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芸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次市级城乡手拉手活动中,我听了两节数学课,内容选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體的表面积”。
城区小学的毕老师在这次教学中带来了便携式投影,在教学正方体展开图时,给同学们播放了制作好的课件:先将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接着,在展开后的图形上,分别标注“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且相对的面涂上了相同的颜色;最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正方体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更清楚地看出正方体展开图就是6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农村的学生没有见识过多媒体这么高级、神秘的玩意儿,再加上课件是动态的、彩色的,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看得入微,教室里静悄悄的。整个视频接近30秒。
农村小学的方老师采用原生态的方法:一个正方体纸盒,一把剪刀,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活动结束之后,方老师先是请学生上讲台介绍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剪开的,并指出展开图上相对的面分别是正方体的哪个面。因为正方体展开图有十多种,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剪,答案不一,结果多样,都争先恐后地要上台展示。接着,方老师吩咐同学们放下纸盒,闭上眼睛,把刚才的操作过程想象一遍,说出展开图的6个正方形和原来正方体6个面的位置关系。如果想象遇到障碍,就拿出纸盒再次还原。
回顾两位老师的教学策略,我一会儿想起毕老师班上同学们目不转睛的双眼和空空的双手,一会儿想起方老师班上同学们专注操作的神情和留在讲台上的笑脸。我想,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何不整合起来,让同学们先动手操作,剪出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之后去观察老师带来的课件,最后进行想象。
曹培英老师在《怎样培养、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一文中指出,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就是观察与操作。动手操作(即动作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同时,观察课件展示(即视觉直观),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这样有动有静,既有个人思考和想象,又有同伴交流,相得益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整个小学阶段,触觉、运动觉与视觉的协同活动,始终是获得空间观念的有力支撑;即使到了高年级,当空间想象受阻时,提供操作材料动手实验,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做和看相结合,把操作和观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