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小城镇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Small City”,即“小城市”;另一种是“Little Town”,即“小镇”。①自1565年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作为第一座小城镇在北美大陆诞生以来,美国小城镇展开了其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回顾美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洞察推进其发展的动力体系,对当代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小城镇主要集中于东北海岸地区。早期小城镇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其居住人口以欧洲白人移民为主。
美国早期城镇聚集于东北海岸地区主要原因有二:区位优势、交通不发达。首先,独特的区位优势,早期移民主要聚集于此与欧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形成东北海岸城镇群。美国东北海岸地区濒临大西洋,是欧洲人跨越大西洋登陆美国最近的地方。聚集于东北海岸地区的欧洲移民利用便利的海上交通与欧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出口原材料,进口制成品。在与欧洲国家贸易过程中,纽约、费城、波士顿等港口城市逐渐兴起,并逐渐带动周围小城镇发展,形成早期东北海岸城镇群带。其次,由于交通工具以及交通网络体系欠发达,人口向美国中西部内陆迁移困难重重,迫使大量人口聚集在东北海岸地区。
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方式也随之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先后出现了“运河时代”“铁路时代”。交通方式的发展带动了人口、产业的迁移,美国的小城镇得到了长足发展。
由于美国水域资源发达,加上水上运输成本较低且运货量大,19世纪40年代左右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开凿运河。连接纽约和五大湖地区的伊利运河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加快了美国东海岸与中西部的货物运输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②方便快捷的运河交通推动了五大湖地区与东北海岸地区的贸易往来,人口开始由东北海岸地区向五大湖区迁移,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形成以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阿尔巴尼为中心的五大湖地区城镇带。
从19世纪40年代到内战结束,美国的铁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铁路体系。19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与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在南北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对资源及土地需求量增大,仅有的水运航道与未形成完善体系的铁路运输系统难以负荷,急需开发和利用分散各地的物质及土地资源。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Pacific Railroad Act),开始修建由东部地区通往西部地区的铁路网。1862年,林肯政府组织修建第一条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全程长2000英里,由东部到西部只需6天。贯穿东西的铁路网改变了一切,打破了时间与距离的阻碍,火车为沿途荒芜的地区带来了文明、人口,城镇沿着铁路网一座又一座地发展起来。近一年的时间4万人口迁移至位于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同期,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Homestead Acts),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要求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只需缴纳10美元的登记费便能在西部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宅地法》慷慨的土地政策,大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刺激了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在原本荒凉的大平原和草地上建立了牧场、农场、工厂、矿山和城镇,促进了西部大开发,坐落于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与此同时,铁路的修建与运营对钢铁、煤炭燃料等矿物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880—1897年,钢铁产量由127万吨增加至727万吨。③矿物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与工矿企业逐渐向矿物资源丰富地区流动,推动了大量工矿城镇的产生。如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丰富煤矿得以开发,推动了以匹兹堡为中心的工矿城镇带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用电力代替蒸汽动力,内燃机得到发明与应用,美国正式迈入汽车时代。汽车的快速普及与高速公路的修建改变了居民对空间、时间与距离的传统概念,位置、交通等因素不再成为居民选择住处的首要影响因素。④另一方面又因中心城区“城市病”等问题蔓延,这一时期位于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镇得到极大的发展。
19世纪90年代,美国引进汽车制造技术。由于钢铁供应充足、石油资源丰富等原因,美国汽车工业虽起步晚,但发展比欧洲各国迅速,成为世界的“汽车王国”。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创办,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其生产成本。从1908年到1929年,汽车的单价由最初的850美元下降到260美元。美国汽车登记数量从1900年到1920年由8000辆上升为924万辆,平均11人就拥有一辆汽车。从1920年到1930年,汽车登记数量上升为近2700万辆,平均4.5人便拥有一辆汽车(见表1)。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援助公路法》(Federal-Aid Highway Act),授权修建州际公路系统,计划在全国铺设长达4.1万英里的州际高速公路。汽车的普及与公路的修建增加了城市与郊区之间流动的便利性。1900—1910年和1910—1920年,城市中心人口的增长率为35.5%和26.7%,同期郊区的增长率为27.6%和22.4%。然而20世纪20年代以来,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长率下降至23.3%,郊区人口增长率上升至34.2%,高于城市中心近11个百分点。⑤
同期,中心城区因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工业与人口大量聚集,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一方面,居民生活环境卫生问题严峻、住宅紧张、物价上涨、交通堵塞、抢劫犯罪、文化冲突等一系列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城市病”的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工业大规模地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增加,而城市中心地价不断上涨,阻碍了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与公路体系的完善为工业区和居住区向郊区迁移提供了可能,大量工业基地开始向面积辽阔、地价较低的郊区搬迁。中心城区问题严峻,加上大量就业机会随着工业一同迁移至郊区地段,人口开始大量向郊区涌入,促进了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的蓬勃发展。例如,华盛顿特区的卫星城镇有位于马里兰州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弗吉尼亚州的弗雷德里柯丝堡(Fredericksburg);纽约的卫星城镇有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Bridgeport)、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Bethlehem);底特律的卫星城镇为密歇根州的安娜堡(Ann Arbor)。⑥
