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 郝江波■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永涛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抱怨“复习课难上”,这是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不少教师通过“题海战术”进行复习,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兴趣缺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复习课的作用,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归纳、梳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倍数与因数”这个单元教学中概念较多,知识点零散。像整除、倍数、因数、质数、合数、2,5,3倍数特征、数的奇偶性等知识,既抽象又容易混淆。加上教学中又很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缺少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学后很容易遗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授课前,我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重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课前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让学生有备学习。二是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摘抄、画图的方式,并引入表格、思维图等不同形式进行知识的整理。力图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复习,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在学生整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乱和细碎的知识点,逐步串成线,形成知识网。
1.自主整理单元知识(课前完成)。
2.热身活动——介绍名片。
教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号码牌,号码牌上的幸运数将作为你这节课的名片,现在,谁能运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一下你的名片呢?
学生1:我是15号,15既是一个奇数又是一个合数,我也是5的倍数。
教师:你的介绍中用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太棒了!(鼓掌)
学生2:我是2 号,2 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
教师:一个特殊的2,我记住你了。
学生3:我是36,我既是偶数又是合数,我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让老师很羡慕的36,你的因数可真多呀!
学生4:我是59,我是你们当中最大的质数。
3.揭示课题。
教师:(竖大拇指)大家真的了不起!用到了这么多数学知识,仔细想一想,这都是那一单元的知识呢?
学生齐答:“倍数与因数”。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给每位学生随机发一张印有1~60 的数字卡片,学生既新奇又激动,号码牌代表每位学生“身份”,带领学生身临其境的走进数学王国,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利于激发其学习动力。同时,又悄悄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从而轻松的进行思考、交流。
1.教师:请大家拿出课前自主整理的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1)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2)这些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试着理一理。
教师:请大家打开课本,并结合课前自己整理的资料,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思考1 分钟,再小组交流2 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结归纳,形成网络。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组1:(一学生上台翻书展示)在第三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五个内容,有倍数与因数、2,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找质数。
另一学生结合课前整理资料补充:这些内容都和倍数与因数有关,我们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因数的,请看(学生出示整理好的树形图)。
教师:谢谢两位同学的展示,让我们再次回顾了本单元的知识。与倍数有关的知识有哪些?
学生:2、5、3倍数的特征(教师迅速板书后,指名学生说出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关于倍数的特征,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学生:9 的倍数的特征,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36页,第4题让我们找到了9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一个数的倍数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学生: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自己。
教师:与倍数有关的知识暂时梳理完了,那关于因数呢?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找因数的方法。
教师:怎么找?
学生:用乘法或除法一组一组的找,比如12=1×12=2×6=3×4,12的因数是1,2,3,4,6,12这六个。
教师:你的方法很科学,因数方面还学到了什么?学生:因数的特征。
学生:找质数。
教师追问:你怎么找到质数的?
学生:当一个数它的因数的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时,这个数就是质数。
教师:按因数的个数去分类,还找到了什么数?
学生:还找到有3 个或3 个以上因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合数,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单独为一类。
教师生共同梳理出知识框架,完成板书。
3.作业评赏,交流整理方法。
教师:同学们,在倍数与因数这个单元,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其实,在刚才的小组学习中,老师也看到了许多同学自主整理的作业很有特点,现在,哪些小组还愿意再次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组2展示:我们组采用的是小报加习题的整理方式(注:小组展示完后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图文并茂,学以致用,有效果!
组3展示:质数表。
教师评价:口诀记忆,朗朗上口,有创意!
组4展示:奇偶性规律。
教师评价:善于动脑,善于总结,有前途!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复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这节课复习,让我再一次记住了这个单元的概念,这些概念都和倍数、因数有联系,我运用起来也会更熟练一些。
学生:今天我看到了其他的同学整理的复习作业,形式很多,很美观也很有创意,尤其是编成口诀来记忆很新颖,我以后也想试一下。
设计意图:教师巧搭平台,让学生展示交流,互动完善。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整理知识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同学,在这次复习中我们不仅收获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复习的方法,我提议,为自己的精彩表现而鼓掌吧。同时,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场闯关比赛。
第一关,走上点将台:
教师:你会挑选哪些数来研究倍数、因数呢?
