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做玉雕艺术的时代传承者

2019-04-10 11:00张新朋
天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传统

[中图分类号] J32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9)12-0028-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新朋.更新观念,做玉雕艺术的时代传承者[J].天工,2019(12):28-29.

一、传统玉雕文化发展概述

玉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具有极其悠久的传承历史,千百年来,其文化意义、艺术价值不断充实、丰富,已超越了行业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据历史学家研究,从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开采玉石,制作玉雕,用玉石加工制作礼器、饰品,玉石因为它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而被中国人所喜爱,这是中华玉雕文化最初的内涵,也是玉雕的本质属性。

传统的雕刻工艺,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玉不琢不成器”,工具也是玉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玉雕的物质属性。在金属工具发明之前,玉石使用间接磨制的方法进行雕刻,这样费时、费力,作品的精度也远远不够,因此,原始的玉雕作品,风格大多古朴、笼统,成为重要的艺术特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技术、理念不断进步,玉雕的艺术价值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而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原料数量不断减少,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玉雕作品价值的不断攀升。因此,只有高官贵族才能拥有。纵观玉雕行业发展史,作品的价值始终处于上升状态。

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玉雕文化由于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以及文人墨客的推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根深蒂固,尊玉、爱玉已经成为最显著的民族心理,玉石也衍生出多重含义。玉是通神的灵物,是国之重器,是君子品德的象征,又是君王权力的体现……种种意义,都根植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影响着玉雕从业者的创作之路。

玉雕行业有一句老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句话体现了玉雕的文化意义对匠人深深的影响。概括地说,在制作层面,玉雕的文化意义大概有吉祥如意类、家和兴旺类、事业腾达类、招财辟邪类。这些都是消费者在佩戴和收藏中非常喜爱的主题类型,在平常的雕刻中,笔者对这些文化符号的应用也多有实践。

例如,《带子上朝》这件作品用翡翠材料雕刻而成,巧妙地利用了翡翠的天然颜色,绿色用龙身,白色做龙首,完美展现作品之大气。而在作品《英明神武》中,主体部分以三彩翡翠雕刻而成,黄色做鹦鹉,绿色做如意,体现颜色之区分,用俏色来完成作品之大气,文化内涵深厚,是收藏的佳品。

总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玉雕已成为自然与人文最完美的结合体,玉石是大自然的精美馈赠,也是中华文化最集中的载体,具有双重意义。中国人喜爱玉雕,因为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这其中有对故乡的怀念,有对文化的热爱,还有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而这些特征,也恰恰是中华民族人格的构成部分,文化与美学、艺术与思想巧妙结合,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传承千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玉的灵性与独特特征,也不断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铸就了许多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堪称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的精神载体。

二、新时代,新传承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社会面貌的发展,玉器行业也日新月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玉雕文化也在当今时代不断充实、丰富。因此,作为玉雕师,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储备,在发展中认识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走以前的老路子。

创新与继承是同一过程的两大环节,作为从业者,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玉雕事业,基于传统题材,从变化的时代细节中寻找启发,不断创新,使玉器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从而丰富和发展玉雕文化。

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雕工越来越精细,作品的表现手法也变得更加新颖、更加生动、更加逼真,玉雕师实现自身想法,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首先,在这样一个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玉雕师要重新认识玉雕的工艺水平和材料属性,一些在传统社会不能完成的创意、难以开采运用的玉料,如今正在变得有可能,玉雕师必须充分认识,及时把握这一趋势,积极创新,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最新工艺水平和发展方向的作品,用玉雕记录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对待传统玉雕业,全方位求新求变。例如,要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思路,打造全新的行业生态,创作更好的玉雕作品。

创新离不开继承,千年玉文化中有许多难能可贵的精神需要我们发扬光大。作为新生代玉雕师,应继承前辈大师的艺德、风骨、匠心精神,唯有这样,自己的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条件,借鉴世界各地的工艺美术长处,拓宽视野,博采众长,赋予玉雕文化更多的跨界魅力。

笔者从事玉雕制作和创作二十多年,深深地感受到,对玉雕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丰富、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创作出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玉雕作品。为此,笔者尝试将现代审美和古代工艺巧妙融合,使得作品既有传统特色,又不失时尚之美。例如,坚持以传统题材、吉祥美好的符号为创作元素,结合现代人的佩戴习惯、审美需求,改良玉雕首饰,以更好地适应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品味。

如今,多数人的审美能力正在提升,给玉雕行业带来许多新的商机。例如,前段时间热销的宝宝佛、宝宝观音悟道、现代龙等玉坠,都是传统题材与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作为玉雕师、设计师,必须要以此为努力方向,顺势而为,巧妙创新,才有出路。

另外,玉雕文化的新内涵,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一脉相承。玉雕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扮演着一种高尚、美好、纯洁的角色,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创作玉雕作品,等到几百年之后,也要让如今的时尚品成为未来的文化经典,让玉雕文化薪火相传。

总之,我们对玉雕作品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样才能设计和创作出更好、更新的作品,要懂得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技术的提炼和完善,要善于想象、联想,将时代精神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梳理中国玉雕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玉雕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人对玉雕文化有着很深、很特别的情感,这种感情在任何时代都不容亵渎,这是身为玉雕师必须具备的底线思维。

最后,要使玉雕文化在新時代发扬光大,玉雕从业者要有工匠精神与独特思维,不能一味地模仿、借鉴,而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与艺术风格,这些都离不开对传统作品的总结、继承。唯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发扬中国玉雕文化,必须深入浅出,对传统文化挖掘得深,对于表达形式,则懂得创新、简明、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梁帅.立足传统玉雕文化传承推动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以邳州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为例[J]. 2014(5):165.

[2]吴冬玲.科技文化视域下江苏传统玉雕艺术的保护和传承[J]. 智富时代,2018(1).

[3]林海芳. 传承优秀文化,彰显东方美韵:浅谈玉雕造型设计和制作[J]. 雕塑,2015(3):64-65.

[4]胡书刚.传承繁荣玉雕文化与市场[J]. 上海工艺美术,2012(2):22-25.

[5]郭杰,罗理婷.非遗保护体系下玉雕篚传承与发展[J]. 文化月刊,2017(z4):143.

[作者简介]

张新朋,男,汉族,生于1980年,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人。现为新密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高级、一级工艺品雕刻师。1997年跟随赵国安大师从事玉雕行业至今。

(编辑:刘莉琴)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传统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少年力斗传统
二石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