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南 LI Nan
城镇化是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而乡村正是这一过程的输出者,城镇人口的增长与乡村人口的萎缩即成为一种相伴而生的现象,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尤甚,随着农业人口大量向中心城镇转移,城郊原有乡村的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有些也变得更为支离破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适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城郊乡村的发展应当注重城乡融合,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通过建设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将以往布局过于分散的宅基地化整为零,以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在国家发改委2015年公布的第一批(62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金山是上海市唯一的试点,金山区响应号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和谐”的金山新农村。阮巷村位于金山区漕泾镇西北,距漕泾镇中心3.3km,是上海的城郊乡村[3],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新城郊,金山漕泾乃至阮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新型城镇化的前沿阵地。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农村户数、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自2000~2013年总体上呈现出递减的持续趋势[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城郊农民涌入相邻的镇中心、区中心乃至市中心生活与工作。一方面,政府逐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城郊农业人口放弃农村宅基地在城镇定居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试点政策,引导留守乡村的农业人口在动迁自愿的基础上迁移至集中农居点居住。2014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农民宅基地置换政策的意见》,将高速铁路、公路、高压走廊沿线等地的农村优先纳入宅基地的置换范围。2015年,漕泾镇政府为顺利实施向家坝±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相关村庄的动迁工作,阮巷村即为集中的动迁安置点之一,也是漕泾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试点。由此,金山区开始了试点探索城郊乡村农民跨村异地安置、归并宅基地集中居住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路。
将原先零散布局的农村宅基地置换至中心镇周边或未来中心镇、集镇周边,并转变为集中农居点,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及产业创新、多产融合等腾挪空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居住水平,使农民享受到城镇周边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化与集中化配置,减少社会公共资源的离散化与浪费[5]。由此,引导城郊乡村农民置换宅基地集中居住,成为了目前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图1 用地分期图
图2 基地水系分析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应加强乡村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连通河湖水系,恢复河塘行蓄能力”[2]。阮巷村农居点选址于朱漕公路以西,阮巷村村委会以北,牛桥港河以东地段,南北两期用地(三期约3.02hm2、四期约4.83hm2)以绿化带隔离(图1),基地现状为耕地、鱼塘及部分保留的农宅。据基地2003~2015年历年卫星地图可见,基地内原有水网丰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内的自然河道逐步被人为填埋,原有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用低影响开发(LID)[6-10]的理念介入最初的规划设计,本着对河道水系进行“生态修复”[10]的原则,在保留大部分现有河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河道,并新增部分河道,使基地内水系沟通成环成网(图2)。河道水系的生态修复方案拟按照“生态廊道”的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除去恢复河流的地貌学特征之外,还包括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恢复生物多样性等(图3)。在合理配置水资源方面,我们在基地水网的北、西、南3处河口设置3处口门(水闸)以控制基地内河道水位,使基地内的河网成为一处巨型储水容器,一次可调蓄水量增加约4 950m3,远超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单位硬化面积蓄水量指标的要求(250m3/hm2硬化面积)。一方面,基地内修复的河道水网控制了径流总量,缓解了外河泄洪压力;另一方面,还作为一处天然的储水容器,为农居点提供了景观用水及生活用水,通过设置雨水净化装置,河道内蓄积的雨水可用于冲厕、绿化浇灌、洗车、冲洗地面等。
