿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研究员埃弗雷特说,“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后退一步,考虑其他选择,这样就可以部分抵消它们的影响。”
埃弗雷特说,在权衡是否坚持一个行动方案时,要问自己:“如果我坚持这个选择,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如果我做出其他选择,又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
如果存在疑问,埃弗雷特建议你反思一下整个决策过程,是怎样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并且想象一下与事实相反的状况——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不是,进行现实检查。
“如果再次面临相同的选择,我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吗?如果不会,为什么呢?”
所以,这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却具有全球影响力。最终,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赌博的第一课:任何一个优秀的扑克玩家都知道什么时候该退出。
(摘自《百科新说》 图/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