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系统第24 届手枪实用射击比赛的分析与思考

2019-04-13 03:29:04闵庆兵姚本佐刘金地张强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主裁判判罚参赛选手

闵庆兵,姚本佐,刘金地,张强强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2018 年8 月10 日至12 日,全国公安系统第24届手枪实用射击比赛暨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选拔赛在广东省佛山市的民警培训中心举行。 本届比赛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行业公安机关以及香港、澳门警方的38 支代表队、200 多名选手参加。 与以往比赛不同,此次大赛将之前的比赛项目改为实用射击,注重比赛内容多变、场景未知等特点,重点检验比赛选手和团队在模拟实战环境下的射击技能、战术应用、临场应变及心理承压等综合能力素质,更加突出实战。

一、比赛项目介绍

(一)项目综述

此次比赛场地明确分为射击区、空枪练习区、武器维修保养区、枪弹库区和休息区五个功能区,空枪练习区和武器维修区在射击区域之外的独立区域设置, 周边设置实体隔离设施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的警示标志。

靶标的材质分为纸靶和钢靶, 靶标种类包括静态靶、移动靶、晃动靶、旋转靶、掉落靶、禁射靶等。纸靶分为国际标准的IDPA 硬纸板靶纸和各种持有凶器的武装者画像靶纸。 钢靶除国际实用射击协会使用的标准靶外,还可以根据竞赛需求进行设计。所有的钢靶必须满足射手在指定射击区域内, 最少射击1 枪使其完全被击落、击倒或翻转。

武器使用公安部列装的警用9mm 口径半自动手枪和9×19mm 手枪铅芯子弹。 要求枪支内部结构和外观均未经改装,且扳机引力不低于1.5 公斤。 赛会为参赛选手提供QSZ92G 式和NP22 式9mm 口径半自动手枪和相配套的枪套、弹匣套,参赛选手也可以携带和使用自己的警用枪支。

比赛赛局分为短赛局、中赛局、长赛局,具体配备比例标准如下表1:

(表1)

每个赛局中设置6 个钢靶,最少射击6 枪,也可以射击6 枪以上。 短赛局中射击最少枪数通常不超过12 枪,中赛局中射击最少枪数通常不超过24 枪,长赛局中射击最少枪数通常不超过32 枪。

(二)比赛的具体程序

参赛队到达某赛局参赛时, 赛局主裁判向参赛选手介绍赛局情况并说明操作程序和规则。 参赛选手听完赛局介绍后, 至本参赛队第一名参赛选手开始比赛之前,有任何问题均可提出。随后参赛队员可走场观察并规划战术, 每个参赛队走场时间为短赛局2 分钟,中、长赛局3 分钟。走场过程中,参赛选手双手必须交叉于胸前, 不得作出任何伸手试瞄的动作和练习拔枪等类似动作。 赛局主裁判可警告初犯者(此警告不记录在案),在同一赛局中,再犯者判罚一个程序性犯规。 同时, 任何人未经裁判人员的许可,不得擅自进入靶场进行走场观察,否则赛局主裁判可警告(此警告不记录在案)初犯者,再犯者按照违背体育道德精神处罚。

走场观察后,参赛选手按照赛局介绍时的要求,将枪支置于相应的准备位置, 并且双手放在指定位置。 除非另有要求,选手应自然放松地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赛局主裁判发出“Load and Make Ready.”或“Make Ready.”(装弹匣,上膛,开保险,枪入套),表示比赛已正式开始。当听到“Are You Ready?”(准备好了吗?),参赛选手必须回答“No”或“Not ready”。随后,赛局主裁判发出“Stand By.”(预备)口令,计时器将会在1-4 秒内响起,选手开始射击。如果参赛选手听不见信号, 赛局主裁判则重新下达 “Are You Ready?”的口令或信号,令选手重新开始动作。 当听到赛局主裁判发出“Stop.”(停止射击)口令,参赛选手必须停止射击及移动,保持枪口安全指向,并静候赛局主裁判作出后续指示。当完成所有射击动作,退弹匣,清枪,击发释放击锤、枪入套。 随后,赛局主裁判下达“Range Is Clear.”(靶场警戒解除)口令,工作人员及选手进行验靶计分工作。

二、赛事特点分析

(一)场景设置以实战为导向

此次射击比赛项目场景的设置, 结合公安执法实际,突出以实战为导向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射击比赛模式。 设计包括沙漠、水上、丛林、房屋、人群密集公共场所、街巷、停车场、交通工具等模拟实战环境下的赛局场景(例如图1 和图2),融入使用警棍、手铐等警务实战元素,并在穿戴放毒面具、着重装、失衡状态、外界干扰、团队协同、对车内目标、乘车、乘船、雨中等条件下,且允许参赛选手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射击姿势来进行比赛, 充分考验参赛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战术运用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和射击技术等综合实战能力。模拟民警在日常盘问检查时,遭遇犯罪嫌疑人突然反抗及袭击的情形。

