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成效与机制研究

2019-04-10 12:43徐敏娜
时代金融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成效机制

徐敏娜

摘要:民主改革六十年来,西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推动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西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落实;各项教育指标稳步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平稳提升;内地办学成效显著;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教育扶贫 成效 机制

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年来,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幅提升,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西藏自治区把教育摆在了民生工程首位,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及措施的出台解决了农牧民和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教育“三包”覆盖范围从最初的重点中小学扩大到目前的学前至高中教育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学龄前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免费教育,西藏已经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转变。

(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落实

2015年,西藏教育总经费1,919,434万元,比2014年增长12.54%,比2013年增长59.06%,教育投入逐年增长。2018年,全区教育事业经费年初预算核定数为171.75亿元,同口径比2017年预算数143.17亿元增加28.58亿元,增长19.96%。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三包”政策年生均标准再次提高240元,2019年预算安排教育“三包”经费达到22.38亿元。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促使西藏教育事业走上了均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二)各项教育指标稳步提升

全面实施农牧区两年、城镇三年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学前教育毛入园率61.49%;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4.47%;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加强,高职高专院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74个,年培训达3万人次。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全区有普通高校6所,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2个本科专业覆盖12个学科门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45%。①

(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全面改薄”工作实施以来,中央对西藏下达专项资金40.1亿元,实施校舍建设、设备配置和信息化建设等。规划五年内建设校舍156.4平方米,购置计算机23426台,课桌椅15.9万套,图书270.3万册,实验仪器设备11.9万台。截止目前,累计投入教育基本建设资金111.7亿元,西藏大部分中小学校舍已经改建成砖混、框架结构,并配套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农牧区中小学D级危房全面消除,“教工之家”覆盖面达80%。

(四)教育教学质量平稳提升

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适时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备课、说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带动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即便是农牧区、高寒边远地区的适龄儿童也能利用校园网所提供的藏文、汉文、数学等学科的课件,即时共享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援藏的对口支援院校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分享给受援单位,西藏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五)内地办学成效显著

1984年,党中央为帮助西藏培养更多的人才,制定了“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举办西藏班”的重大战略决策,着力解决了西藏教育落后问题。35年来内地办学不断深化,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现有21个省市78所中学举办西藏班(校)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7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累计招生11万人,坐落在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获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内地办学已经成为西藏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西藏各类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达40项,年资助学生达150万人次,覆盖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资助金额达23亿元,真正实现了应助尽助。2017年,西藏又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实施免费教育补助政策管理办法》。对西藏户籍计划内录入的、在西藏内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高等学校(含民办院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子女实行免费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有效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西藏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

西藏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和中部、东部地区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学校办学“硬件”不足,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目前,部分偏远地区学校还未达到标准化建设,电、气、饮用水等还没有落实到位,这些都需要补足和完善。二是学校“软件”存在一定的短板。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整体素质不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極度匮乏,尤其乡村教师因为基层学校工作环境条件恶劣、薪资待遇缺吸引力导致流动性较强。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学生分数较低,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内在动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四是职业教育办学目标不明晰。专业设置和当前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够,也没有可以竞争的特色优势。五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由于科研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使得科研人员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驱力,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三、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研究

(一)加大教育投入,切实保障受教育机会

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为主,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实现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机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优惠政策和措施,尽快补齐教育短板,增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能力,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投入连年增长。

(二)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双语教学研究、教材编译及教学资源开发;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发展民族区域特色的优势专业;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师使用的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援藏学校依托互联网平台,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受援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的教学模式,从而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从教行为。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扶持教师队伍建设最紧迫的领域。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国家、自治区、地市、县、学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改善教师住房生活条件,将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纳入全区各级住房保障体系,改善教师待遇从而激发基层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教学名师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对在偏远地区、农牧区长期从教、有卓越贡献的教师的奖励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四)继续推进“组团式”教育对口援藏工作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式实施了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西藏通过每年选派400名骨干教师、中小学校长(园长)到内地学校进行挂职培训、跟岗学习,提升了受援學校的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这种援藏方式不仅促进了西藏教育的发展,还促进了民族大团结,极大地激发了内部的活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已经成为西藏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建立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习总书记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认真贯彻落实西藏十项维稳措施,深化反分裂斗争教育,抵御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完善维稳监督机制,同时健全舆情处置工作机制,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化解负面舆情信息。加大对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的监督,将维稳工作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着重建立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教育系统维稳长效化。

四、结束语

立足新时代,面向未来,西藏正努力建设成为教育强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凯,吴霞.西藏教育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西藏教育,2018,(3):13,16.

[2]张佳芳.西藏自治区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7,(6):33,34.

[3]徐姗姗.新时期教育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J].中国藏学,2018,(3):133,144.

注释:

①http://www.xizang.gov.cn/zwgk/ghjh/201811/t20181121_171607.html西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成效机制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