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侃 谢雯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防范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和风险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健康、心理、治疗、生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90%)显著低于对照组(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就医质量,规避危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防范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b)-0229-03
护理风险主要指医院护理过程中发生未知危险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状况,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心理承受力及经济负担[1]。近年来,隨着患儿年龄偏低、治疗不配合等问题突显,儿科科室护理管理方面尤为严重,同时多数患儿的病情易恶化,身体新陈代谢快,使治疗与护理难度增加,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显著率增加[2]。儿科的意外风险事件不仅影响了患儿的康复进程,还容易对医院和主治医生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发生医患纠纷事件[3-4]。因此,在儿科治疗模式改革的同时,必须探索科学的儿科护理管理方式,预防儿科就医风险事件发生[5]。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的13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容易出现的意外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总结儿科护理采用新型防范式干预模式应用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纳入标准:①患儿均进行入院治疗;②患儿的年龄6个月~6周岁;③患儿的患病时间在3周以内。排除标准:①患儿合并肺结核、气管异物或过敏致喘息;②患儿有严重高热;③患儿反复发作内伤;④患儿需要接受治疗内伤;⑤患儿不能配合护理工作。按照接受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观察组中,女24例,男45例;年龄0.8~5.7岁,平均(4.3±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16 h,平均(6.1±1.4)h。对照组中,女26例,男43例;年龄0.7~5.9岁,平均(4.2±0.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17 h,平均(6.4±1.1)h。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儿科护理模式,遵医调节患儿的护理进程,认真完成输液、检查等各项步骤。观察组用风险防范式干预。(1)评估潜在风险。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护理小组,结合患儿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总结。主要因素有:①医嘱较难准确执行风险;②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不严格导致风险;③患儿自身潜在风险。对于以上述风险因素总结合理的预防管理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2)开展风险预防。①遵医治疗风险:强化主治医生的责任意识,加强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在护理过程及时把患儿的康复情况向医生与家属报告。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家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患儿的治疗,确保医嘱执行的准时与质量,降低治疗矛盾事件。在实际执行医嘱中,认真分析医疗方案,若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②技术操作风险:认真执行检查规范,通过当班护理人员自查、小组责任制检查、办公护士核查的原则对护理质量进行规范强化。每日对不规范行为进行通报,对值班人员进行机能教育,提高业务水平;③患儿自身潜在风险:开展多种模式的防风险式教育。将普通的书本教育设计成易于被儿童接受感兴趣的卡片或画册,并让家长熟知,在家长和护理人员的共同沟通下,提高孩子的风险意识。普及护理风险的实践要点,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宣传资料与口头语言宣教。宣教材料适当加入温馨的图画,直观表现风险问题和易发事项,提高知识讲解质量。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尤其是在患儿入院与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家属开展全方位的心理辅导,用成功案例和父母的爱树立成功治疗的决心,让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与风险筛查工作。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治疗护理结束后,邀请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护理质量的评分应用自制的量表进行分析整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治疗、生活护理4项内容,每项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评估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主要有静脉留置针问题、意外伤害事件、给药失误问题等,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健康、心理、治疗、生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90%)显著低于对照组(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在整个医疗行业中,无论是治疗期间还是护理过程,均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事件[6-7]。如果这些风险因素不能妥善快速地解决,则会极大的危害患儿的康复进程及医患关系[8]。其中,医院儿科是护理中易发生危险因素及不当操作的高危科室之一,对护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术要求较高[9]。因此,需要针对儿科护理的高风险因素,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控制,尽可能的减少风险事件,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10]。
风险防范式干预属于一种未现危险而可预见辅助康复方式,通过对高危风险因素的分析总结经验,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可行的风险消除或减小的举措[11-12]。而且,从体系、方式、制度等各方面开展,强化预防风险防范,切实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避免对患儿二次伤害,提升护理质量[13]。在儿科康复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模式,可以减少高危风险因素的出现,提高康复质量[14]。同时,有效的防范模式还能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信心,提高服务积极性,有助于全面落实护理任务,改善医-护-患三者的关系[15]。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后,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健康、心理、治疗、生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90%)显著低于对照组(1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风险防范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强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患儿的治疗、心理评分升高,表明患儿的康复质量也随之提高。只有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之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才能减小,才能保证患儿的顺利康复。因此,减小风险事件的发生,才是确保患儿的就医质量,维护医护患关系的稳定。
儿科科室是医院的重点关注对象,风险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也较高。风险防范式干预减少微小危险因素,加强儿科科室的心理、治疗等护理任务,提升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体验。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大幅提高各方面的治疗服务效果,规避危险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儿的就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金叶,茅晓蒙,陆丽娜,等.住院儿童应用改良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 33(4):281-285.
[2]林玉聪,吴斌.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应用效果评价[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8,52(1):38-43.
[3]宋佳音,郑樱,肖本熙,等.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6):698-701.
[4]顾炜珺,赵列宾,郭薇薇.儿科日间手术开展现状及风险管理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7,20(4):352-355.
[5]王桂兰,林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预防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78-280.
[6]于廣军.规范高危儿随访管理,构建高危儿关爱体系[J].上海医学,2017,40(5):263-266.
[7]郭晓辉,孙艳峰,王江波,等.营养风险筛查对重症肺炎儿童不良临床结局的评估[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3):322-326.
[8]Wu YP,Mays D,Kohlmann W,et al.Pediatric predispositional genetic risk communication:potential utilit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lanoma risk as an exemplar[J].J Genet Couns,2017,26(5):887-893.
[9]姚文艳,王婷,花芸.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与普通病区护士对儿童疼痛认知的调查比较[J].重庆医学,2016,45(30):4267-4270.
[10]陈阳华,何暖坚,刘应波,等.用药指南联合干预措施对儿科呼吸道感染者合理用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852-854.
[11]Daskalopoulou SS,Rabi DM,Zarnke KB,et al.The 2015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assessment of risk,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Can J Cardiol,2015,31(5):549-568.
[12]唐琪,苏维.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774-4775.
[13]李海霞,刘芳,王燕,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神经发育影响的跟踪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9):3102-3103.
[14]刘芸,黄高贵.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果在早产儿超早期康复处置方案指标制定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223-225.
[15]戎艳鸣,张玉侠,楼建华,等.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护理过程量表研制及其信度效度评价[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2):136-141.
(收稿日期:2018-07-19 本文编辑:孟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