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洁
【摘 要】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对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音乐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有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对于音乐教育者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挑战。艺术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对于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04-0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功能之一即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的性的认识和理解。”
无论音乐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还是传统文化的中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让孩子在快乐的歌声中和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的欣赏中,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反思我们当下的音乐教育,缺乏人文性,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儿童的音乐现状尤其令人担忧。孩子们所唱的歌曲越来越成人化、流行化。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对优秀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有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传统器乐、经典的戏曲、还有诗词的吟唱开始重返音乐课堂。
对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我们,不得不面临着要承担一项责任,从孩子身心成长和音乐教育规律入手,对孩子们接收到的这些音乐作品进行科学的分辨,去伪存真,选择经典性、适宜性的内容予以保留和开发,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对民族艺术的鉴赏能力。
在学校教育领域、实现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对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从音乐课程性质出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课程的有机整合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个方面。而我国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经验。
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包括音乐课程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发现和构建音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打破学科与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的贯通和融合。
三、在音乐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手段
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寓于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应正确把握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将二者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充分挖掘和开发潜藏在“传统戏曲”中的教育价值。在了解、欣赏、模仿、创作的传统戏曲的过程中,丰富孩子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加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而“音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只有在这样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再次,我们尝试利用音乐课程和社团活动、传统乐器进校园活动。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乐器的了解和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集体教学时应找点好学习、便于演奏、适合集体教学的乐器。例如,快板、腰鼓、笛子等。在社团活动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自选乐器,发展个人的音乐特长和能力。
除了上述手段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古诗词新唱、成语故事表演、散文古诗词配乐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如找当地老艺人学习、观看戏曲演出等,让孩子走近艺人,走近民间音乐,增加音乐实践的经验和机会,让孩子们发现传统音乐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四、良好的人文素养决定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的质量
实现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难得不是找到既有音乐性、又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教学材料,而是教师是否据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否发现潜藏在音乐与传统文化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文化内涵的选择。
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既要符合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要特别注意所选择内容的经典性、代表性,实现思想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要关注所选的内容是不是具有实践性。重视材料本身的难度、分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利于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比如,在低年龄段我们选择与语文教材古诗文诵读相对应的篇目以“古诗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在资源上我们选择当代著名女曲作家谷建芬老师选编的《新学堂歌》,让孩子在歌声中传承经典。她为孩子们谱写的《新学堂歌》,既关注孩子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培养,也重点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情境,保持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从作曲,到配器、伴奏等都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具体作品如《咏鹅》、《春夜喜雨》、《静夜思》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感受和了解古诗词魅力的同时,又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使艺术教育在育人過程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重视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对于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使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的整合,还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开展深度学科整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同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2]《中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