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怎么开展“双创教育”的探索

2019-04-09 03:23向卫红
关键词:双创教育职业中学创业

【摘 要】为学生创建创业舞台、搭建“双创”教育的资源平台、要把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尽早的根植在学生心中,就必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双创精神。

【关键词】职业中学;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54-02

李克强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它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强国之策、富民之道。创业和创新的关系是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重点不是教学生如何创业,而是教会如何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对中职教师个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教学生如何创新,首先自己就应该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教法运用、创新的理念充实等等,也就是教师首先自己要具备有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

那么中职学校怎么开展双创教育,给学生怎样的平台?

一、为学生搭建创业舞台

在校学生最后一年,建设就业孵化工作室是学生毕业工作的重点,学校创建“创业室”或“创业强化基地”,建立“创客”工作室,为在校毕业学生搭建资源共享、创意交流、跨专业协同合作、共同创新的舞台。我校在“黄炎培创业大赛”,“创客大赛”的环境下组建创客工作室,指派教师为专业辅导员,就创业金点子收集、整理、组队、实施、形成产业化形成专门指导机构。每年面向毕业班学生招生,在创客工作室学习一学期;专门编制“毕业设计”为创业教育的校本教材,使创业教育正规化。“毕业设计”活动要求毕业生全员参与,在全校形成轰轰烈烈的创业创新氛围。在已实施的两届毕业设计规划看,涌现大批优秀作品,毕业规划形式多样,实施可行。这反映了职业学校在“双创”教育活动中热情高、肯投入,双创活动与专业教育结合、企业融合度高。

二、要把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所有的专业教育中

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尽早的根植在学生心中,就必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第一,要融入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在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下,依据专业需要和课程教学特点,把创新能力的培育融入項目建设中。以企业产品更新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引导教师计划教学转变成学生创新学习,从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转成学生优化工艺流程、改进工艺编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群建设中,利用专业群的优势,我们跨专业开设课程,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更宽阔的舞台,开展无缝对接的教育教学实习。例如我校机加专业在机车制造中,蓬布制造、座垫缝制与服装专业课程跨界;数控雕刻技术与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对接等。第二,融入评价机制中。评价对教学就是指挥棒,在评价体系中融入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双创的融入,要把创新作为全校学生综合素养来评价,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需要在教学与教育多个领域中开展评价,要经过多次改进,不断完善、优化和调整。第三,融入专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必须融到入文化修养中,在校园打造一个创新文化氛围。创造一个鼓励发表不同意见的文化环境。第四,融入到企业实际研发的项目中。针对本专业中小型企业的技术难题,我校机加专业建立技术服务部,承担县域中小企业制图、编程、开发等项目,组织跨专业机电电子、计算机的师生团队,以项目为纽带,通过专业互补,开展实际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双创”教育需要分门别类,按学生层次开展

第一,按爱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不同的队,也就是因材施教。学校要把对于特别有爱好小制作、小发明的同学,可开设兴趣小组,给出固定时间进行系统培育指导;对于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学校创客工作室专人辅导;对于能转化成果的学生,学校投入人力财力,组成专业团队进行创业全过程跟踪。

第二,分专业。职业中专与普通高中不同,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职场接轨,这是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有利形势。然而,有各种各样的专业和不同的专业特色,我校有加工制造群,旅游服务类群,现代农群,电子信息群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专业类别侧重点不同来设计实施“双创”实施计划。对于制造业而言,重点可以放在设计、工艺、技术创新上。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以服务过程的为重点,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旅游特别适合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专业的教学业务培养箱;对农类学生来说,“双创”教育可以关注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培育和鼓励第一产业+微型商店和网上商店营销。

第三,分层次。按照学生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扶持。创新阶给予知识技术支持,创造阶段强调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而孵化阶段的学生则强调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团队支持。当然这些把持离不开企业资金、技术、设备投资的支持。学校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要为学生双创支持落实。

四、学校牵头整合“双创”教育的资源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中职学校在企业实力的推动下,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建立企业技术服务部,服务部按需求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扩大服务对象,企业可减少项目研发所需技术人才成本、利用学校技术资源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在研发过程中,学校提高各专业协同研发能力,这是一个跨专业的综合性项目。由此可见,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的密切联系是开展“双创”教育的平台,可以提高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

“职业市场”学生自主管理,实习工厂、实习店、实习银行等实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载体。如今的职业学校通过深度产教融合、进行工学交替学习、创建大师工作室等与企业资源整合,把培育学生的双创精神融入各专业和企业中,为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最优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马成荣.创业、创新、创优:职业教育的新视界[J].教育研究,2011,(5).

[2]李珍晖.高校需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年18期.

[3]黄兆信,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4]]李海燕.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营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1期.

[5]]匡瑛,石伟平.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7.2.15.

作者简介:向卫红,1970.08男,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职业中专机械加工专业群负责人,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加工与电气自动化。

课题基金项目:《中职教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编号:ZJZB2016162)。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职业中学创业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