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枫 程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应用凝聚胺技术的作用。方法:将输血检验的13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凝聚胺技术检测、盐水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评价凝聚胺技术的应用优势。结果:血液标本的非特异性凝聚消失和特异性凝聚消失的时间均在3分钟之内;130份血液样本中,有16.15%(21/130)经过了多次检测,并进行常规输液反应对照试验,配血符合率为90.47%(19/21);凝聚胺技术的检验灵敏度明显高于盐水法的灵敏度(P<0.05)。结论: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的灵敏度高,能更好的保障输血安全。
【关键词】凝聚胺技术;输血检验;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4-0026-01
输血是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输血检验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凝聚胺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的优势,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130例资料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8、女性患者62例,平均年龄为(42.6±5.5)岁。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多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排除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影响检验结果疾病、无法正常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患者。
1.2检测方法
患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取2分血液样本,每份为10ml。盐水检测法,使用木瓜酶、静电抗球蛋白以及盐水介质等进行检测;凝聚胺技术检测法:检测试剂包括悬浮液、凝聚胺溶液、低离子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准备交叉配血质控品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质控品等。取两支无菌试管,其中一支用于交叉配血主反应,另外一支用于交叉配血副反应。在操作过程中,先在主反应试管中添加1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和2滴受血者血清,在副反应试管中添加1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和2滴献血者血清,严格按照凝聚胺试剂盒的说明完成检验操作,检测结果安排2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人员完成鉴定。
1.3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的监测结果,包括非特异性凝聚消失对象、特异性凝聚消失对象在不同时段凝聚胺技术检验的抗体筛选、疑难配血、输血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19.0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达,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液标本的非特异性凝聚消失和特异性凝聚消失的时间均在3分钟之内,52.31%(68/130)的样本在10秒钟内非特异性消失,47.69%(62/130)的样本在20秒内非特异性消失;130份血液样本中,有16.15%(21/130)经过了多次检测,通过常规输液反应对照试验,最终配血符合率为90.47%(19/21)。
凝聚胺技术的检验林敏度明显高于盐水法的灵敏度(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输血多用于治疗危重疾病,此类患者身体虚弱,对治疗措施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输血治疗中,如果患者的自身血液成分和输注血液成分有差异,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输血反应,这会直接影响输血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患者正式接受输血治疗之前,必须要进行输血检验,保证患者自身的血液成分和献血者的血液成分能安全有效配合,保证输血安全。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是保证输血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盐水法操作简单、获得结果的速度快,所以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文献已经表明,盐水法检测灵敏度较低,经常遗漏不完全抗体,不利于输血安全[1]。
凝聚胺技术借助RBC表面唾液酸特性产生综合作用,产生特異性可逆凝聚。经验表明,凝聚胺技术是目前临床中用于输血检验的最理想方法,可以对血型之间的相互稳定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加入试剂后红细胞会出现凝聚现象,在1分钟内凝聚分散则表示结果为阴性,提示交叉配血成功,如果1分钟内未分散,则表明检验结果为阳性,提示交叉配血失败[2]。凝聚胺技术检测时间短,能够提高患者自身血液成分和输注血液成分之间的配合比,大大降低了患者溶血性输血的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凝聚胺技术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盐水法,证明了凝聚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的优势。
综上所述,凝聚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势,更能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桂强,涂亚婷,李静.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0):73-75.
[2]陈卉.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实施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2-13.
(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