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韫彦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谁又是战胜宿命的逆流者?
《摆渡人》是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它那细腻入微的刻画与扣人心弦的情感深深吸引著我。它既是少男少女冲破重重阻碍后心灵相依的青涩罗曼史,也是在噩梦与阴霾中含泪涅槃的灵魂协奏曲。
几年前,我第一遍读它的时候有个疑问:崔斯坦摆渡过的灵魂千千万万,为什么偏偏是迪伦这个普通女孩打动了他冰封的心?又为什么偏偏是迪伦,跨过一道道难关,成为第一个重返荒原、又成功和自己的摆渡人回到现实世界复活的人呢?
当读了第二遍、第三遍,我渐渐看到迪伦瘦弱身躯里的强大力量,看到她碧绿色眼眸中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她的传奇故事并非我所想的主角光环或者戏剧化、夸张化,她是命运之河的逆流者。
当崔斯坦告诉迪伦她已经死去的真相后,迪伦感到悲痛万分:“然而一种内心的宁静感又遮住了忧伤的思绪。她还在这儿,她还是她,如此已经是万幸了。”乍一看似乎很平淡,似乎是迪伦的年轻和懵懂稀释了她对宝贵生命的沉痛惋惜。然而她又怎么会不懂,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和闹矛盾的妈妈和解,也无法见上自幼分离的父亲一面。在其他灵魂沉浸在难以挽留此生的遗憾与悲哀中,万念俱灰一蹶不振的时候,迪伦却选择关注下一秒该向哪里迈步。她向崔斯坦寻根究底,像还活着一般向他做鬼脸、抱怨腿酸——而有什么证据证明她不是活着呢?即使遭遇厄运,只要还有思想,还能感觉到疼痛,就是一种幸运。人们往往困陷于自己失去的,却忽略了接下来需要继续拼搏、需要努力适应的崭新路途。还有希望就不要盯着身后,这是我从迪伦身上看到的单纯却难能可贵的乐观。
如果仅有这份乐观,也不足以让迪伦如此特别。纵然途中与崔斯坦创造了触动心扉的一幕幕,她最终也只能被留在死后的世界,过着安逸却平淡至极的生活,与挚爱永不得相见。但她没有屈服,她只是自言自语“我不应该待在这儿”。她不甘于重新接受孤寂枯燥的生活,她想回到荒原——那个真正令她神往的地方,与心上人重聚。是怎样深沉炽热的渴望,让重返荒原的通道为她打开;是怎样坚定勇敢的信念,让失去庇护的她敢于赤手空拳踏上凶险的归程。她是那般独特的逆流者。这份与众不同的渴望与信念,注定了崔斯坦遇见的是她迪伦,注定了最终创造奇迹、重获新生的,是她迪伦。
当我们的命运被套上枷锁、囚于牢笼的时候,当我们的未来被判处死刑、遍体鳞伤的时候,当我们的人生被打上“无可救药”的死亡烙印的时候……我们会疲倦,会麻木,只消一念,便可沉沦堕落于枯燥狼狈的现状;只消一念,我们却也能改变一切,创造奇迹。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永不服输不放弃的炽热的心,支撑我们的躯体在滚烫如熔岩的荒原上艰难前行。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我愿做一个永不言弃的逆流者,追寻泉源之光,以光为笔改写未来。
(指导老师:张鲜明)
创作感悟:
吸引人一步步走进的情节,细腻生动的描写,恢宏阔大的场景,无不令人赞叹佩服。作者构造了一个体系完整的死后的世界,想法大胆而完美,还带了些许浪漫色彩,且极富逻辑性。
这里又有一个绝妙的设计让人赞叹不已:重回荒原的方法很简单,只要随意拉开一扇门就会到达想去的地方。也有许多灵魂想要回去,但他们拉开门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普通的房间,只有少数人能看到火红的荒原。那是因为,那些灵魂并不是真心想回到荒原,他们缺乏勇气和信念,只有真正想要回去的人才能拉开抵达荒原的任意门。
没错,迪伦重生了。也许这里用“复活”贴切些,但我更喜欢“重生”,因为“重生”这个词带一点点神秘,一点点感动,我喜欢用“生命的逆流者”“时间的逆流者”“战胜宿命的逆流者”来形容她。
是什么让迪伦重生?是勇气,是信念,是希望,是爱。不管活着还是死去,爱都是永恒的主题。
自然法则中上帝必须是冷漠的,残酷的,魔鬼般的。然而在爱面前,上帝从来不会将你逼至绝路。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或者,不管有没有神,心中有爱的人从来不会脆弱。
《摆渡人》教给我们的爱是伟大的,神圣的,纯真的,不加修饰的。在这样的爱之中,蕴藏着凤凰涅槃的力量。
相关链接:
《摆渡人》故事简介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著作,讲述的是十五岁单亲女孩迪伦在寻找生父的路上遇到车祸,逃出来后发现自己身处荒原,没有救援队也没有其他乘客,只看见不远处山坡上坐着一个男孩。这个叫崔斯坦的男孩什么也没有解释便带着迪伦不停地前进,在荒原的黑夜中,迪伦终于发现了真相:自己已经死了,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要带她去往死后的世界。
一起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迪伦爱上了崔斯坦,可是摆渡人是不可能来到荒原之后的世界的。就这样,没有摆渡人的保护,迪伦一个人再度踏入了荒原。她要回去,回到列车失事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身体,还要带崔斯坦一起回去。既然这边的世界容不下摆渡人,那边总可以吧?
故事的最后,救生员们把迪伦抬出,迪伦看见崔斯坦就坐在一开始坐的那个小山坡上,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