美国早期人口稀少,到1790年人口总数也才达到390万人,其中白人320万、黑人70万。⑧由于劳动力短缺,北美大陆大量疆土无法开拓,只有少量的城镇聚集于东北海岸地区。
表1 美国1900—1935年登记机动车数量
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时,仅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隶属于美国领土,总计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先后将除13个州以外的大西洋沿岸土地划分给美国,美国国土面积由原来的80万平方公里上升至230万平方公里。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从此走向领土扩张的道路,向现在的中西部地区大面积的扩张。1867年,美国国土面积达到93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开拓土地、开发资源、创造财富。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专门的“移民法案”,以优厚的移民待遇和大量的机会吸引着大量欧洲移民,对欧洲移民迁移至美国产生一种拉力。
同期,欧洲国家由于人口数量飙升,导致工厂与农场劳动力过剩。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期,欧洲人口总数由1.4亿上升到2.5亿,人口增长率约为8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总数上升为4亿。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8世纪50年代供1人居住的土地,到20世纪早期要供养3人,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载力。另一方面,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发达国家顺利完成工业革命,俄国等东欧国家也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欧洲各国原有的社会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欧洲农村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瓦解,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欧洲社会的动荡局面迫使欧洲人远离母国,前往社会稳定且有大量发展机会的美国。
美国联邦政府一系列优厚的移民政策、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大量的发展机会所产生的拉力与欧洲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所产生的推力,促使几千万欧洲人跨越大西洋移居至美国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1820—1860年,移民至美国的人数为500万;1860—1890年,移民至美国的人数超过1000万;1890—1933年,移民人数达到2200万。⑩与此同时,由于移民数量的持续增加,土地需求量不断上升,城市用地日趋紧张,部分移民迁移至美国非城市地区,为美国小城镇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首先,移民大多数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年龄基本在15~45岁之间。由于移民需经历海上长时间的颠簸才能到达美国,幸存者多为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壮年。其次,移民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使美国受到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前沿知识的滋养。移民将欧洲先进的科技、知识与美国丰富的资源、机会结合,大大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小城镇的繁荣发展。
在欧洲,工业的发展对小城镇所起的是“催化”“推动”“促进”作用。欧洲很多城镇在封建时代早已形成,随着工业的发展,它们只是逐渐转变社会发展模式与社会功能,最终由以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农业城镇转变为工业城镇。然而于美国而言,工业的发展是“孕育”“生产”了一大批“工业城镇”。美国早期小城镇集中于东北部海岸地区,内战前东北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时,美国大部分土地还处于荒无人烟的状态。落基山脉以西至太平洋沿岸的美国西海岸地区,位于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以及密西西比河以西等地均为一片荒凉,大片面积等待开发利用。
两次工业革命带动了美国工业的发展,美国从马车、帆船时代逐渐进入蒸汽、电力时代,彻底改变了美国社会发展的动力能源结构。早期的牲畜力和水利迅速被蒸汽和电力所替代,后者成为新的社会动力能源。此后,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石油等矿产资源的中西部地区被开发及利用,矿区的建立以及采矿工作人员的集中,逐渐形成工矿城镇。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环绕美国密歇根、明尼苏达、威斯康星三州,其周围的铜矿不仅储量大,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苏必利尔湖沿岸涌现大量新兴工矿城镇。美国著名的铜矿之乡(Cooper Country)地处密歇根上半岛,由基威诺县(Keweenaw County)、巴拉加(Baraga)、霍顿(Houghton)、奥塔纳哥(Ontonagon)以及马凯特县(Marquette County)部分地区所组成,这些城镇便是因铜矿的开采与利用孕育而生的小城镇。
在欧洲,虽然交通设施年代已久且较为老旧,但各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往来。工业革命后,也只是对原有公路、铁路等交通体系进行修葺和改造。与欧洲不同,早期美国除了东部海岸地区有较为完善的公路以及铁路交通网之外,大部分地区交通不畅。交通网络的欠缺严重地阻碍了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的发展,严峻的形势逼迫美国大面积发展水上交通、公路交通以及铁路交通。随着交通网络的建设,沿线兴起大量的“交通城镇”,这些城镇便是交通网络发展的产物。
美国河流、湖泊体系发达,水域广阔,且水上运输成本较低、运输量较大。19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开发运河,将湖河连接。运河的开凿推动了沿岸大量城镇的产生。19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Pacific Railroad Act),1963年1月太平洋铁路开始投入修建。这是第一条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为美国西部地区带去了人口和发展机会,大量的铁路城镇沿铁路干线而生。20世纪初,美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福特公司为美国人提供了廉价而又实用的汽车,汽车很快在美国普及起来。汽车的普及推动了美国公路体系的规划与发展。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援助公路法案》(Federal-Aid Highway Act),提出修建州际公路。到1997年,美国公路总长为635万公里。公路体系的完善和汽车的普及,带来了人口郊区化,涌现大量郊区城镇。
