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通过记游来进行说理。人生要立志高远、全力以赴、不畏艰 险、勇于攀登、建功立业,“务在有补于世”。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志”是前提,“力”是基础,“物”不可或缺。要成功,须做到“志”“力”“物”三者的统一。尽管是王安石出游的心得,但它却道出了一个深刻而带有普遍性的哲理:凡事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关键词】志;力;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游褒禅山记》大家耳熟能详,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名篇。篇幅不长,但影响久远,发人深思,常读常新。其中包含很深的哲理思考,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理论上的诱导和情绪上的感染,确能“有补于世”。《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34岁任舒州(今安徽安庆市)通判时所写的一篇游记。褒禅山,并非名山胜景,它不像黄山景色秀丽,奇松怪石,云海飞瀑,令人心向往之;也不像泰山磅礴雄伟,突兀峻拔,使人襟抱顿开。然而作者游览了名不见经传的褒禅山,写了这篇游记,才使得褒禅山闻名遐迩,流传千古。
游记性的散文,常见的有单纯描绘所见美景奇观的,也有以游为主,以极少的笔墨画龙点睛地抒发自己感慨的。本文却是通过记游来进行说理的,作者有意引读者入理。文章共有五节,除最后一节是补记同游者外,其余四节中有一半篇幅是发表议论的。即使是记游部分,也是轻笔淡墨,而议论处,却步步深入,着重阐明自己富有哲理的思索和探求。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要读者随着他的文章同去游览、观赏褒禅山的自然风光,而是让读者从他的游记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志”——前提
作者在文中指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只有树立了雄心壮志,无论探讨高深的学问,还是创立宏伟的事业,才不会避难就易,半途而废;树立了雄心,認定了目标,勇往直前,百折不回,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至于后悔,可以免于受讥笑。的确,志立则心定,心定则事成。人的一生,要想走向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远大的志向。如果没有志向,没有目标,便犹如大海上没有舵的帆船或者是看不到灯塔的航船,就会在暴风雨里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迷失方向。无论怎样奋力航行,终究无法到达彼岸,甚至船破舟沉。当下有很多人一生忙碌,但一事无成,便是目标不明,志向不清、不坚,导致人生的航船迷失了方向。因此,要想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立下远大的志向,再立即采取行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完满的人生。托尔斯泰也曾说 :“人生目标是指路明灯。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就建立在每个人都有天真的梦之上。”古今中外、先贤明哲,看法颇同。当然,立志固然很重要,但它只是个基础。一个人立什么志、怎么立,也不是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公共的利益,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有了这样的志向,加上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种狭隘的、自私自利的所谓志向,其实是没有价值也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也是无法实现的。
二、“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力”——基础
治学、做事,仅仅有“志”还远远不够。尤其对青年人来说,立志固然可贵,但一定要有过硬的本领,具有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真才实学。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要想成功,还要具备必要的处事沟通的能力、协调应变的能力。这里的“力”不妨做广义的理解,那就是人的体力、智力、才学,身体也是基础,没有良好健康的身体,纵然有天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立志固然重要,目标固然远大,可仍然需要现实的“基础”。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活到老,学到老,一生对知识孜孜以求,学识渊博。他们都热爱体育,重视体育,坚持身体锻炼。毛泽东能够从容畅游长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具有很高的处事斗争的能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都能够高瞻远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没有足够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强健的身体、高明的处世能力,即使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奋斗目标,恐怕也难以遂愿。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由此及彼,展开思考,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三、“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物”——不可或缺
“志”和“力”是前提,是基础。但“物”的重要性毫不逊色。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之所以成为品质高尚、学问高深的人,他们也离不开外“物”的帮助。这里的“物”可以理解为各种有关的客观因素。纵有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抱负,纵有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技能、卓越的才华,但离开了外物的帮助,离开了或者说没有相应支持的客观因素,人的“志”也是难以实现的。生活中的例子不少,鸡蛋孵化小鸡,如没有合适的温度这个外物,这个客观因素,显然也不会成功的。农作物生长也离不开阳光。因此,我们不妨作这样的理解,“志”与“力”可看作是主观因素,而“物”则是客观因素。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任何忽视主观或者客观的想法都是错误的,结果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把“志”与“力”理解为内因,而把“物”理解为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重视内因作用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外因。
因此,凡事要取得成功必须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必须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其内涵也不外乎就是告诉人们,凡事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统一。任何割裂、偏颇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历史上有无数的经验和教训都验证了这个观点。因此,我们——特别是有着远大志向的年轻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把这几个关系理解好、处理好、统一好、协调好,这样会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否则会遇到很多的困惑、困难、不解、疑虑,会严重阻碍前进的脚步,甚至导致失败。王安石游山得到的这个收获,其实具有普遍性。万物一理,道理相通,对我们普通人、后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不是空泛其谈,而是王安石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王安石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曾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民政策 ,强化中央集权。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不顾顽固派的攻击,坚持推行新法,毫不动摇,这正是他不畏“险远”,追求“非常之观”的精神体现。显然,王安石“志”“力”兼具,失败就失败在“物”上,这一点也印证了“志”与“力”固然重要,但“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观点。当然,客观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我们应该努力改变“物”,影响、转化“物”,使之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变不利为有利,高度重视、做足工作,我们就更容易走向成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篇幅不长,但道理深刻,给读者富于哲理的启示,让人受益颇深。当然,文章还谈到了“深思而慎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对我们也很有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任向东,1964年生,山东广饶人,大学学历,东营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