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唱曲子”引入校园之实践探索

2019-04-09 03:24刘姿华
关键词:非遗校本课程传承

刘姿华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它记录着风俗人情、文化理念,是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闽北山区的建瓯人也有着引以为傲的非遗代表作,其中一项就是“唱曲子”。在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被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传承进校园”是国家正在提倡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推广传承“唱曲子”这一非遗民间曲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近两年建瓯实验小学已参与到了省级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当中,并将“唱曲子”引入了校本课程。本文着重分享将“唱曲子”引入校园之实践探索的策略。

【关键词】唱曲子;非遗;传承;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60-02

“唱曲子”是福建闽北建瓯市的一项地方方言曲艺,当地人又称为“唱曲仔”至今已流行了几百年。2009年,“唱曲子”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速,包括当今中国农村的快速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并逐渐走向消亡。有效地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也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成了近些年较为普遍的做法。

近两年,建瓯实验小学已参与到了省级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当中,并将“唱曲子”这一民间曲艺引入了校本课程。笔者是这一课题的参与者,也是这一课程的研究者和实施者,通过课题及课程的研究、实践、探索,笔者同孩子们一样深深感受到对“唱曲子”从完全不懂到受益匪浅,既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又传承了技能,还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建瓯地方方言的兴趣。在此,笔者分享三个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与同样立志于非遗推广与传承的老师们共勉。

一、以趣味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主动了解“唱曲子”

现如今会说建瓯本地方言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即使有一些会说的,也只是处于会说少量的、说得很别扭的状态,这不得不说是作为一个建瓯人的遗憾,但很多孩子会听得懂,只是说不出口。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唱曲子”,我们第一堂课就以做游戏的方式来上课。例如,老师用普通话出题:“吃饭”用建瓯话怎么说?“走路”用建甌话怎么说?“上学”用建瓯话怎么说?……让孩子们抢答,结果各种答案出来时笑料百出。此时,老师抓住契机,告诉孩子们作为一个建瓯人不会说家乡话多可惜啊,我们家乡有一个有趣的民间曲艺既可以学习音乐技能又可以学会说建瓯话,想了解一下吗?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了,这时我们将收集到的近几年市里排演的“唱曲子”高清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观看,这样的策略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不喜欢理论及枯燥的教学方式的特点,成功地引导着孩子们去主动了解、鉴赏“唱曲子”。孩子们很快被视频中字正腔圆的建瓯话表演所吸引,纷纷表示:“唱曲子”真好听、真好看!“唱曲子”的表演道具很有意思等等,让他们在兴趣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二、以“引进来”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近距离学习“唱曲子”

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一样是“唱曲子”的门外汉,但我们又承担着将“唱曲子”这一非遗文化引入课堂的推广任务。怎么办?经过商讨,我们决定采用“引进来”的策略。

国家提倡非遗进校园,我们充分利用当地传承人的优势,请有关部门在校方与传承人之间牵线搭桥,将他们“请进学校,请上课堂,现场授课,专业引领。”这一方式也得到了“唱曲子”传承人的大力支持,他们很乐意地成为了我们学校的课外辅导员和兼职教师。由我们老师与传承人进行沟通,并提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一切课件和教具,同时组织好学生并和学生们一起向传承人学习,和孩子们一起共同进步。

例如:2018年3月30日,我们在文化馆的牵引下,举办了“传承非遗曲艺文化走进校园”活动,邀请建瓯“唱曲子”艺人吕万春到校为小学生展示这一曲艺文化的魅力。

这是第一次的引进,而后期的“唱曲子”课程授课教师则是由传承人邹超燕来担任。上课地点主要设在文化馆和我们学校的音乐教室,他十分喜爱孩子们,总是认真地、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我们和孩子们都收益匪浅。

三、以艺术展示的方式,积累孩子们“唱曲子”的专项表演技能

为了让“唱曲子”从最初的传播、鉴赏层面逐渐趋向技艺传承的实践层面转化,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我们和传承人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编适合他们表演的“唱曲子”节目,认真细致地指导他们,从建瓯话的字正腔圆到道具的使用技巧无不精益求精,还努力为他们寻找锻炼展示的平台,例如:县市级的文艺演出、学校六一文艺汇报演出、校本课成果展示活动等。在实践锻炼中孩子们的“唱曲子”专项表演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地提升了他们对传统曲艺文化艺术的感知能力。

(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唱曲子”《最小的人,最大的爱》)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文化资源。非遗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推广“唱曲子”传承活动中,我们教师积极参与,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展示、提升,师生共同成长,同时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幸福感和成就感明显增强。我们将会继续努力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努力让“唱曲子”的影响力在青少年中间得到认同,培养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和家国情怀,促进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申请评审书.

[2]陈睿睿.《浅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曲艺传承与保护》.曲艺.2016.11.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科学改革专项课题《校本特色课程唱曲子(非遗)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Fjjgzx18-42 )

猜你喜欢
非遗校本课程传承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