图3 河道生态修复策略
图4 生态型河道断面
恢复的河道水系使阮巷变为一处海绵乡村的同时,还将基地内的景观主轴与生态主轴自然而然地架构起来。水系不仅根据河道的原有位置进行修复,还营造出原有的自然形态与自然地貌特征,水面宽窄相间,河底深浅不一,浅滩和深潭的错落为水生物营造了多样的生存环境。自然曲折的生态型护岸构建了水、陆生态系统之间沟通的廊道,植物可以在此生长,鱼类可以在此产卵。沿河道两侧布置的植草沟或下凹式绿地,不仅作为雨水流入河道之前的“过滤器”有效地控制了径流污染,还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小型的生态湿地景观(图4)。
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生动概括了水乡村落的基本意象,层叠参差、前后错落、无序而又有序的坡屋顶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处处组团,配合着近处远处曲折缥缈的水系,似乎在向观看者传达出某种隐隐的乡愁(图5)。规划中,我们对于乡村聚落的理解也源于这种基本意象,设计将村落划分为20~30户一组的若干组团,各组团顺应各自地形、地势或河道走向,有意无意间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方向以及小空间的围合感。组团间以树木、河道分隔环绕,塑造出一种疏密相间、自然生动的画面(图6)。
由于置换宅基地建设集中农居点的初衷即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因此,“节地”成为规划中一项必须落实的重要指标。这不仅要求每一农宅或宅基地的面宽要有一定的限制,还要求规划在总体上必须是“节地”的。设计将传统“一宅一路”的行列式布局变化为“两宅一路”的单元式布局,在满足均好性的前提下,采用机动车南北入户的方式,从而在总体上减少了道路用地及住宅南北间距,并增加了排间绿化空间,做到了人车分行(图7)。
为村落配套必不可少的还包括乡村公共活动中心,集中设置于基地东北角面向朱漕公路一侧,便于与东北侧其它村落共享。公共活动中心设置有丰富的功能,满足周边农民操办红白喜事、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以及进行娱乐、餐饮等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图8)。
街巷空间是联系村落内部空间的纽带。规划首先在基地内设置了第1层次的街巷系统——环状车行道,以将村落的南、北、东3个出入口联系起来。青石板铺砌的车行道蜿蜒曲折地绕行于组团之间,一方面,表达了“乡间小路”的设计意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步行优先”理念的尊重与认同。与此同时,曲折的青石板路也为整个村落提供了富有趣味的观察路径。组团间正交或斜交的对位关系,塑造出有别于车行道的第2层次街巷系统——宅间路,也即入户车行道,宅间路呈环状或鱼骨状与环状车行道相接。最后,在组团单元内、农宅间、水系边,设计组织了第3层次的街巷系统——网状步行道。2~3m宽的步行道穿行于水系边的绿化、农宅间的夹巷、组团单元内的排间,在整个村落内织就了一张步行网络,村民可以在此晨跑、漫步、欣赏水岸风光或踱步至友人家而无车马之喧。网状步行道在水岸边、街角处局部放大为可供人休憩的节点或小型广场,忙碌了一天的乡邻们傍晚可在此下棋、聊天(图9)。
院落空间是构成水乡村落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江南民居中,宅宅相连,院落(或天井)成为每户采光、通风、排水的重要功能承载物,因此,院落或天井也固化为人们对传统村落的场所记忆。根据上海市青浦区一些村落建设的经验,村民非常重视自家宅基地上的院落,带有院落的住宅形式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阮巷村的设计中,将每户农宅的集中院落空间化整为零,分解为南院、北院以及中部的内院(天井),以使各个院落的功能有着更为明晰的划分。南院面积最大,用于景观绿化、晾晒、休闲活动等;北院与农具间、厨房等辅助功能临近,用于饲养、储藏、堆放;内院(天井)的设置不仅使农宅中更多的房间获得了自然采光通风,还为农户提供更为私密的家庭活动空间,夏日的午后,家人可相聚在此品茗对弈、谈天打牌(图10)。此外,双拼后两套农宅的天井亦可合并为一处更大的内院,为未来农宅的发展与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图11)。
图5 吴冠中水乡作品
图6 阮巷村农居点鸟瞰图
图7 “两宅一路”的单元式布局
图8 乡村公共活动中心
阮巷村农居点项目属农民跨村异地安置宅基地,采用“政府补贴、农民自建”的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单位统一完成规划及建筑设计,并负责小区内道路、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此外,由政府对农民在集中置换的新宅基地上建房实施经济补贴,农民则每户或数户自愿组合委托施工单位承包建设,建设过程受到政府委托开发单位的监管。
图9 三层次的街巷系统及节点广场空间
图10 院落空间——南院、北院、内院
图11 内院合并的可能性
图12 大、中、小户型的分类
