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为急性发病,脑组织局部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本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脑卒中功能障碍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然而由于现实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中国很多家庭正处于独生子女高峰期,他们由于工作、子女上学等多方面的压力,常导致对脑卒中患者存在照护缺失或不周现象。脑卒中患者通过急性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无生命危险,而临床护理人员紧缺,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需要协同护工与护士配合完成,减轻患者家属及护士照护压力,成为现实关注的重要问题[2]。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对于护工满意度较低,为了转变此现象,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护工岗位责任制在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叙述。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00例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和50名护工,男性护工5名,女性护工45名,年龄为44~60岁,平均为(53.6±2.2)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10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64~79岁,平均年龄为(72.5±1.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3.2±1.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入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入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入选患者NIHSS分数均在20分以下。
排除:将出现语言障碍和意识障碍患者予以排除;将不能良好配合者予以排除;将因脑外伤和肿瘤引发的脑栓塞患者予以排除。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家属自行护理或自行聘请护工,并不固定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护工岗位责任制,内容如下:
(1)实施新型护理模式。即1对1,1对2,1对3和1对4,护工管理中心和患者及其家属签订协议,医院创建管理中心,科室与公司主管共同培训,督导护工落实,统一护工服装、住宿、培训以及收费,计划岗位责任方案,统一护工的服务规范以及操作流程,制定考核制度以及规章制度,包含考核细则、礼仪规范等,对护工自身行为予以规范,管理中心对其进行考核[3]。
(2)创建合理护理模式,统一收费标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家庭经济条件选择护理模式,即1对1适用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1对2适用于家庭经济情况良好者,1对3适合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者,1对4适用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者[4]。服务内容包含饮食生活照顾、排泄照顾、睡眠照顾、心理人文关怀照顾等,依据地区消费水平合理收费。
(3)重视培训,提升护工自身素质。①制定培训方案,包含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培训内容包含职业道德、服务、基础知识、自身防护、安全防护、生活护理、卫生护理和操作等。②岗前培训。管理中心组织护工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上课,下课后予以操作练习,护工均需要过关后进行下一项教学,合格后安排护工实习,责任护士和老护工进行带教[5]。经过培训护工了解日常生活护理内容,随后上岗单独照护患者。病区护士长依据自身科室的特征集中培训,并讲解科室护理专业有关知识以及专科技能,包含体位摆放、转移轮椅、喂食技巧以及翻身拍背等方法。
(4)采用责任包干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护工管理核心内容为护工服务质量,通过责任制包干模式和管床护理人员责任制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全方位护理。护理部将护工服务质量加入检查项目中,确定病区护士长参与工作中[6]。护工管理中心实施考核机制,每日予以抽查,记录不良行为,了解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意见,及时进行反馈,每月总结服务质量,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病区护士长和管床责任护理人员对护工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并检查每日工作情况,检查内容为生活护理是否合理、是否进行翻身拍背以及部分康复训练是否正确,及时实施等。
选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总分为100分,评估指标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以及不满意。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提升了老年脑卒中患病率,不单单需要医生精心治疗,还需要护理人员的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以及部分康复护理需要护工参与其中,护工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弊端,由护工公司进行直接管理,护理部统一管理,此种模式存在不足现象,部分护工未通过专业培训进行上岗[8]。
创建有效护理模式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相结合,家属可依据病情、需求以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将过去护工的工作模式进行改变,以往护工在病区会出现抢活现象,并且无固定病房住宿,进而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形象,而新型模式能够稳定护工队伍,病房整洁卫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确保了护工的权益[9-10]。
实施动态护理服务的同时加大对护工的管理力度,转变以往的护理模式,进行动态管理后可提升服务意识,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11]。以往的护理模式保证不了护理质量,不能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严重者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并发症及不安全因素。实行医院规范管理的同时实施岗位责任制,创建有效护理模式,实施明码标价,在稳定护工合法收益的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
实施护工岗位责任制,体现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履行职责,进行护理服务,确定护工任务、护理内容以及护工责任,对护工实施检查考核,主要为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对于不符合要求,且考核不合格的护工需要实施追究制和淘汰制,护工岗位职责可提升护工的服务质量以及积极性[12]。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发病率逐年递增,独生子女家庭存在照护困惑,患者的照护需求市场增大,对护工要求更高,护工将会成为为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培训及管理,建立护工岗位责任制的长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协同专业护理人员更能提升服务能力及水平,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同时缓解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短缺之困扰,从而进一步推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升。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