图1

(图1 模拟的是民警在日常盘问检查时,遭遇犯罪嫌疑人突然反抗及袭击的情形。 目的是检验射手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及警械的使用熟练程度,同时强化武力升级的执法理念。 )

图2

(图2 模拟的是民警在野外丛林环境追捕犯罪嫌疑人时,遭遇暴力抵抗的情形。目的在于检验射手在复杂环境下快速搜寻、识别目标的能力。考验射手排除干扰的能力。 )

此次射击比赛项目场景的设置基于警察实战的实际,仅仅围绕“练为战”、“赛为战”的理念,对全国公安系手枪射击教学、训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

(二)判罚体系较健全

此次比赛的判罚系统相比之前更加健全, 由程序性犯规的判罚、不安全枪支操作的判罚、取消比赛资格的判罚、违背体育道德精神行为的判罚、重赛的情形五个部分组成,充分体现出安全、实战、多样、公正的原则。如在程序性犯规的判罚中,赛局主裁判判定选手犯规时, 会在成绩表上记录选手犯规的次数和犯规原因,一次将被判罚加时20 秒。 如果参赛选手对程序性犯规的判罚有异议, 可向赛局主裁判或总裁判长提出口头申诉。 如果选手对申诉后的判决仍然有异议,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如在不安全枪支操作的判罚中, 未经裁判准许将枪拔出套、违反枪口指向安全规定、食指摆放位置不正确、枪支走火等情形,将会被裁判罚以“警告”或判定取消比赛资格。如在违背体育道德精神行为的判罚中,赛局主裁判认定选手在比赛中做出严重违背体育道德精神的行为时,选手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健全的判罚体系是此次比赛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确保了此次比赛安全、有序进行,为此次比赛圆满落下帷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成绩核验与计分方式更科学

1.成绩核验

当赛局主裁判下达“Range Is Clear”口令后,参赛选手必须全过程随同赛局主裁判核验靶标成绩,如选手未随同主裁判进行核验的,将被认定为放弃申诉的权利。 在成绩核验期间,只有裁判员和参加该赛局比赛的选手可以进入射击区。参赛选手可向计分裁判询问并查看比赛成绩和用时,但不可以触碰任何靶标和计时器。如参赛选手确认自己的所得成绩,须在成绩表上签字。 拒签则被认定为放弃申诉权。

选手若对靶标计分有质疑, 必须在该靶重置前现场向赛局主裁判提出申诉,否则无效。赛局主裁判可使用弹孔测量卡测量纸靶上有争议的弹孔直径和火药痕迹。 若靶标出现争议或选手向赛局主裁判提出申诉时,则暂停靶场重置,赛局主裁判保留证据,并将该靶标移出赛局, 与选手一同在靶标上签名及明显标示有问题之弹着点,同时更换新靶标。如选手不认同赛局主裁判所作出的判罚, 选手可向总裁判长提出申诉,总裁判长的裁决为现场最终结果,选手必须服从。

2.计分方式

此次射击比赛的计分方法摆脱传统的以射击环数排名次的计分方法。 采用计时的方法综合衡量参赛选手的水平,不限射击时间,以选手完成射击用时与罚时相加计算成绩,计到小数点后2 位。个人的各赛局成绩之和为个人总成绩, 参赛队每名选手的总成绩之和为团体总成绩。总成绩用时最少者优胜。未能参加全部赛局比赛的个人, 不能参与最后的个人成绩排名,其所在参赛队不能参加总团体成绩排名。若出现参赛选手所有赛局的总成绩完全一致时,可增设特殊赛局进行对决,直至选手分出胜负为止。特殊赛局的成绩只用于分出名次,不计入比赛总成绩。按照赛局规定, 所有纸质靶纸均须在指定区域内射击2 枪,每多射击1 枪击中纸靶有效计分区域的,按实际弹孔和射击区域计入成绩。 击中A 区+0 秒/发,击中B 区+5 秒/发,击中C 区+10 秒/发,未击中靶纸的 (脱靶)+20 秒/发, 击中禁射靶或人质的+45 秒/发。 击中计分区切线时,按较好成绩的分区计算。 钢靶不限定枪数, 每个钢靶须最少射击1 枪并使其完全击落、击倒或至少翻转90 度才判定有效,否则按脱靶计算。 脱靶+20 秒/个。

三、比赛中有关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一)缺乏射击前置程序考核

此次射击比赛没有体现出射击前置程序的考核, 射击的前置程序由判明情况和警告两个部分组成。[2]在实战中,警察面对严重暴力犯罪时,首先须第一时间对现场各种因素作出评估。 如须判明暴力程度是否达到使用武器的程度、时间是否紧迫、环境是否适合开枪射击等情况, 这对警察现场评估能力和临战心理提出更高要求。 武器作为武力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一旦使用不当或违法使用,必将侵犯到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使用武器的警察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的形象将受到损害。 其次,使用武器前要发出警告(包括语言警告和鸣枪警告),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程序,必须遵守执行, 除非是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可以不警告。 警告的目的,一是命令犯罪行为人停止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警示无关群众赶紧躲避,避免误伤,为使用武器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判明情况和警告比单纯的开枪射击动作更加重要。