根据《金山区农村特色风貌民居建设导则(2013)》(以下简称《导则》)[11]的规定,设计将阮巷村农居点的不同户型类型整合为大、中、小3类,并将每种类型的宅基地、建筑占地、总建筑面积等进行了梳理与限定,以作为后续设计的指导。3种类型中,大户型采用双拼组合,中户型采用双拼与联排混合组合,小户型则采用联排组合(图12)。《导则》还通过将宅基地模数化的方式来控制宅基地的面宽与总面积,以达到“节地”的效果(图13)。基于对本项目用地条件的分析,在金山区《导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节地模式,即3种户型均以两开间为基础,通过微调各户型的面宽、进深,以达到区别化的设计,加之在规划上采用了更为节地的机动车南北入户的“两宅一路”模式,总体的节地效果较《导则》又有所提升(图14)。此外,由于在大进深的中部增设了内院,农宅在节地的同时仍保证了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农居的设计在功能上充分考虑了住户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出对农村生活方式的考量与尊重,在此基础之上,还适度提高设计标准,积极引导农民逐步融入城镇化生活。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农户均希望居住在2~3层的房子里,建筑的层数不宜太高;八成左右的农户认为厨房内煤气灶与土灶台应兼顾;七成左右的农户希望住宅内有院落;此外,农户认为新农居院落因日照良好,应有一定的堆场或杂物间用以放置农机农具等,并考虑小汽车、农用车及2~3辆电瓶车的停放空间;厨房面积宜在10m2左右以上且靠近堆放空间;堂屋与卧室应尽量朝南;应以多代居的套型为主;邻里间应既联系紧密,又互不影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户型设计充分回应了农民的需求(图15、16)。此外,在宅基地面积、户型总建筑面积确定的情况下,设计将楼梯、走廊、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空间尽量集中紧凑设置,以使起居室、卧室的实际使用面积及数量得以最大化,并通过设置内院,得以全部获得自然采光与通风,为农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实惠。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出,上海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应关注乡村的未来发展,要留得住上海的乡村,要塑造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乡村风貌,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由于农宅是农民自建,因此,对造价非常敏感(建安成本需控制在1 400~1 500元/m2以内),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做到具有良好的整体风貌,对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金山区农村特色风貌民居建设导则(2013)》将漕泾镇地区的民居定位为“丹青水巷”“现代中式”和“乡村野趣”风格,最终设计选择了粉墙黛瓦坡顶的“现代中式”作为农居点的主导风貌。用材尽量常规简洁,以便于大规模采购和批量化实施;尽量减少无谓的装饰,保持建筑的原真之美;以大块面的材质对比及群体的体量组合,来营造整体之美、组群之美、空间之美,在立面设计的具体形式上还进行了多种尝试以便于优选(图17~19)。
图13 《导则》中的住宅模数化示意图
图14 大、中、小户型均以两开间为基础
图15 一层平面图
以往农居点的设计,不仅对河道水系等环境生态因素考虑较少,对农宅本身适宜性生态技术的运用也非常有限。结合我们在村镇建筑节能、绿色农居建筑等方面的持续性研究,设计倡导被动式节能技术的运用,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整合,包括通风、遮阳、隔热、保温、太阳能、雨水收集、垃圾收集等多方面,力图将阮巷建设为绿色乡村。
在充分考量农村经济水平及农民自建的前提条件下,通过设计手段,提升建筑物理环境的舒适性,通过选择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措施,控制能源消耗的增长,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农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及海绵乡村营造方面,采取了恢复原有河道,建立生态廊道,设置生态洼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措施。在通风设计方面,通过将连通各功能空间的南北走廊预留为通风廊道,组织穿堂风提高通风风速;通过将卫生间置于背风负压区,以保证室内空气品质;通过设置披檐、敞厅、阳台等半敞开式空间,以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通过借鉴传统民居天井与冷巷的做法,设置小型天井内院(平面尺寸3m以内),以实现拔风效应。通过在建筑上层出挑1.5m宽的阳台对下层房间形成自遮阳,或通过在窗口上方出挑0.6m宽的挑板以形成水平遮阳;通过在南向院落内种植落叶乔木,达到夏季有遮阴,冬季有日照的效果。在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升方面,通过使用无机保温砂浆及保温模卡砌块(夹芯保温砌块)[12][13],以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通过在屋面铺设隔热、防水一体的双面铝箔阻隔卷材,以实现建筑屋面的隔热。