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华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51-01
教育心理学把激励孩子的动机分为“内在动力”和“外来推动力”。也可以称之为“内驱力”和“外推力”。
“内驱力”来自于内在因素——孩子的内心,它推动孩子努力追求目标。因为孩子“喜欢”自己参与的活动,而参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又能进一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相反,“外推力”来源于外在因素,通常是为了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获得的推动力。比如,考取好成绩,就能得到奖励;成绩不理想就会挨批等等。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上进的动力。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有能力一辈子盯着孩子认真学习、积极工作,因此,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学会自己鞭策自己,自己努力上进,才是教育的根本。
那么,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研究中的一些做法:
一、让位孩子,下放选择权
拿我儿子的来说吧。他过于好动,为了让他集中学习的注意力,我自把自为给他报了学校的课后书法班和美术班。可是孩子每次都磨磨蹭蹭,快下了课了才出现在老师面前,画出来的画,写出来的字乱七八糟,不堪入目。几个星期后,老师忍无可忍地对我说:“你要尊重儿子的选择啊!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呢。”
我陷入了反思。就在我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天,儿子突然自己跑来对我说:“妈妈我要学摄影。”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报了名。结果,他不但愿意按时上课,还能在节假日主动拿着相机和我们到公园,到郊外摄影。可喜的是,孩子还代表学校去参赛,获得一等奖。从此,摄影成了他的爱好和特长。可见,孩子一旦拥有“掌控自己生活”的选择权,才有内驱力。
二、更新观念,教育重在养
俗话说:“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的孩子普遍的存在问题是心里对学习热情不足。
那如何养心呢?我认为先从父母的心养起。现在的父母仿佛患了焦虑症,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了一大堆兴趣班,以榨干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放心。其实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父母把孩子内心世界的支撑捣乱,是最可怕的事。因此,父母必须拥有自控情绪的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先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着手解决。这样的父母才有智慧,孩子的心灵自然得到滋养,内驱力也会潜而默化地滋长。
三、接纳孩子,树立自信心
接纳孩子,需要家长有颗宽容的心,降低期望值,不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而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恐惧的心理。
孩子取得进步时,老师和父母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退步時,老师和父母应该摈弃负面情绪,要接纳孩子暂时落后,并鼓励和引导孩子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分析。
因此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作为父母师长不能轻言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我们需要守望未来,静待花开。
四、正面激励,巧用“外推力”
在需要使用“外在推力”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正面激励”。也就是说,在孩子完成任务之后奖励他,而不是在他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惩罚他。
我今年刚带的班有一个孩子叫小乐,天生慢热,做事有拖延症。他的妈妈无计可施,终于在去年买了一根铁棍,在儿子写作业走神或磨蹭的时候,就敲他的小腿一下。这样敲了一年,儿子不但没有进步,每天拖欠交作业,书写潦草,而且越来越叛逆。她向我诉苦,我建议把处罚改成了奖励——如果能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完成所有作业,就陪儿子一起下楼玩孩子最喜欢的滑板车。她采纳了我的建议后,孩子做功课磨磨蹭蹭的习惯满满改掉了。收到效果后,这位妈妈眉飞色舞地相我报喜。可见,外推力的巧用可以事半功倍。
五、亲近自然,激发好奇心
唤醒内驱力就是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因此,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从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开始。走在路上,任何事物都是孩子的观察对象。我们观察蝴蝶飞舞,蚂蚁搬家、警察执勤、清洁工扫地......有一个下大雨的清晨,在学校门口人行横道站岗的家长志愿者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撑着雨伞维持秩序,护送孩子们顺利过马路,头发和衣服被打湿全然不顾。我拍下这个镜头,然后在上午的语文课投影照片指导学生观察、交流和写作。这一切,就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安全上学皆因有家长自愿者家守岗位保驾护航,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作为老师和父母,就是要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每个角落里都有可爱的鲜活的生命,以唤醒孩子对生活的深度热爱,唤醒孩子内心爱生活和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她对生活的理解越多,表达对生活热爱的能力就越强。
专家说:“没有唤醒孩子内在动力的父母是一名不合格的父母!”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每一位老师,尤其父母迫在眉睫的任务。让我们多想办法,激发和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自动自发地成长,热爱生活,拥抱未来。
参考文献
[1]《唤醒沉睡的天才 教练的内在动力》_(加)阿特金森.
[2]《教育心理学》P75《影响学习的学习因素》.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选》.
[4]《陶行知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