为了贴近实战,提高警察使用武器的判明能力,可增设射击前置程序考核。 如增加对使用武器相关法律法规的考核。[3]对参赛选手进行法律法规的考核,是检验他们对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武器条件、程序是否熟练掌握。 比赛组织者可提前邀请实战部门和公安院校熟悉枪支使用和精通法律的专家针对此次射击比赛的特点编写试题库, 并且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公安执法现状, 确保试题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又贴近实战。赛前要将考试大纲予以公布,对题库要做到严格保密, 杜绝透露具体细节和泄题现象。可采用在计算机上考试和阅卷的形式,既能实现无纸化答卷和自动化评卷, 又能提高裁判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干扰,增加比赛的公正性。

将警告程序纳入考核中比较简单, 只需在射击项目的流程中加上口头警告的要求, 参赛选手没有口头警告的罚时。口头警告的内容包括:表明警察身份、 向犯罪行为人发出停止实施犯罪的指令及不听指令的后果。将使用武器的警告程序纳入考核中,可以促使民警在日常训练中培养程序意识, 在实战中发挥出警告的作用,才能达到“练为战”、“赛为战”的实战目的。

(二)专家评审机制不够完善

专家评审是指由独立于比赛参赛选手以外的实用射击资深专业人士, 依据射击比赛项目的评判标准,对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比赛过程等进行的专业化评价。专家评审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二是心系“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位参赛选手,客观公正进行评价;三是专家评审的结果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干扰。 专家评审因其具有专业性、独立性、非利益性等优点,可极大限度地确保比赛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提高比赛结果的公信力。 此次比赛邀请了实用射击资深专业人士担任裁判。 这些专家大部分偏向于研究射击技能,对于法律法规特别是法律思维则涉猎不多。因此, 在引入专家评审机制的时候也要邀请熟悉枪支使用方面法律法规的专家。除此之外,实践部门的专家一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公安院校的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如果能够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对保障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 在射击比赛项目中引入专家评审机制, 尽可能从多个领域邀请专家参与到射击比赛项目的成绩评审工作中。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最大效能,确保比赛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三)缺乏赛后总结环节

射击比赛不仅仅是对参赛队员技能的考核,要求参赛选手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通过赛后总结,参赛选手不仅可以发现此次比赛射击项目设置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形成书面报告,为今后组织者优化射击项目设置奠定基础, 而且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其他队员的优点,取其精华、改善不足,甚至可以通过赛后总结来调整参加射击项目的思维、能力等。不少参赛选手对射击比赛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比赛是“临时性的”,取得成绩才是最终目标,缺少赛后总结工作。

笔者认为, 射击比赛的赛后总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参赛队员的自我总结。参赛队员赛后总结既要包括对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 比赛成绩的分析,还要有对优化射击比赛项目的可行性建议。参赛选手在书写赛后总结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二是射击项目裁判员的赛后总结。裁判员是整个射击比赛的主导者,其目睹了整个比赛过程,对参赛队员的现场表现、 比赛规则等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裁判员的总结应当侧重于射击项目的比赛流程、注意事项、比赛规则等方面,重点针对射击比赛组织工作的不足和射击项目的改进之处。 三是组织者的赛后总结。 组织者可以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参赛选手的能力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者还可聘请数据分析专家对大量的成绩数据进行分析, 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比赛组织者对赛后的总结工作进行分析, 归纳出射击比赛项目设置的不足之处和需改善之处, 以便今后射击比赛项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此次比赛对参赛队员的比赛过程进行了全程摄像, 比赛组织者可以组织专家对录像进行分析研究, 对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改善射击科目设置。 此外,比赛组织者还要对此次射击比赛项目成功之处进行总结, 这样才能确保射击比赛更好地开展下去。

四、结语

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都在高度重视实战训练, 通过组织各类技能比赛推动实战训练的开展已成为常态。全国公安系统第24 届手枪实用射击比赛是一次较成功的比赛,它的科目设置更加贴近实战,注重比赛内容多变、场景未知等特点,重点检验比赛选手和团队在模拟实战环境下的射击技能、 战术应用、临场应变及心理承压等综合能力素质,对推动全国公安系统手枪射击教学、 训练、 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务实战化训练推向新的高潮。

猜你喜欢
主裁判判罚参赛选手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鸟人”
环球时报(2019-03-11)2019-03-11 06:17:01
视频助理裁判——世界杯“最佳男配角”
学与玩(2018年10期)2018-12-14 07:30:12
科技飞人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41
讨价还价
喜剧世界(2016年14期)2016-11-26 12:04:02
“河东杯”第二届中国对联巅峰对决邀请赛参赛选手介绍
对联(2011年10期)2011-09-18 02:35:14
斤斤计较
快速、准确完成计时工作
体育师友(2007年1期)2007-05-15 04:51:14
什么叫越位?
中国青年(1981年21期)1981-08-20 0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