在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设计方面,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节省热水能耗,改善农户洗澡、洗手的用水条件;通过在农居点道路场地上设置太阳能光伏路灯,有效节省夜间照明能耗。在非传统水源利用设计方面,通过恢复原有河道进行雨水调蓄,储备景观用水;通过设置简易的雨水收集回用装置,收集各户屋面雨水,过滤后储备于水箱,用于庭院浇洒、洗车和灌溉。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面,将污水与废水采用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集中设置地埋式设备,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出水即可达回用标准。在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方面,每户设置两处垃圾桶,以便于垃圾分类收集存放,农居点内设置小型垃圾储存转运站,以便于垃圾转运。此外,在废弃物收集点还设置独立区域,用以回收废纸、废木材、废弃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固体废弃物。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模卡砌块的选择(图20),不仅为农居点找到了一种承重、围护、保温一体化的理想低成本墙体材料,还启发了建筑师的设计灵感。在建筑师看来,三排孔的模卡砌块断面,不仅承载着节能、节材及建筑热工方面的技术理性内涵,还似乎承载着某种超越技术理性的设计美学内涵,那一个个优美的砌块断面,不正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漏窗或花窗吗?于是,建筑师将它们组合起来,作为一种充满建构意味的符号或装饰,砌入了农居建筑的山墙与院墙(图20)。
图16 二层平面图
图17 方案A透视图
图18 方案B透视图
图19 方案C透视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指明了未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途径,而城郊乡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位存在,亦城亦乡、城乡融合,是一种独特的乡村类型[2],它既面临着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又面临着乡村振兴与保持乡村特色的问题,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重命题作用下的复合地带,因此,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其独特的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集中农居点的规划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质上近十年间全国各地所进行的大规模农居点建设,在改善了乡村整体面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突出的问题,如:在规划层面选址不当、交通不便或过度集中;规划形态兵营式排列,空间单调乏味,公共空间匮乏,完全照搬城市居住小区模式,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丧失;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等规划缺位。又如:在建筑层面,农居户型设计粗放,节地效果不佳,立面简陋,风格随意。再如:在生态保护层面,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侵占填埋自然水系、随意砍伐林木资源等,对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也非常有限,等等。在阮巷村农居点的设计中融入新理念,以切合当下新发展,主要包括实施生态修复、塑造海绵村镇,创造宜居乡村与宜居农居,集成绿色建筑技术等。此外,项目在落地性方面也有诸多的考量,开发单位曾提出:①一定要经济,农民的经济负担能力有限;②一定要实用,毕竟是农村住宅,不追求奢华;③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美观。这简直就是一份1952年“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全国建筑方针的翻版,实质上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农居点建设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低成本和落后理念所导致的毫无特色的低水平建设;另一种则把乡村建设彻底演化为小众建筑师个人审美情趣表演的舞台,并不真正以解决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为出发点,而且往往是高成本和伪低技。我们正是要在这两种极端倾向之间重新寻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一方面,要避免低水平建设;另一方面,要探索低成本、适宜技术下集中农居点建设的可推广性、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重拾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展背景下,完成从“城市建筑师”到“城乡建筑师”的转变。
图20 模卡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