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莫让生活冲淡数学味

2019-04-12 00:11卢海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味数学教学生活

卢海丽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应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富有趣味。但是,数学教学绝不是生活例子的简单重复,教师应把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莫让生活事例的引入,使数学教学变得浅显而低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独特之美,引导学生厘清生活用语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味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37-02

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抽象难懂,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与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平台。这是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来的观点,即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毋庸置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教师不能因为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忽略了数学与生活的区别,因为忽略了两者之间区别的数学教学容易失去数学味,甚至让数学教学流于形式。

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力求高效和富有数学味

波利亚指出:“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然而,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对数学问题不感兴趣,却对非数学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非数学性的。学生的这种兴趣与投入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深入探寻所学知识中隐藏的数学规律,只是单纯地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例如,教学四年级《找规律——间隔排列》时,教师在课始就提出问题:“同学们周末喜欢参加什么活动?”问题提出后,学生热情高涨,马上议论起来。教师接着问道:“郊游时,我们要带什么东西去呢?”学生各抒己见,又几分钟时间过去了。实际上,教师只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索所带两种物品中的排列规律,而这种生活性的课堂导入花了一节课将近五分之一的时间。这样任由非数学性的生活情境充斥课堂,导致生活性的谈话挤占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时间,让非数学性的兴趣占据学生的头脑。我想,这种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效率一定是低下的。

而另一位教师教学本课时,先引入植树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其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探究,即“两端都有树”“两端都没树”“一端有树,一端没树”,然后让学生探究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似乎依托植树这一生活实例,就可以引导学生把间隔排列的三种情况都掌握了,其实不然,这种停留在生活实例上的教学显得浅显且低效。难道这节课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吗?不,是要求教师通过植树这一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数学中的一一对应思想,这样可使教学变得简单明了且数学味十足。

因此,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时,应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提炼出其中的数学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厘清生活用语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区别

熟悉的生活用语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但是,由于生活用语与数学概念的相似性,也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时,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并且拉动它们的角,看有什么发现。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有的学生带来的平行四边形是用钉子钉牢的,怎么拉也拉不动;有的学生带来的三角形由于钉得不是很好,反而有些松松垮垮,极易变形,课堂一时陷入尴尬的局面。于是,有学生提出质疑:“三角形明明没有平行四边形稳定啊?”课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明白:我们容易把生活中的牢固性与数学中的稳定性这两个概念相混淆。上述教学,通过钉死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有所觉悟,进而对数学中的稳定性有了更科学、更深刻的理解。就算课堂上学生没有带来钉死的平行四边形,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制造这种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教师能及时带领学生厘清生活用语与数学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学生就能在认知冲突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苦练内功,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掌握数学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灵活地引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避免它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教师的教学用语要严谨规范

生活用语有约定俗称的成分在里面,如别人的话一出口,我们就能明白他说话的意思。例如,计算退位减法从高一位退一当十时,我们经常通过生活用语中的“借”进行教学。可生活中的“借”是可以借的,也可以不借的,并且生活当中的“借”是要还的。在一次教学中,一名学生就反驳道:“老师,我爸有时向人借钱,有人就不借给他。”是呀,生活中的“借”有着太多的生活内涵,且生活当中为什么要“借一当十”呢?如果學生借助生活经验认为“借一当一”的话,就为我们教学数位造成了阻碍,这些在我们当初预设数学教学生活化时并没有细细思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时,要多考虑生活用语与数学术语的差别,因为过于生活化、随意的教学用语容易造成歧义,阻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教学《认识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课桌面与黑板表面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明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从而引入面积的教学。生活中如果要比较桌子与黑板的大小,人们自然也必定会想到是对两者的表面大小(即表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所以,课堂上,学生就会表述为“黑板比课桌的面积大”“课桌比文具盒的面积大”。是的,在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教师能明白学生所表述的意思,可教师能放任这种口语化的表述吗?这时,教师应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生活化表述的不精准性以及对以后教学埋下的隐患。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指面的大小,这样可使学生从精准规范的表述中更深刻地理解面积的含义。因此,在学生表述时,教师应强调:“黑板表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大,而不是说两个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因为两个物体的大小比较是指体积的大小比较。”这样教学,可为以后教学体积以及表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避免学生混淆这几个概念。另外,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不仅要在自己身上体现,而且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言语表述也应及时予以纠正和严格要求。

四、适时归纳抽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分析与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新知。可创设情境只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数学教学绝非只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是要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一年级《比多比少》一课时,教材上的例子是比较两个小朋友手中8个绿花片与13个红花片谁多谁少的问题。同时,教材把8个绿花片与13个红花片都画了出来,并以一一对应的形式呈现。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数一數或圈一圈的方法得出比较的结果,这样教学只会让学生懂得比较8个绿花片与13个红花片谁多谁少的问题,而对于“比多比少”问题的实质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学生对绿花片与红花片进行数一数、圈一圈之前,教师应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是怎么摆放的,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一个红花片对应一个绿花片排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明白把红花片与绿花片一一对应之后,红花片减去与绿花片同样多的部分,红花片多的部分就是绿花片少的部分。然后教师让学生比较10本连环画与7本故事书谁多谁少的问题,并且不再呈现图片,而是引导学生回忆刚才比较红花片和绿花片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应从10本连环画中拿出7本与故事书一一对应,这样剩下的部分即为连环画多出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到抽象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应有自己简洁、抽象的别样魅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高效、有数学味的教学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应引导学生厘清生活用语与数学术语之间的区别,莫让生活用语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应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抽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向纵深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学味数学教学生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