学生: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我选的数有1,2,3,5,18,30。
教师:留下了这些精兵强将,仔细观察,哪些数之间有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呢?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点将台”的设计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其中第二问“哪些数之间有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教学时要侧重于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下内化知识,比如可以说2 和18 的关系,也可以发现1 和所有数的关系等,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各取所需,人人能参与,个个有进步。
第二关,吹响集结号:
教师:挑选了合适的将才,让我们一起吹响“集结号”,请看第二关,读规则:持有这些数的同学迅速起立,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出这些数,则表示集合成功。
(学生按题目要求进行,有的站立,有的低头在写,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紧张又有趣。)
教师:我看到9的倍数一共有5人集合,人员齐全了吗?
学生:54后面还有,因为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师:那应该怎么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9 的倍数有9,18,27,36,45,54 等等,写的时候要加上省略号。
教师:现在,老师将口令权交给大家,由一位同学来发出口令,符合要求的成员举起牌子,其他同学来评判,看是否集合成功,明白了吗?
(生发口令)
教师:那如果老师想让全班一半的同学能举牌,你会发出怎样的口令?
学生:请“奇数们”集合。
学生:请“2的倍数”集合。
学生:……
如果想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举牌,你会发出怎样的口令?
学生:请“1的倍数”集合。
学生:……
如果不让任何一个同学举牌,你会发出怎样的口令?
学生:请“100的倍数”集合。
学生:……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学习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集结号”环节的设计将动脑、动手有机结合,层层深入,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自由口令版块,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又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关,动脑开宝箱:
教师:真是人多力量大,看老师给大家的奖励是什么?
教师:请用小组的智慧来开启它吧!
密码锁是一个由ABCDEF 组成的六位数。
(学生分组研究,请其中一个小组全班汇报,说出思考过程)设计意图:形式新颖、富有挑战的练习题会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邀请学生当密码破译员,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发表看法的机会很充分,由于这道题综合性较强,迫使着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寻求团队的帮助,寓教于乐,体现出教学的智慧。
输入密码,打开宝箱。宝箱中有一个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圈纸条。
纸条的背面写着一段话“圆圈的里面代表现在学到的知识,圆圈的外面仍然有着无限的空白,而且随着圆越来越大,圆周所接触的空白也越来越大。”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意图: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既顺承的宝箱中的“价值”,又给学生一个新的启示:复习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习无止境。
教师:今天的复习不是大家学习的终点,而将成为你们学习中的加油站,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找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画出越来越大的圆圈!设计意图:简短结束语,提出新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差距,不断向前。
针对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教学,教参中指出:“整理与复习,不是简单的旧知识再现,而是通过对所学相关知识的整理,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促进其发展。”作为小学数学基本课型之一,单元复习课承载了“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特殊功能,我所追求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要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式教学,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生活,体现整理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复习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不仅是要回顾知识,还要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我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二次编写,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自主整理这项工作不像布置一个作业那么简单,教师要担任起示范、引领的作用,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一起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我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详细罗列;再引导学生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最后是分析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学生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并通过翻书、上网学习见识到了更多样、更有趣的整理方法,最终呈现的整理作业也是各有千秋。能力一般的学生会用到文字记录的形式来梳理,全面且扎实;能力优秀的学生,会用到图画、表格、思维图等表现形式,灵活且深刻。课前学生自主整理的指导和训练,不仅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又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整理复习的教学中,最怕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像“炒剩饭”般呈现给学生。重复性的练习和提问,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我认为,要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尤其是练习题的设计。设计练习题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只有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再现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复习课中的练习设计,内容要精而巧,针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要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力求人人参与。本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开放自由的闯关游戏,让学生担当起游戏中的“主角”,经历点将台——集结号——开宝箱三关挑战,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在每个环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感,课堂充满乐趣。三关练习循序渐进,重点突出,注重个人思考与小组智慧相互融合,学生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会与其他伙伴产生思维的碰撞,相互质疑,分享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总之,复习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好一节复习课得力于教师课前的潜心钻研、精心构建,舍得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复习课动人而不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