首先,在人口方面。建国初期,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国会呈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Report on Manufactures),论证了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并鼓励有技术专长的外国人移民至美国。在其报告中还提到:移民不但是增加美国人口数量的主要来源,并且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充沛及高水平的劳动力。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鼓励外来移民的《移民法》(Immigration Act),并于1869年实施,对外国人移居美国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力,大大地刺激了外国人移居美国。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资料显示,1820—1924年,有高达3464万人移居美国,其人口数量是1790年的9倍。人口的增长为美国城镇的开发、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在交通方面,19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先后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Pacific Railroad Act)和《现金补偿法》(Workers’ Compensation Law),支持修建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打破美国东西隔绝的现状,大力开发西部地区。随后,为改善洲际道路,完善公路交通系统,《联邦资助公路法》(US Federal-aid Highway Act)于1956年通过。铁路与公路的建设为人口的迁移带来极大的便利,铁路城镇与公路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大批地出现。最后,住房政策方面的倾斜,客观上促进了郊区城镇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受到了重创,罗斯福政府开始改革联邦住宅政策。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国民住房法》(National Housing Act),并成立公共住宅管理局(Public Housing Administration),将购买住房的首付降低至总价的10%,按揭期限延长为25~30年,利率下降至2%~3%。联邦政府的住宅贷款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资本对住宅建设的投资,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1939年美国仅有51.5万套住宅投入建设,到1959年上升为155.5万套。住宅贷款制度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而社区评估制度将房地产的重心推向郊区。美国公共住宅管理局将全国社区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贷款制度。A等级社区为新建、公共设施与环境较好的社区,一般建立在郊区,其居民贷款偿还能力高。房产公司为确保其投资的安全,将资本大量投向郊区,促进了郊区住宅的繁荣发展。
美国敢于挑战新事物、勇于创新、无所畏惧的社会主流文化精神对美国中西部地区城镇的崛起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样也是因为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美国的城镇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领风骚。
首先,美国重实际、勇创新、敢开拓的社会主流精神。美国人拥有这一种社会精神是各种因素作用的成果。早期的欧洲移民,到达北美新大陆之前,首先需要战胜的便是远渡重洋的困难。在到达北美新大陆之后,面对荒芜的大草原,他们必须开荒、打猎、搭建房屋、战胜恐惧、征服自然。也正是早期这严酷的环境,使他们形成了求实的态度,富于创新、敢于开拓的社会精神。一座又一座小城镇在美国西部荒芜的大平原崛起与发展便是美国冒险与创新精神的完美诠释。其次,美国城市社会文化的高度异质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外来移民是美国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城市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流血冲突等暴力事件屡见不鲜。美国城市社会高度的异质性和动荡性,促使大量白人上层和中产阶级搬离中心城区,绵绵不断地向城市郊区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若干关于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针。1978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方针。1980年,国务院在通过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纪要》中指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根据维基百科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见图1),虽与改革开放时期相比城镇化率有明显增长,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因此,以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为基础,借鉴美国小城镇发展经验,对研究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小城镇发展经验表明,不能盲目建立城镇,必须走产业带动城镇发展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城镇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许多城镇都是产业发展的产物。例如江苏南通唐闸镇,因纺织制造产业的发展而崛起;广东东莞常平镇,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产业发展所带动的结果。但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东部城镇发展普遍快于中西部的原因。
图1 中国1949—2017年城镇化率变化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经济支柱,解决我国城镇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我国的产业布局,以产业均衡带动城镇的均衡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实力较为薄弱,上规模的产业较少,应从以下三方面推动中西部城镇产业的发展。第一,政府可允许开发商长期租用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土地,并通过实施贷款、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商将资本投入西部小城镇,同时取消东部、中部地区相关的产业投资优惠政策。第二,确定中西部小城镇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与中心功能,建设具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根据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特点可大致将其划分为交通干线地区、旅游地区、工矿资源开发地区、农业人口稠密地区以及边远不发达地区五类。对于交通干线地区,应发展商贸流通性小城镇,利用其交通优势,发挥其商品集聚与扩散效应;对于旅游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利用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型自媒体网络进行宣传,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对于工矿资源开发地区,应改变单一的工矿开发模式,可与相邻地区形成工矿加工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工矿小镇;对于农业人口稠密地区,应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集聚功能,在特定的地理范围之类,形成一定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出口的产业链,建设自产自销的农业小镇;对于边远不发达地区,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基础设施为主导,有重点地发展部分小城镇,引导过于分散的人口向其靠拢。