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虎守杏林春日暖,龙蟠橘井泉水香。”千百年来,“杏林”是我国中医界的代称,人们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词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德和精良医术。中医离不开中药,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或“本草”(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无论是神农尝百草,还是李时珍著医书,中医药的发掘都起源于人们对生命延续的渴求。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谣里,透露着时间赋予药材的千变万化。人们在感叹本草所富含的药物精华时,也为古人借助自然之力救死扶伤的智慧而感叹。而在本草的背后,还凝聚了一颗又一颗赤诚的匠心,没有他们对本草的默默守护,前人的智慧也许无法流传至今。正如纪录片《本草中国》中所说的:“世间万物顺乎天理,如期而至的灵性,成就了本草神奇的生命,也揭开了医者深藏的良苦用心。”
非遗中的瑰宝——传统中药制作技艺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我国传统药材种类达12807种。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制成中药饮片之后才能入药。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医疗、调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分别采用修治、水制、火制及增添辅料制作等方法,对生药进行加工的特殊技术,其中以炒、炙、烫、煅、煨及火制方法最为常用,故名“炮制”。
对药物进行炮制加工的主要目的有:便于保存,例如植物的干燥;使用的需要,例如鹿角坚硬,需要镑成片,以便于煎煮时获取有效成份;去除毒性,例如白附子等天南星科的植物都有一定的毒性,煮熟蒸透便安全很多;增强药效,例如用明矾处理半夏,可以增强其化痰的效果;改变药性,例如生地用黄酒“九蒸九晒”后变为熟地,凉血之性变为补血之功;去粗取精,例如滑石经过“水飞”,获取到最细的粉末。
几千年来,我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中药炮制方法与技术,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制加工工具。“饮片入药,生熟异治。”中药饮片炮制是我国特有的技术,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瑰宝。2006年5月,中药炮制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草无言,匠心有声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与本草的故事亦是如此。
在神农尝百草的太行山,现已62岁的毋本标仍然坚持像古人那样在大自然中采药。如今规模化种植的本草已逐渐取代了野生本草。但毋本标坚持与山为伴,哪怕残影孤独。有本草的地方,就有倔强的生命、执着的坚守、真诚的付出,这是药工们以生命谱写的史诗。
在江西南昌,老药工刘相保作为中药炮制流派建昌派的第十三代传人,坚持使用复杂费时的水火共制方法,将剧毒的附子炮制成毒性低、药效高的良药。当刘相保小心翼翼地把附子倒入清水,清脆悦耳的击水声回响在空中,让人恍若感受到附子蜕变中迸发出的灵性。五十多年来,刘相保坚持用古法炮制附子。由于过度操劳,他染上了伤寒,伴随着胃疾复发,他已力不从心。可他却说:“我最大的动力是把我所学到的技術传承下去,我不想带到阴暗的角落里。”为了在异地任教,刘相保和老伴背井离乡,生活在仅4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
一代代中药人种植、采收、炮制,辛劳付出和坚守传承。人与本草相互依存,相互抚慰,博大精深的中华医药由此而生,天人合一的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不忘神农氏尝百草,记下药性,拯救世人;不忘孙思邈穿山越岭完成《千金方》;不忘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耗费30年写出《本草纲目》;更不忘在风霜雨雪中俯身屈膝的采药人、在日月星辰中低头斟酌的制药人以及弓腰视察的种药人……勤劳、执着、坚守的中药人赋予了本草生命的温度,让它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并见证岁月的光辉。
本草无言,匠心有声。中药人将他们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本草上。与药相守的日子虽多是沉默的,然心有所念,埋藏的心声也许正如此言:“我等草民,虽未能享受荣华富贵,且盼子孙可从草民之草得以康健,代代相传没有穷尽……”
笔下有药香,悠悠本草情
在中医手里,中药的主要功用是治病除疴,而在我国文人的笔下,中药则有另一番功用。
讲故事 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笔下,中药成了他铺陈故事、渲染情节的道具。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他写了一首《西江月》。吴承恩用中药名描写了孙悟空率众猴反击来花果山捣乱的猎户: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全词用了9个中药名: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把打斗场面写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抒心绪 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中药成了他抒发心情、排解愁绪之物。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曾写过一首《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词虽不长,但却嵌进(包括谐音)多种中药名: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栀子、紫草(知子草)、防风、海藻(海早)、甘松等。全词看似写的是山水、石草、风雨等自然景观,实则是词人借景抒发内心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
诉疾苦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中药成了他痛陈百姓疾苦、心系万民的意象,他曾写过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诗——《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这首诗看似描写药农采挖地黄的过程,实则反映药农生活的艰辛。“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药农起早贪黑挖地黄,只是为了换点口粮,而他们所说的口粮竟是富贵人家喂马剩下的饲料。一味地黄中药,俨然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的滴滴血泪。
传情爱 在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笔下,中药成了传递情爱、表达感情的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冯梦龙巧妙地把枳实、地骨皮等14个中药名嵌入情书之中,不仅展示了他在中药学上的造诣,也借中药名把两个青年之间的绵绵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如中药对联、中医药戏剧、中医药传说故事、中药情书等。中医药在治病救人的千锤百炼中,赋予世人生机,如今更是赢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刮目相看。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