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民间习俗,还是诗词歌赋,处处都有教育的契机。品味传统文化既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的载体。
关键词:高阶思维;传统文化;教育契机;创意;引领
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了传统教育很大的挑战,也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新鲜的空气。核心素养中提出要鼓励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属于高阶思维。
我在教学中开展了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活动——“龙的魅力”。最初是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生的争论“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龙?我觉得龙没有小白兔可爱。”许多学生也随之符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开展了以"网络专题调查"学习为主的探究学习。
教学最初以“龙的魅力在哪里”为题让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把各种各样龙的知识收集交流,形成对龙初步的认知。然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成小组,设立几个小课题去研究:“龙的图腾”,“龙的前世今生”,“龙的神话故事”,“龙的九子”,“龙床、龙椅,龙袍”,有关“龙的节日”“龙的诗歌”等等,随着探索不断深入,学生对龙的知识越来越感兴趣,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龙的九子各有各的才能?为什么龙要集中那么多动物的特点于一身呢?当孩子提出这些有深度的问题时,带着孩子去拓展更广的资源,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除了依靠网络采集资料,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分析探讨;还到博物馆去参观,预约讲解员,感受图腾文化;找有学问的长辈去访谈,了解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从龙最初线条简单圆润到后来威武复杂的造型中发现龙的文化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追求:自强自立、不畏强暴、崇尚祥和、追求统一等民族精神。深切地感悟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为人处世和生活追求都在文化图腾龙的身上体现。明白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龙的图腾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凝聚。
此次学习任务的设计有效地引发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就像WebQuest的主要倡导者B.Dodge博士提出的:学生尝试比较、鉴别、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能对每一个观点和看法,给出支持的论据;会从庞杂的信息下面找出隐藏的规律;乐于提出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观点……通过学习,提升了学生对龙文化的喜爱之情,学生最终把自己的研究学习成果制成了一副“龙文化”扑克牌。每个学生都爱不释手。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当中,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还用激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神奇。课上设计了两个人一组用甲骨文的“人”字来拼出各种汉字。如“从”“比”“北”“斗”“化”这些字。这时候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疑问,如:为什么,“从”和“比”,字形是这样相近?为什么“化”字,要把其中的一个人字上下颠倒方向呢?这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入。我们带学生继续查阅资料寻求答案。我给学生提供了古代人生活方式的资料。让每个小组,把这些字排一排顺序,结合资料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在多次的思想碰撞当中,惊异地发现:原来人们创造这些字是跟他们生活中的需求紧密相连。古人一个人去打猎,非常危险,于是就要跟从着,形成一群人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获得猎物,自然慢慢的人就会比邻而居,可后来群居的人多了,一定就会发生矛盾,于是意见不合,就两个人背靠背坐着,形成了“北”字,意思就是现在的背,形容意见不合。最后闹大了就开始斗,甲骨文中,两个人对着就表示在打斗。那么有沒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最难的一个字啊,就是文化的“化”字,我让同学们去思考,看看“化”字,为什么把一个人的头冲下脚冲上,掉个方向的,到底是什么含义?同学们从中顿悟出,中国人解决矛盾的方式:善于转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学生深刻地领悟了古人解决矛盾的智慧。然后我把思维继续引向深入,问学生:“结合当今的社会,你们觉得中国做的哪些事,用了“化”的方式解决世界矛盾呢?这样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找到了很多事例。其中,有学生就谈到“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化解世界矛盾,让各个国家共同致富的方式。学生从学习中有了许多深刻的领悟:“原来中国人在世界上处理各种矛盾,可以巧妙地用这样以建路为友谊联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战争,促进合作。”“尊重各国的人民和习俗,就是‘化的体现,促进融合,就会促进了解,使人类更加包容更加和谐。”还有的学生练习自己的问题发言“以后我遇到和同学发生矛盾也要用‘化的方式思考解决,多站在他人的立场想一想,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矛盾的方法,避免破坏友谊。”这次学习让汉字以全新的魅力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深感汉字的深厚内涵,认知得到提升。培养高阶思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为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是依靠分析、衡量、对比、并进行对于未来结果的预计。它可以提升人的宏观预见能力,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而不仅仅看得到眼前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中,像这样的深度的综合性的学习还有“走进花朝节”“创意毛猴赛”等,经过这样有创意地开发使用传统文化的系列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系列的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教学中,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积极进取、坚韧不拔、不畏强暴、极具智慧的民族,同学们由此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对国家有了更深的认同,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的胸中有了勃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WebQuests》,作者Kimberly L等。
[2]《从甲骨文的结构看汉字的起源》,作者梁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