第三,借助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小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呈二元畸形结构发展,极少数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已发展至较高程度,其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分布密度较高,且辐射范围广、辐射能力强。但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因此,应合理利用与发挥城市产业的辐射功能,带动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美国城镇的崛起与其交通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高度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网以及低价格高质量汽车的普及,是美国郊区小城镇、偏远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支撑。
我国交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铁路、公路以及航空事业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私人汽车也逐渐普及。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与美国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据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铁路里程总长121000公里,而美国在2014年铁路里程便已达到219200公里。在民用航空交通方面,截至2016年,中国民用飞机数量为5046架,民用飞机场数量为215座,其中仅有80座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不到总量的40%。而美国拥有民用飞机数量超过21万架,民用飞机场数量高达5136座。此外,我国交通设施的发展也不均衡,主要围绕大、中城市发展和布局。各类交通设施在大、中城市的集中发展,强化了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发展资源的不均衡,小城镇发展机会越来越少,极不利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根据美国交通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小城镇交通发展现状,应推进我国小城镇“外联内通”的交通干线建设。对外,应加强小城镇与相邻城市、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的建设,促进城市、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中间枢纽,应全面发挥其枢纽作用,利用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各类资源尤其是农业资源的流动,实现城市带城镇、城镇带农村的共同发展;对内,应加强小城镇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在我国,除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之外,一般小城镇都缺乏相应的公共交通体系。其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以摩托车、自行车为主,存在大量的乱停乱放等影响镇容、交通秩序等问题。加强小城镇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一方面,为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其生活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可一定程度减少居民使用各类私人机动车,缓解小城镇各类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推进其城镇规划的发展。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为推进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全国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为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劳动力基础,一座又一座的小城镇拔地而起。
美国小城镇发展经验表明,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是美国小城镇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人口与资源不断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聚集。究其原因,其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差异较大,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差距明显。大城市具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居民享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而小城镇在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上却远远不如,客观上导致了一部分小城镇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迁移。因此,政府要完善公共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引导城镇人口合理分布。通过加大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公共资源配置政策倾斜力度,加快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公共资源配置政府责任清单等制度,加强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注释:
①关为泓.基于中美小城镇比较的中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②PaulL.Knox.Urbanization: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geography.prentice-Hall, Inc.1994.
③苏敬之.美国铁路历史与现状的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978(2).
④James Borchert.Residential City Suburb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uburban Type,1880-1930.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1996.
⑤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2002(6).
⑥Satellite town in United States[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tellite_town#United_States.
⑦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EB/OL],https://www.fhwa.dot.gov/ohim/summary95/mv200.pdf
⑧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1).
⑨钱皓.美国移民大辩论历史透视[J],世界历史,2001(1).
⑩钱皓.美国移民大辩论历史透视[J],世界历史,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